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美国人服行业竞争格局及部分企业运营情况分析(图)


         高市值龙头云集美国人服市场

         经过多年行业洗牌,美国人力资源服务各大子行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竞争格局,每个子行业培育出的巨头公司在全球的人服行业中都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中ADP、威达信、领英等公司市值均高达百亿美元级别。
图:美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各大子行业巨头
         参考观研天下相关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1.Workday——煽动人服软件和SaaS圈的后起之秀

         Workday(NYSE:WDAY)公司于200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桑顿成立,是一家基于云计算的提供企业人力资本管理(HCM)、工资、财务管理、时间跟踪、采购和雇员开支管理的专业公司,侧重于消费者的互联网体验和云交付模式。
图:Workday使用界面采用现代化设计、简单易用
 
         传统人力资源企业及软件的颠覆者。Workday只有11年的经营历史,但因其主打基于与计算的SaaS服务模式,颠覆了人力资源企业及软件的经营理念与模式。传统人力资源服务软件模式主要以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或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为主,客户在购买软件之后自行安装后即可使用,相当于一锤子买卖,软件售价通常较高且后续维护较为麻烦。相比之下,基于云计算的Workday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云计算更能满足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需求。公司人才资源数据储存在云端更为安全,在员工流动性强的情况下减少了交接的冗余性、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

         2)核心存储技术。Workday采用新型内存数据库技术,颠覆了SAP传统的存储技术;

         3)成本低。Workday的运营模式相当于是“租用”的概念,按照客户每月使用量进行付费,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来条件购买情况,极大减少了成本开支;

         4)产品持续更新。Workday提供了一年三次的“WorkdayUpdates”更新,只需要花不到六周的时间就能将所有的客户迁移到新版本中。
图:Workday营收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图:Workday市值已超过220亿美元
 
         震动SaaS圈的新兴势力。基于人力资本管理中崭新的SaaS模式更受青睐,Workday在短短几年中就发展的风生水起,迅速累积以大型跨国集团或者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的公司为主的客户资源。据统计,Workday的客户年增长速度已经接近100%,尽管SAP和Oracle也在HCM的云服务上开始布局,但Workday约半数的客户都来自这两家竞争对手。多年来Workday实现营业收入持续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2016财年营收同比增长35.02%至15.69亿美元,市值超过190亿美元,被视为崛起的全球SaaS模式人力资源软件“独角兽”。
图:公司主要客户以大型跨国集团或对市场信息非常敏感公司为主
 
         2.领英LinkedIn——全球领先的“职业社交网络”

         领英LinkedIn(NASDAQ:LNKD,被微软收购于2016年12月退市)成立于2002年12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全世界30个城市开设办公室,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会员遍布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超过四亿人。公司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并协助他们在职场事半功倍,发挥所长,成为领英会员后可浏览会员资料、在招职位、行业消息、人脉圈动态等对职业发展有帮助的相关信息。

         近五年公司营收快速增长,其中人才解决方案为主要来源。LinkedIn的商业模式主要通过三种途径:1)人才解决方案:基于大量的活跃被动型人才,通过招聘实现变现;2)营销解决方案:以大量活跃被动型人才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投放与展示;3)会费服务:即通过提供高级会员服务实现。2015财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91亿美元,同比增长34.8%。其中,人才解决方案营收18.77亿美元,同比增长41%,占主营业务比重60%;营销解决方案营收5.81亿美元,同比增长28%;会费服务营收5.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后两者占主营业务比重均为20%。
图:公司营收保持两位数增长
 
图:人才解决方案是LinkedIn收入的主要来源
 
         携手微软继续雄霸美国市场。美国是LinkedIn最大的市场,2015财年全年美国市场营收由上年同期的13.34亿美元上涨至18.46亿美元,占比61.72%;亚太区由上年同期的1.87亿美元上涨至2.47亿美元。截止2016年6月30日,LinkedIn在全球拥有超过4亿多的用户,其中美国用户数量达到1.25亿,占比达30%。2016年12月,微软完成以262亿美元收购LinkedIn后实现并表,2017年Q2即完成收购后的首个完整季度LinkedIn贡献营收9.75亿美元。微软CEO表示,微软云业务是未来公司强大的利润流,收购LinkedIn对云服务的发展具有协同效应。预计未来微软将借助LinkedIn的平台或者其职业社交的属性来推广自己的Office365及相应的云服务,LinkedIn同时受益从而增强其目前用户的黏性,甚至发展新的用户,两者携手有望继续雄霸美国本土市场。
图:2016年H1美国市场营收占比达61%
 
图:截止2016H1美国用户数量占比30%
 
         未来如何在中国本土化成主要发展问题。LinkedIn2014年与红杉资本和宽带资本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踏入中国市场,且成为目前中国职场社交的主要参与者,但在本土化过程中也面临了种种考验:1)求职观念的差异。LinkedIn在中国很难货币化及做大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的人才众多,大家更愿意自己走到市场中寻求自我价值,不像美国更倾向于猎头这种被动招聘模式。2)社交习惯的绑定。中国用户的社会关系链条基本都在腾讯手中,QQ与微信一骑绝尘占据社交王座,中国职场人士的习惯能否改变成为LinkedIn后续发展的关键。在2015年6月,LinkedIn在中国市场推出中国特色的职场社交媒体平台“赤兔”,以期开拓年轻一代职场新人的市场,但在微信盛行的当下职场社交是否真的需要、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则是LinkedIn未来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