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VR、Buy+结合 今年双十一淘宝再出新招大吸眼球。2009年11月11日,可谓是电商行业里的“海天盛宴”,与其说是阿里壮大了光棍节,不如说是光棍节成就了阿里。
参考《2016-2022年中国虚拟现实产业专项调研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2009年11月11日,可谓是电商行业里的“海天盛宴”,与其说是阿里壮大了光棍节,不如说是光棍节成就了阿里。
相比以往,今年的双十一将掀起一波更大的波澜,正所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网购自流行以来,热度从未衰减,不过就在今年同样很火的一个事物,那便是虚拟现实(VR)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没想过,有一天这两个都很火的事物竟然在阿里的撮合下,选择了联姻,Buy+(中文音译“败家”)便是二者爱情的结晶。而这个结晶成长速度之快,超乎电商以及VR行业的想象,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双十一的盛宴中一展拳脚。
淘宝Buy+
可能有很多网友看到这里已经是一脸的蒙B,这Buy+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它又和双十一网购有什么关系?别着急,笔者会给大家一一道来。
听说双十一和Buy+更配哦!
概括的将,如果你想要体验Buy+这个功能,首先你需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同时还要准备一个VR手机盒子(比如谷歌Cardboard等),将你的淘宝手机APP升级到最新版本,便能在最新的APP中开启Buy+功能,开启之后会提示用户将手机放入VR盒子内,随后你便可以通过戴上VR头显穿越到世界各地的卖场从货架上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了。
正确开启“败家”模式的步骤
在进入Buy+之后,用户便站在一个装修别致的客厅之中,这时候会在屏幕中看到悬浮的字条并指引用户去进行购物,在客厅的一面墙上,笔者看到了七个画框,画框中的场景分别引用了三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它们分别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而这三个地区对于经常海淘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至于这三个地区都卖些什么,点击进去便见分晓。
淘宝Buy+场景展示
Buy+的显示模式分两种,一种是全景模式,一种是VR模式。全景模式则是传统的触屏操作模式,通过拖拽实现画面的转换和画面的放大缩小。VR模式则和目前的VR软件操作方式一致,十分容易上手。
淘宝Buy+ 全景模式展示
淘宝Buy+ VR模式展示
再说购物方面,用户通过自己的喜好,选择代表不同地区的画框,进入该地区的商店,而在过渡到商店之前的场景则选用了时光隧道的方式,带有一定的穿越感,成功实现穿越之后,还将为设计了一段去往商店路上的场景,有乘车观光、街景实拍供用户欣赏,带来了很强的代入感、沉浸感和现场感。当然这个过度场景是可以跳过的。用户可以自行选择。
一共七个画框分三个不同的国家
选择一个地区便进入时光隧道将您传送过去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装载满满的货架中并不是每一个产品都能供你随意挑选,购物者只能选购有名称悬浮标签的商品,点击标签便能看到产品真实面目,并且产品会360°旋转展示,在全景模式下用户只能将想要购买的产品加入到购物车,但如果你是用VR手机盒子来体验购物的话便能在VR模式下直接购买并付款。这便是Buy+的灵魂所在。
只能购买有悬浮标签的商品
不得不说,对于Buy+的发展笔者还是很看好的,首先是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牢不可破的移动终端体系,每个人的日常都离不开手机,这就解决了粘性的问题,其次是随着谷歌Daydream平台的发布,让很多手机厂商蠢蠢欲动,VR技术在移动端的爆发那也是迟早的事情,再其次就是Buy+的定位,这个定位在笔者看来是很实在的。
淘宝Buy+ VR模式下可通过光标点选立即购买
点选完立即购买便进入了提交订单环节
输入六位数支付密码便能完成支付
众所周知VR产品分三类:VR头显、VR一体机、VR手机盒子。VR头显的代表便是VR届的三巨头HTC Vive、Oculus Rift、索尼PS VR,但是这三家的准入门槛都太高,很难让Buy+得到推广,而VR一体机较比VR头显投入成本虽然降低了,但是由于一体机本身的普及力度就不大,所以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阿里瞄准了VR手机盒子,因为手机盒子的投入成本实在是太低了,十几块至几十块不等,即使体验之后随意丢弃也不会觉得可惜,再加上VR盒子需要依托手机的配合,而手机的基数本来就很大,所以普及起来是相当的容易。
售卖的手机盒子价格十分便宜
Buy+首次登场虽然会带来很惊艳的感觉,但是受困于VR并非刚需性的产品的限制,很可能在转化率方面达不到预期,笔者认为阿里也做好了这个心理准备,毕竟是一次尝试,即使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是可以理解的,此次推广的目的在笔者看来可以比作为是播种,即使做不到普及,也能在今年双十一的购物狂潮中让所有的参与者对VR有个了解,而经过这次的普及活动,笔者认为VR注定会在未来再次迎来一个全新的爆发期。这不仅成就了阿里,同时也带动了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VR行业如能健康发展,这对于阿里未来的布局无疑是一件大利好的事情,我想这也是阿里选择在今年双十一推广Buy+的真实目的吧!毕竟新鲜事物的崛起是需要时间和机遇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