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阿里京东为何对C2C做出截然不同的作法

        导读:阿里京东为何对C2C做出截然不同的作法。由于C2C的模式中的个人卖家不被要求在工商登记备案,导致工商行政执法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售假者违法成本几近为零。这无法有效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显然与京东对假货“零容忍”的态度相悖。
        参考:《中国行业供需态势全景调研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国内两大电商寡头,对于C2C业务的走向,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战略判断。2015年11月份,京东和阿里先后出台了不同的电商C2C举措:
        一、2015年11月10日,京东宣布在2015年12月31日停止提供C2C模式拍拍网的服务。同时,在三个月的过渡期后,于2016年4月1日起,彻底关闭拍拍网的服务。
        根据京东新政,拍拍网不再接受新卖家的入驻申请,依据拍拍网与卖家的平台服务协议,当前平台卖家的店铺服务期将截止于2015年12月31日,到期不再续约。
        二、2015年11月12日,阿里集团宣布,将基于淘宝推出新的营销活动。这个全球最大的C2C平台,为阿里集团提供了海量的流量入口,以及交易额。据媒体披露,阿里旗下零售网站去年的商品交易总额达到3,940亿美元,是eBay的五倍。
        综合上述两则新闻,以及京东阿里现有的战略举措,我们不难得出2个结论:
        一、B2C的商业模式已经获得了双方的一致认可。京东在3C销售的B2C市场上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并且市场份额数据几乎是天猫的2倍。不管是京东,还是天猫,都在不遗余力的推进着B2C模式。
        二、C2C的商业模式,开始被以自营起家的京东放弃,但一直做平台的阿里还在继续坚守。在此基础上,京东品质电商的概念和形象得以进一步强化,而阿里在收获淘宝巨大流量等益处的同时,也将继续面临假货监管难等问题。这也说明两家曾在同一战场短兵相接的企业,开始走向了战略的分水岭。
        断舍离:阿里京东战略分道扬镳的深层次原因
        京东基于C2C业务的壮士断腕,和阿里的淘宝战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来自京东的官方公告解释是:
        由于C2C的模式中的个人卖家不被要求在工商登记备案,导致工商行政执法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售假者违法成本几近为零。这无法有效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显然与京东对假货“零容忍”的态度相悖。
        如此大的战略调整,对于京东来说肯定是双刃剑,其积极的一面,在于京东对品质的管控,会大大超过淘宝。原因不言而喻:B2C的货源来自于厂商,而C2C的店主则是个人用户。与海量的个人用户相比,店铺在管理上更简单一些。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同样是造假,企业电商的售假成本要高一些,而个人电商的售假成本要低多了。关店特别容易。关闭拍拍之后,意味着整个京东集团管理的对象,会是有着企业实体的公司,从管理的难易成度上来看,其难度和繁琐度也大大降低了。
        另外,就是京东的态度。有消息称,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刘强东提到,要把在京东平台上卖假货的商家送到执法机构受处罚,而不是简单的关店了事。此次关闭拍拍,实际上也是沿袭了刘强东对待假货的一贯度:让假货无处藏身。
        对于京东来说,关闭拍拍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公司的交易总额(GMV)会受到负面影响,每年将损失百亿级的潜在交易额和广告收入。
        在最新一期的京东财报里,京东在2015年第二季度交易总额(GMV)达1145亿元,同比增长82%,预计第三季度净收入介于432亿元至44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在49%至54%之间。
        下一个季度,京东的财报交易总额是否会保持如此高速增长,还不得而知,但是,积极利好的一面也会出现,那就是:京东对于产品货源的把控会更加简单高效,基于B2C的监管在对待假货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而这,是京东的竞争对手难以对标的。
        淘宝的困惑:假货为什么就根治不了呢?
        淘宝出现假货的原因,一方面是监管难题。此外就是,淘宝对于阿里的意义太重要了,所以,阿里不可能做出类似京东的举措,所以,只能维持现状。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形成了某种的利益捆绑,尽管这不是淘宝的初衷,但却造成了这种事实。
        首先就是巨大的流量入口,无数的买家借助这一平台进行交易,期间为淘宝带来了大量的利益。如果把所有假货店铺关停,对淘宝的冲击不言而喻。而资本市场,估计也会给予阿里这家公司以致命性的股价打击。
        作为中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阿里巴巴一直在打击假货方面进行不遗余力的努力。数据显示,阿里成立了一只超过2000员工的打假工作组,并且在这一工作组上提供了超过1亿美金的费用。
        通过大数据对比,阿里每天可以发现数以万件的假货产品,并进行处理,比如下架。仅2014年一年,该公司就从淘宝上删除了1亿件侵权产品。
        但是,尽管如此,来自国内外针对阿里假货的指控,却从来没有停止。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主席朱厄妮塔?达根签署的致马云的公开信说,尽管已就售假问题进行了多年探讨,但尚未取得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美国服装鞋袜业联合会2015年第二次公开批评阿里巴巴的打假工作。4月份,该组织曾向美国多位证券与贸易官员发出公开信,称该公司在淘宝网上对假货持容忍态度。
        马云曾经提到,“假货是阿里巴巴未来30年最大挑战。”尽管阿里对假货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但美国服装鞋类协会的表态,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的品牌告诉我们,这些努力极不成功,你只要上(阿里巴巴的)网站看看假货与日俱增的情况就知道了。”
        这实际上和京东官方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售假的成本太低。这也是为什么,C2C难以杜绝假货的原因:关掉大量的售假的C2C店铺,但很快会有更多的售假店铺出来。
        相信这一策略调整,后续对阿里和京东,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阿里来说,未来会持续获得海量的流量入口以及令人惊讶的交易额,但会面临来自假货的批评声音。
        不同的C2C策略,使两家中国电商巨头,都有得有失。京东损失了一部分营业额,但获取了整个集团对货源品质的更好监管。淘宝会持续获得海量的流量入口和营收,但来自行业协会和企业本身的打假不力的指责,会让淘宝很难受。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