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优秀企业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竞争优劣势分析

         (一)竞争优势

         1、自主研发优势

         (1)技术储备优势

         公司的游戏核心引擎技术均为自主研发,目前公司的核心引擎技术已经相当完备,可以支持从2D/2.5D/3D/移动端等多层次产品线的研发和运营。公司的引擎技术在同屏支持人数、同服支持人数、降低用户配置需求、用户体验流畅性等多方面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公司在即时语音、视频、IM、办公、人工智能、软件多平台交互(PC/iOS/Android)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积累沉淀。公司已经综合利用以上多项技术,开发出成熟的企业级办公用IM产品多益云,并将相关技术积累运用于游戏主营业务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娱乐体验。

         公司成立之初,就注意对用户、产品等多方面数据进行保留和分析。通过多年积累,公司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高效的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涵盖了:用户从看到、点击广告,到进入登录游戏、完成消费所有步骤的详细统计,并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完备的分析,通过精准的数据对游戏进行细节的优化和调整。

         (2)策划储备优势

         目前,游戏行业的竞争最主要是游戏内容策划的竞争。公司一直把产品内容的策划作为核心培养点。公司通过专门设立的部门,将优秀的游戏或者产品的关键点提取出来,设置成统一的规则,作为内容策划的优势积累,提高公司产品在基础设置上的品质,使得公司产品在基础设置上能够不断提升,并且经验和积累得到好的传承。

         另外,公司在产品上,通过群策群力,确认方向,大胆创新,通过内部多尝试多总结,将产品的核心系统,比如游戏的经济系统,不断修改完善,领先于整个行业,从而保持公司在产品内容研发上的领先地位。

         2、自主运营优势

         (1)稳健、诚信、完备的运营推广体系

         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的产品,均为自主运营。公司在运营上稳健而有效,着眼于产品整体用户的根本和长远的利益,重视产品内用户所处环境的变化和体验的好坏。公司成立以来,核心产品保持每周进行切实有效的更新维护,每半年左右推出一个大的内容更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市场竞争现状调研与投资前景规划预测报告

         公司实行自主运营模式,从策划案的策划、实施到广告资源的采购、素材制作均由公司运营营销部门独立开展,形成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自主推广模式下,公司能够更有效地把握用户体验,积极地根据用户关注需求不断进行推广方案的改良。公司以诚信为先,希望通过真实有效的内容传达传播,达到吸引用户进入产品,从不以低俗、跟风甚至是违法违规的方式来吸引用户。

         通过这样的运营和推广,公司和用户培养了相当良好的信任关系,积累了数千万的忠实用户。

         (2)自主运营,不随波逐流

         在移动游戏时代,由于安卓平台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手机游戏开发商往往采取与各游戏平台联运模式。公司是业内少数坚持自主运营为主的厂商,通过自主运营,公司得以直接服务游戏玩家,了解玩家需求并保证玩家利益。

         3、人才优势

         公司的管理团队平均具有10余年的游戏行业从业经验,在国内较早从事网络游戏行业。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对网络戏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开拓精神。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还持续引进了大量的研发、运营方面的优秀专业人才。公司前瞻的人才战略有力地推进了公司的产品发展战略,有助于公司更深入地理解、巩固和拓展移动网络游戏市场。优秀、专业的人才队伍有利于公司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为具有影响力的网络游戏研发商及运营商。

         4、严格的研发体系及精品化战略优势

         在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逐步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研发体系并确立精品化的战略。一款游戏从最初的游戏策划开始,要经历一系列严格的评审、反复测试及改进优化,才能最终上线运营。在“策划、立项、Demo版演示、内测、封测、公测”的每个阶段,在研游戏项目都要通过公司评审组的评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在经历层层评审、测试、优化后,才能最终上线运营。严格的研发体系保证了公司游戏产品的质量,形成了公司宁缺勿滥的精品化战略。

         (二)公司的竞争劣势

         在网络游戏行业,充裕的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网络游戏的研发阶段,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创作精品游戏的必要条件之一,游戏开发商需要用高薪吸引优秀的游戏研发人才,购买先进的游戏研发设备,以保持公司持续的竞争能力。在网络游戏的运营阶段,游戏公司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线上和线下市场推广活动,从而扩大游戏产品的影响力,积累更多的游戏用户。除此之外,由于游戏公司轻资产的特点,传统的银行借贷融资渠道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面临着融资渠道受阻与业务规模扩张二者之间的冲突。

         目前,中国大多数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网络游戏公司均通过公开发行上市的途径进行了股权融资,扩大了业务规模。本公司虽然在研发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资金规模和融资实力上与上市网络游戏公司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快速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蓝色光标稳居龙头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数字营销行业分为四个梯队,按营收规模来看,蓝色光标为中国数字营销行业中唯一营收规模超500亿元的厂商,位列行业头部;营收规模在100亿元-5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一梯队,代表性企业为利欧集团和浙文互联;营收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厂商位居第二梯队,代表性企业为三人行、思美传媒和天龙集团等。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我国服务器行业以老牌企业为主 市场由浪潮信息、新华三、联想集团等厂商主导

企业数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服务器相关企业存量稳定保持在1.73万家至1.78万家之间,截至2025年3月18日,我国现存1.79万家服务器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企业CR3超50% 其中星环科技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隐私计算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加密芯片、专业处理器等可信硬件;中游为技术提供方,主要有隐私计算垂直企业、综合科技类企业、大数据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硬件产品服务、信息安全企业、云服务企业;下游为应用方,主要为金融、通讯、互联网、政务、医疗等。

2025年03月17日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云计算行业:全球市场微软云、亚马逊云持续领跑 国内市场阿里云表现较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云计算需求的增多,云计算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到2024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了5864亿元,其中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区域为北美洲,占比为53.8%;其次为欧洲,占比为20.5%;第三是亚洲,占比为19.0%。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愈发完善 上市企业中上海钢联、深桑达A合计营收超100亿元

产业链来看,我国数据要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服务器、光模块、计算机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等;中游为数据服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流通、生态保障等环节;下游应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等领域。

2025年03月13日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教育行业领域

2025年02月27日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生成式AI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数据、算力等软硬件产品;中游为模型层,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类;下游为应用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产生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多种模态的内容,并应用于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

2025年02月21日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和关键部件,包括电子元器件、IC芯片、传感器、分立器件、PCB等;中游为智能控制器制造,包括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通讯型智能控制器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工业设备、智能建筑等。

2025年02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