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梁建章卸任携程CEO 后开始布局入境游 “立志”第一个吃螃蟹

 导读:梁建章卸任携程CEO 后开始布局入境游 “立志”第一个吃螃蟹。卸任携程CEO的梁建章并无意“退休”,恰恰相反,他正打算为携程继续开疆扩土,目标是全世界。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旅游综合体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卸任携程CEO的梁建章并无意“退休”,恰恰相反,他正打算为携程继续开疆扩土,目标是全世界。

       11月17日,梁建章以携程董事会主席的身份参加了携程第一届全球酒店合作峰会。仅仅一天之前,携程刚刚宣布了梁建章不再担任携程首席执行官(CEO)的消息,携程CEO一职由孙洁接任。这一消息不免让业内开始猜测:梁建章是否有意再度离开携程或者退居二线。

       梁建章在峰会期间明确回应了携程此番高层职位调整的意图,称能在让团队有所提升的同时,也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精力去做更擅长、更宏观的工作。

       至于何为更宏观的工作?梁建章直接点明是指携程的国际化。“希望能取得更多国外资源,做好入境游。”梁建章说,他要做中国OTA(在线旅行社)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光要让中国人走出去,也要让全世界的人流进来

       梁建章在峰会上做了演讲,他并没有准备PPT,而是以一幅世界地图作为其整个演讲的背景画面。

       他讲了人口、讲了历史、讲了世界中心的变迁,但最后,这些看似与其老本行旅游并无多大关联的话题又绕回了梁建章真正想表达的重点:“现在,中国出境游虽然快速发展,但未来有更好的机会。不光要让中国人走出去,也要让全世界的人流进来。”梁建章说。

       梁建章还透露,未来携程在医疗旅游、教育旅游方面都会做尝试,在他看来,广义的旅游不仅是观光,而是交流。正如梁建章挂出的巨幅世界地图,他对于携程显然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和计划,并不似有意“退休”的状态。

       宣布多位高管晋升,犒赏三军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16日孙洁接替梁建章担任携程CEO消息公布后,携程又公布了多位高层晋升和职责扩充的消息。

       根据最新的人事任命,孙茂华晋升为携程集团首席营运官及集团酒店CEO,负责集团酒店业务、集团服务、分公司业务;

       王肖璠晋升为携程集团首席财务官,负责财务、法务、投资者关系、战略投资及其他职责,同时担任集团国际业务总裁;

       熊星晋升为集团机票CEO及集团国际业务CEO,负责集团机票业务,并开拓国际业务市场;

       谌振宇现任去哪儿网首席执行官,并担任集团创新人才委员会主席,为集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杨海俊(杨子)担任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集团公共关系和政府关系;

       甘泉担任携程集团首席技术官,负责集团的技术建设;

       武文洁(Jenny Wu)将卸任携程集团CSO职务,改任携程集团高级顾问。

       梁建章这是在拿大批职位“犒赏三军”,他也并没有否认这一点。

       梁建章说,携程集团下已有多个品牌,在经过更为独立化的调整之后,便于发挥更大的能动性。“携程的很多高管从初创时期就和携程一起成长起来,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融入了新的团队,我们的队伍正在越来越强大。”梁建章称,好在团队壮大的同时,携程通过一次次扩展,舞台也在变大,此番人事调整的一大目的,便是让团队有机会得到提升。

       不再只看存量资源,携程打算把蛋糕做大

       除了“犒赏三军”之外,携程此番高管人事调整的另一大目的在于意图在新的版图上有更多布局,而这些新的版图恰恰是梁建章未来主要负责的领域。根据携程公布信息,未来,梁建章将专注于公司的创新、国际化、技术、投资喝战略联盟。

       梁建章本人则多次提及其对于携程国际化战略的重视。他明确表示,携程内部高管人士调整的另一原因也是为了让他本人能有更多经历投入到更擅长、更宏观的工作,而其中的重点便是携程的国际化战略,即开拓入境游的新版图。

