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苹果手机自动关机事件升级 公司处理态度推诿引消费者寒心

导读:苹果手机自动关机事件升级 公司处理态度推诿引消费者寒心。近期越来越多的iPhone用户开始反映手机出现异常的自动关机现象。iPhone6s使用者苏女士所建的“iPhone自动关机”维权群,在短短的三周时间内已扩充到了四个大群,总人数截至今日已经超过6000余人,而入群者的数量仍在继续增长,“iPhone异常自动关机”、“iPhone掉电速度过快”、“苹果售后否认产品问题,但给不出具体解决方案”等问题成为大家集体吐槽的焦点。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手机市场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近期越来越多的iPhone用户开始反映手机出现异常的自动关机现象。iPhone6s使用者苏女士所建的“iPhone自动关机”维权群,在短短的三周时间内已扩充到了四个大群,总人数截至今日已经超过6000余人,而入群者的数量仍在继续增长,“iPhone异常自动关机”、“iPhone掉电速度过快”、“苹果售后否认产品问题,但给不出具体解决方案”等问题成为大家集体吐槽的焦点。

       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气温低是罪魁祸首?冬季温度过低导致iOS设备出现暂时缩短电池使用时间,并可能导致设备关机,是iPhone售后最普遍的回应,但对这一说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并不买账。“在户外温度较低时曾出现iPhone6s还有80%电量就自动关机的现象,这个我还能理解是因为温度原因,但之后有许多次自动关机的现象都是在室内,大家都知道北京供暖之后的室内温度至少是18度,因此我并不能认同这种现象是因为温度过低。”王女士表示,而在对其他消费者的采访中发现,还有不少iPhone用户开始出现此类问题的时间是今年8月份。

       电池原因?几乎所有出现此类现象的用户,在拨打苹果官方售后电话或者去苹果官方指定的售后处检测时,均会被要求进行一次电池的检测,但不少消费者称他们的检测结果是电池并不存在问题,之后售后处会建议将手机进行返厂维修,但是过保的用户需要缴纳2000多元的费用。2015年10月3日购买了iPhone6s的刘女士,在今年8月份开始出现30%的电量便会自动关机的现象后,便进行了返厂维修,“返厂之后为我的6s更换了电池和主板,更换了这些之后情况稍微好了一些,但是仍然会时常出现自动关机的现象。现在我再次跟他们进行交涉,他们给出的回复竟然是让我加钱换新机。”

       系统升级问题?在以消费者身份在与苹果官方零售店的售后人员沟通时,有售后人员表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于手机系统升级后,固件并没有进行及时的升级所造成的,因此建议大家在升级系统后预约去苹果的官方售后点进行固件的升级,但升级前需要备份好所有的数据。但是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在系统升级前就已经出现了这种问题,因此对这一回应并不认可。

       态度推诿果粉“心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苏女士向维权群中发送的iPhone自动关机调查问卷回执结果以及对出现此类问题的iPhone用户进行采访中不难发现,出现问题的机型多数集中在iPhone6s,但iPhone6s plus、iPhone6的机型也均有涉及。

       自动关机究竟是何种原因?截止此时苹果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多数消费者表示,苹果售后的态度是始终不承认是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一直将问题归咎于温度、软硬件和个人使用不当等原因。

       不可否认的是苹果对出现这一问题的不重视不及时回应态度,无形中已经伤害了不少用户的体验,引发了诸多果粉的不满。“在与苹果售后进行交涉的过程中,他们推卸责任的态度让我感到很失望。”杭州的陈先生表示。而在“iPhone自动关机”维权群中,不少昔日的果粉也在积极地收集各种出现问题的证据以及苹果售后的各种推卸的回应,他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维权。

       最新进展

       中消协已介入 苹果做回应

       11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发公告称,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接到消费者反映自己使用的iphone6和iphone6s系列手机在仍有50%-60%电量的情况下自动关机、系统升级后自动关机情况仍存在、环境较冷甚至室温时自动关机、自动关机后不连接充电器无法开机等现象。

       鉴于苹果iphone6和iphone6s系列手机在中国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且同一问题反映人数较多,中国消费者协会已经向苹果(中国)有限公司就iphone6和iphone6s系列手机异常自动关机问题进行查询,中消协将关注此事的进一步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1月16日晚,苹果发布官方声明称,公司已从小部分iPhone 6s 用户的反馈中获悉他们遇到了意外关机的情况。“我们正与这些顾客取得联系以获取更多信息。消费者有任何问题可与AppleCare取得联系。”苹果同时称,公司也在与收到相关消费者反馈的政府部门协力解决此事。

       对于出现问题的iphone用户来说,他们需要的是苹果尽快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