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IDC可穿戴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导读: 中国IDC可穿戴市场发展现状分析。IDC近日一项基于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报告指出,可穿戴设备在今年的出货量将增长32.8%,达到上亿体量。按照IDC的推测,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2.37亿。

相关行业报告《2016-2022年中国穿戴设备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IDC近日一项基于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报告指出,可穿戴设备在今年的出货量将增长32.8%,达到上亿体量。按照IDC的推测,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2.37亿。


  “智能手表、腕带的出货量在2016年会达到1亿,这个数字在2015年是7220万。”而更广意义上的可穿戴设备(如眼镜),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980万台,在2020年将翻一倍。 

 

  而报告也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790万台,同比增长404.9%。累计2015年全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370万台,同比增长428.1%。这一结果显示,中国市场增速确实已经大大高出全球均速。IDC预计,2016年国内市场将保持52.9%的高速增长,到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8300万台,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28.5% 

  而在中国,占据可穿戴市场前三名的品牌分别是小米、乐心和苹果。


  可穿戴设备目前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报告也同时指出,可穿戴设备的重点市场将会是智能手表。 

 

  IDC移动设备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分析师JiteshUbrani表示,“以AppleWatchAndroidWear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在2016年将占四分之一,而到2020年预计将会上升到三分之一。智能手表应该考虑更多的功能——特别是对于传统手表厂商而言,一款只带有运动追踪或睡眠监控的手表(没有对应的手机App),已经显示出将科技融合于日常生活的潜力。” 

  “厂商在制造更智能的手表之时,也在不断克服着智能手表平台所遇到的问题。”Ubrani补充道,“并没有必要创造新的开发系统,目前的智能手表生态足以满足技术爱好者的需求了。” 

  根据IDC的报告指出,五大智能手表平台的发展状况如下: 

  watchOS 

  将引领细分市场,预计2016年的出货量会达到1400万,而预计到2020年将达3100万件,但市场份额也“水降船低”,从原来的49.4%变为2020年的37.6%


  2016年,出于设计第二代产品的考虑,WatchOS的上升速度将会有所放缓,“然而,随着新的硬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苹果依然会在智能手表领域独占鳌头。” 

 

  AndroidWear 

  目前是行业第二,也将保持领先势头,甚至可能挑战苹果的领导地位,2020年预计将以2880万的销量占比市场份额的35%,同比增长610万。 

  “AndroidWear的第二把交椅仰仗于合作伙伴的陆续加入,平台的整合能使谷歌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张。虽然谷歌的政策让开发者在UI设计上受限,然而这也有好处:让厂商在设计和价格竞争的矛盾中取得平衡。” 

  基于Android开发的智能手表也将会分掉可穿戴设备的一杯羹,以430万的出货量占据5.2%的市场份额。 

  RTOS 

  将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出货量从2016年的140万台预计提升到830万台。 

  Tizen 

  是唯一一个掉出前五名的可穿戴操作系统。 

  IDC的报告表明,Tizen有限的应用程序让它在智能手表领域步履维艰,虽然出货量会从320万台上升到540万台,不过市场份额将从11.3%下降到6.6% 

  其他: 

  Linux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主要面向的是亚太(除日本外的)用户,重点打造的是低价路线。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