       在梁建章看来,国际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国外的互联网企业进入中国往往水土不服,但同样,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国门也绝非易事,“但我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携程集团首席营运官及集团酒店CEO孙茂华在回应有关与新美大在住宿业务上如何竞争的问题时,也透露出几分携程在战略布局上转变的意味。

       孙茂华称,竞争并不是坏事,她甚至表示有一个竞争对手时刻提醒携程能让携程跑的更快一些。“旅游市场是在扩张的,整个OTA(在线旅行社)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过只有百分之十几。”孙茂华说,虽然携程并不害怕与新美大打价格战,但也并不会只盯着竞争对手手中那些原有的存量。

       言下之意,对于携程和梁建章来说,更有吸引力的是将是国际化战略带来的增量资源。

       事实上,就国内的OTA企业来说,目前布局入境游的几乎没有。梁建章此番启动对于入境游的布局,不可为不是第一个吃螃蟹。

       一位OTA业内人士曾表示,之所以OTA普遍没有对入境游布局是因为集中火力做出境游更容易赚钱。相比入境游市场多年无明显增长,出境游市场这块蛋糕显然要大得多。

       不过,既然中国OTA的标杆人物梁建章已“立志”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或许意味着整个OTA的战略都将发生转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加速服务器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浪潮、新华三销售额与出货量均位列前二

我国加速服务器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浪潮、新华三销售额与出货量均位列前二

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加速服务器市场中,GPU服务器仍处于主导地位,占比达到69%;同时,NPU、ASIC和FPGA等非GPU加速服务器高速增长,占比超过30%。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游戏行业:移动游戏稳居主导地位 腾讯、网易销售收入占比超过75%

我国游戏行业:移动游戏稳居主导地位 腾讯、网易销售收入占比超过75%

游戏种类很多,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2025年H1我国游戏行业销售收入占比最高为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1253.09亿元,占比74.59%,稳居主导地位;其次为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54.03亿元,占比为21.07%;第三为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03亿元,占比为1.31%。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政务云市场呈多元化发展格局 各细分市场集中度均较高

我国政务云市场呈多元化发展格局 各细分市场集中度均较高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持续成熟,政务云已发展成为了电子政务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之一,政务云进一步被国家明确为政府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236.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9.4亿元。

2025年09月08日
CPU行业:国产厂商加速追赶 英特尔、AMD垄断国内八成市场

CPU行业:国产厂商加速追赶 英特尔、AMD垄断国内八成市场

全球市场来看,CPU可分为移动CPU和客户端CPU。2025年第二季度,移动CPU的占比达67%,客户端CPU的占比约为33%,移动设备对CPU需求的持续旺盛。

2025年09月06日
从“可用”到“好用”: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发展 移动领域市场向“一超两强”转变

从“可用”到“好用”: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发展 移动领域市场向“一超两强”转变

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份额,我国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中,Windows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在80%左右;macOS市场份额占比4.91%;Linux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占比0.88%。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公有云独占鳌头 IaaS细分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CR5占比超60%

我国云计算行业:公有云独占鳌头 IaaS细分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CR5占比超60%

部署模式来看,云计算部署模式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等。2024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为6216亿元,同比增长36.6%,占比75%;私有云市场规模为2072亿元,同比增长29.3%,占比25%。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FP8行业主要参与企业可分四类 多家“大厂”竞逐低精度算力新赛道

我国FP8行业主要参与企业可分四类 多家“大厂”竞逐低精度算力新赛道

参与企业类型来看,我国FP8技术领域主要参与企业及机构可分为四类:AI芯片制造商(如华为海思、寒武纪、壁仞科技等),互联网与云服务巨头(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学术机构与“国家队”(如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基础软件与工具链企业(如华为MindSpore、百度PaddlePaddle团队)。

2025年09月02日
【产业链】我国算力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算力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算力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主要包括AI芯片(CPU、GPU、FPGA、ASIC)、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光模块、交换机)、温控设备等,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中游为数据中心与算力服务,主要负责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调度与服务输出;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互联网、电信、政府、金融、医疗

2025年08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