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VR、Buy+结合 今年双十一淘宝再出新招大吸眼球

 导读:VR、Buy+结合 今年双十一淘宝再出新招大吸眼球。2009年11月11日,可谓是电商行业里的“海天盛宴”,与其说是阿里壮大了光棍节,不如说是光棍节成就了阿里。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专项调研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0091111日,可谓是电商行业里的“海天盛宴”,与其说是阿里壮大了光棍节,不如说是光棍节成就了阿里。 

 

        相比以往,今年的双十一将掀起一波更大的波澜,正所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网购自流行以来,热度从未衰减,不过就在今年同样很火的一个事物,那便是虚拟现实(VR)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没想过,有一天这两个都很火的事物竟然在阿里的撮合下,选择了联姻,Buy+(中文音译“败家”)便是二者爱情的结晶。而这个结晶成长速度之快,超乎电商以及VR行业的想象,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双十一的盛宴中一展拳脚。 

 

        淘宝Buy+ 

        可能有很多网友看到这里已经是一脸的蒙B,这Buy+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又和双十一网购有什么关系?别着急,笔者会给大家一一道来。 

        听说双十一和Buy+更配哦! 

        概括的将,如果你想要体验Buy+这个功能,首先你需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同时还要准备一个VR手机盒子(比如谷歌Cardboard等),将你的淘宝手机APP升级到最新版本,便能在最新的APP中开启Buy+功能,开启之后会提示用户将手机放入VR盒子内,随后你便可以通过戴上VR头显穿越到世界各地的卖场从货架上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了。 

 

        正确开启“败家”模式的步骤 

        在进入Buy+之后,用户便站在一个装修别致的客厅之中,这时候会在屏幕中看到悬浮的字条并指引用户去进行购物,在客厅的一面墙上,笔者看到了七个画框,画框中的场景分别引用了三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分别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而这三个地区对于经常海淘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至于这三个地区都卖些什么,点击进去便见分晓。 

 

        淘宝Buy+场景展示 

        Buy+的显示模式分两种,一种是全景模式,一种是VR模式。全景模式则是传统的触屏操作模式,通过拖拽实现画面的转换和画面的放大缩小。VR模式则和目前的VR软件操作方式一致,十分容易上手。 

 

        淘宝Buy+ 全景模式展示 

 

        淘宝Buy+ VR模式展示 

        再说购物方面,用户通过自己的喜好,选择代表不同地区的画框,进入该地区的商店,而在过渡到商店之前的场景则选用了时光隧道的方式,带有一定的穿越感,成功实现穿越之后,还将为设计了一段去往商店路上的场景,有乘车观光、街景实拍供用户欣赏,带来了很强的代入感、沉浸感和现场感。当然这个过度场景是可以跳过的。用户可以自行选择。 

 

        一共七个画框分三个不同的国家 

 

        选择一个地区便进入时光隧道将您传送过去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装载满满的货架中并不是每一个产品都能供你随意挑选,购物者只能选购有名称悬浮标签的商品,点击标签便能看到产品真实面目,并且产品会360°旋转展示,在全景模式下用户只能将想要购买的产品加入到购物车,但如果你是用VR手机盒子来体验购物的话便能在VR模式下直接购买并付款。这便是Buy+的灵魂所在。 

 

        只能购买有悬浮标签的商品 

        不得不说,对于Buy+的发展笔者还是很看好的,首先是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牢不可破的移动终端体系,每个人的日常都离不开手机,这就解决了粘性的问题,其次是随着谷歌Daydream平台的发布,让很多手机厂商蠢蠢欲动,VR技术在移动端的爆发那也是迟早的事情,再其次就是Buy+的定位,这个定位在笔者看来是很实在的。 

 

        淘宝Buy+ VR模式下可通过光标点选立即购买 

 

        点选完立即购买便进入了提交订单环节 

 

        输入六位数支付密码便能完成支付 

        众所周知VR产品分三类:VR头显、VR一体机、VR手机盒子。VR头显的代表便是VR届的三巨头HTC ViveOculus Rift、索尼PS VR,但是这三家的准入门槛都太高,很难让Buy+得到推广,而VR一体机较比VR头显投入成本虽然降低了,但是由于一体机本身的普及力度就不大,所以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阿里瞄准了VR手机盒子,因为手机盒子的投入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十几块至几十块不等,即使体验之后随意丢弃也不会觉得可惜,再加上VR盒子需要依托手机的配合,而手机的基数本来就很大,所以普及起来是相当的容易。 

 

        售卖的手机盒子价格十分便宜 

        Buy+首次登场虽然会带来很惊艳的感觉,但是受困于VR并非刚需性的产品的限制,很可能在转化率方面达不到预期,笔者认为阿里也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毕竟是一次尝试,即使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是可以理解的,此次推广的目的在笔者看来可以比作为是播种,即使做不到普及,也能在今年双十一的购物狂潮中让所有的参与者对VR有个了解,而经过这次的普及活动,笔者认为VR注定会在未来再次迎来一个全新的爆发期。这不仅成就了阿里,同时也带动了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VR行业如能健康发展,这对于阿里未来的布局无疑是一件大利好的事情,我想这也是阿里选择在今年双十一推广Buy+的真实目的吧!毕竟新鲜事物的崛起是需要时间和机遇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