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暴风魔镜CEO内部邮件承认裁员 调整后将聚焦核心软硬件平台

 导读:暴风魔镜CEO内部邮件承认裁员 调整后将聚焦核心软硬件平台。暴风魔镜CEO黄晓杰今日发布内部邮件,称这次的资本寒冬很冷,暴风魔镜面临巨大的暴风魔镜,所以,前段时间公司做了拆分和裁员。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VR行业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暴风魔镜CEO黄晓杰今日发布内部邮件,称这次的资本寒冬很冷,暴风魔镜面临巨大的暴风魔镜,所以,前段时间公司做了拆分和裁员。黄晓杰说,暴风魔镜的团队一度超过500人,通过拆分及裁员优胜劣汰,现在魔镜团队有300人,此次调整后,暴风魔镜将聚焦在最核心软硬件平台上,把头盔、核心技术和入口平台做好。 

 

        此前,暴风魔镜发布公告,称暴风魔镜正在积极布局VR生态,拆分汽车、旅游、房产、UGC等业务板块,拟成立独立的生态公司。此次人事变化属于公司正常的业务调整。 

        以下是暴风魔镜CEO黄晓杰内部信: 

        感谢大家对暴风魔镜最近人员调整的关注,无论是提出的建议,还是批评或者担忧,我相信大家都是善意的,因为大家关心的是VR这个行业怎么了,作为国内VR行业代表厂商的暴风魔镜怎么了。过去一年,VR从默默无闻到炙手可热,再到今天行业降温,很多人开始担忧:“VR是否有前途?VR的时机是否太早了?”这让我想起两年前第一次使用Oculus的感受,虽然还很晕,但是立刻让我想到了《黑客帝国》——今天的VR不就是Matrix的原型吗?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够创造一个让人无法区分现实和虚拟的世界,能够让人在这个世界里娱乐、交友、赚钱、消费,乃至体验到各种不同的人生,那么这家公司一定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当然今天的技术离《黑客帝国》的体验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但是我相信,最终VR将会是人类终极的生存状态。我坚定地相信VR的未来。刚刚过去的10月份非常有意思,出现了三场关于VR的重要发布会,分别来自GoogleFacebook和微软。104日,Google在其年度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Daydream View头盔、体感手柄和Daydream readyPixel手机。这对移动VR体验来说是一个质的升级,因为它不仅基本解决了眩晕和清晰度问题,还增强了交互。很快普通用户只需要花200块人民币,买一个Cardboard头盔加上一个手柄,配合一台Daydream手机就可以有良好的VR体验。在未来一年,相信主流的Android手机厂商的旗舰机都会推出Daydream手机。这样2017年,全球至少1000-2000万台Daydream手机,预计2018年,全球至少新增3000-5000万台Daydream手机,2019年至少新增1亿台:这样未来三年就会有接近2亿台Daydream手机的保有量。这将会是一片新的蓝海,整个互联网新的增长点;对于VR而言,也是如此。107日,Facebook举办了Oculus开发者大会,展示了虚拟社交的未来,同时宣布将会推出移动一体机。OculusCTO卡马克预测: “我认为未来属于移动,我们应该多考虑考虑10亿用户,如此庞大的用户不是建立在PC平台之上的。PC上的VR软件将扮演"创新组""实验室"的角色,成为创意的源头,而成功的例子将被推广至低端平台。”这个判断和暴风魔镜成立第一天开始所坚持的移动路线是完全一致的!我们认为未来90%VR市场是属于移动的,10%是属于PC或者主机平台的。1026日,微软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推出了299美元的VR头盔,同时配套了Paint 3DCreators Update这样的软件,将3D制作变得简单,让人人都会操作,就像大家现在都会简单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一样,让每个人都成为内容的建造者。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公司、Google和微软这样的操作系统公司介入,无疑将会推动整个VR生态链迅猛发展。因此我认为现在是VR爆发的前夜,2017VR的发展一定会超出大家的预期。在过去两年里,因为整个中国VR行业一穷二白,所以暴风魔镜作为拓荒者不得不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除了硬件,我们还做了应用商店、视频播放、社交和游戏,还有行业垂直应用的尝试,如房产、汽车、旅游、UGC等方向。到今天,我们的硬件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台,在京东上市场占有率超过80%,用户每天的使用时长超过30分钟,月活跃用户突破150万。这说明用户在积极的拥抱VR,而随着Daydream带来的体验升级,用户的使用时长和活跃度会进一步的增加。这次的资本寒冬很冷,对于我们一度超过500人的队伍而言,有很大的经营压力,所以我们前段时间做了拆分和裁员。首先把那些取得了一定成绩的业务孵化出去,成为生态子公司,借助外部资本更好的发展。另外,通过裁员优胜劣汰,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并聚焦业务。现在魔镜团队有300人,这依然是国内团队规模最大的VR公司,我们将会聚焦在最核心的软硬件平台上,把头盔、核心技术和入口平台做的更好。我们应该庆幸,在这次VR互联网革命中,中国和美国几乎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当然,美国人在技术上相对领先,但我相信中国公司会快速赶上,同时利用巨大的市场做模式创新。请大家对VR多一些宽容,既不要因为这个行业短期的利好就过度追捧它,也不要因为一些风吹草动就过度贬低它。我觉得每个中国的VR从业者都值得尊敬,因为大家都很勇敢,在努力的做各种尝试,这些创新都会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马上就会迎来VR的春天。2017年注定将是VR指数级爆发的一年;而有了Daydream的助力,我相信移动VR的体验会更好。暴风魔镜明年的销量要突破1000万台。在未来5年,我们希望服务10亿的用户! 

        暴风魔镜CEO 

        黄晓杰2016.11.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