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移动金融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内容提示:移动金融是金融机构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有关金融服务的总称。目前移动金融主要形式包括:手机钱包,手机银行。手机钱包是通信运营商同银行联手将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进行绑定,通过手机办理相关银行业务;手机银行则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

       今天你"手机银行"了吗?
  
  过不了多久,这句话或许会成为一句时髦用语。
  
  随着"第七届北京金融博览会"11月初在北京开幕,今年的金博会银行展台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占据醒目位置的手机银行展台。而且,往往是这类展台前咨询相关业务的人较多,也较踊跃。
  
  手机银行为何走热?
  
  原因很简单,一部手机可管理个人所有金融账户(分属不同金融机构),满足全部投资、理财、消费需求(购物、支付账单、交通费);同时,对企业客户而言,亦可随时掌控企业网银第一手财务信息,并实现移动授权等多种移动金融服务。难怪各家银行纷纷点燃战火,跻身移动金融大战之中。
  
  "移动金融"战火弥漫
  
  通过在展台中央布置多部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本届金博会的不少银行展台吸引了最多的年轻参观者。
  
  移动金融是金融机构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有关金融服务的总称。目前移动金融主要形式包括:手机钱包,手机银行。手机钱包是通信运营商同银行联手将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进行绑定,通过手机办理相关银行业务;手机银行则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
  
  此前,2010年3月,中移动以398亿元巨资认购浦东发展银行20%股权,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开启了国内运营商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联通推出移动支付、手机银行业务;2010年起,深发展、浦发银行及招商银行都开始发力移动金融业务。
  
  在银行业内看来,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截至2010年底,我国使用手机上网人数已达3.03亿,年增长率超过30%,到2013年用户规模则可能达到4.97亿户左右。
  
  正是在用户数量级的增长中,银行不仅将战火点燃于个人移动金融消费的战场中,还在让"战争"不断升级。在金博会举办前夕,10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了企业手机银行iPhone客户端,实现了企业手机银行与企业网上银行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在深发展之后,众多股份制银行也在磨拳擦掌,欲跟随入场。
  
  抢占手机银行先机
  
  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200.18万亿元,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57.1%;二季度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达到3.6亿,同比增长47.8%。
  
  相对于接近饱和的网银,手机银行还是一块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
  
  根据交银国际所做的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显示,用户开通手机银行的首选功能是消费、支付,其次是财务查询、小额转账、手机商城等。
  
  相关数据显示显示,2010年有65%的企业客户希望通过手机银行来处理财务。目前中国的企业手机银行还处在起步阶段,虽市场需求旺盛,但仅有极少数银行推出企业手机银行产品。
  
  业内专家表示,手机银行的加速发展是必然趋势。作为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手机银行能真正实现把银行"带在身边,握在手里"的可能。
  
  并且,随着手机银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版手机银行的收费将与网银一样,相比柜台,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还能省不少的手续费。
  
  移动金融以"安为先"
  
  财务管理等金融相关业务直接关系到个人财务、企业运营的核心,因此,是否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标准及使用便利,是手机银行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和各大银行一样,深发展等新推出的手机银行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在技术上采取多道防火墙力保安全性。
  
  比如:手机银行首次登录需输入注册手机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并且结合该行的"公司金卫士"短信通知服务可以实时获取账户变动信息,这就相当于设定了"两道安全网"。
  
  登录账户要与移动电子设备进行绑定,即使是账户和密码信息泄露,如果不在绑定的手机或者电脑上,其他人也无法登录。
  
  此外,采用防盗取密码控件保护,密码安全度高;数据传送采用SSL安全协议进行高强度的数据加密,可以远离木马、病毒、黑客等恶意攻击;个性签名设置可以有效防范钓鱼网站等多重措施。
  
  在光大证券分析师看来,目前手机银行业务推进的瓶颈主要是技术上和消费习惯上的滞后。前者必将随着手机的更新换代(如智能手机、3G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手机网速的提升)、手机银行配套设施的设置(如在消费场所大量安装读取手机芯片中银行卡信息的设备)和手机银行自身技术的完善(便捷性、安全性、个性化进一步提高)得到解决,而后者将随着技术上的突破及手机银行优势的显现逐渐发生改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计算机视觉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商汤科技市场份额最大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5月6日我国计算机视觉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142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4970家、1817家、1672家、1325家、1122家;占比分别为28.99%、10.60%、9.75%、7.73%、6.55%。

2025年05月08日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我国MES行业:各大细分市场企业竞争均较激烈 本土厂商加速崛起

从企业来看,我国MES市场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国际巨头与本土厂商共存,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凭借成熟技术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但本土老牌厂商如摩尔元数等凭借丰富的经验、灵活的模式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快速崛起。新兴厂商则凭借创新模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行业生态日益丰富。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我国液冷数据中心行业:冷板式为主流产品 英维克营收最高且国内外市场均布局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为155亿元,同比增长54.2%。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阿里云、网宿科技领跑市场

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内容分发网络(CDN)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是阿里云、网宿科技、腾讯云、百度云。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占比24%,网宿科技占比20%。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较为分散 企业竞争激烈 用友网络、东华软件等处第一梯队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制造行业CR3、CR9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9.0%、12.1%。整体来看,我国工业软件竞争激烈,且市场较为分散。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