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夏普核心电视业务部分撤离日本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移动电视广告行业现状深度调查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被业界誉为“液晶电视之父”的夏普选择把核心的电视业务部分撤离日本。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成为夏普最大股东后,富士康对夏普“大手术”般的改革,往纵深处又走了一步。

  “日本制造业的象征”龟山市或将忍痛失去它引以为豪的品牌——AQUOS。近日,这一消息引发日本舆论热议,夏普新任社长戴正吴接受日媒采访称,要在2018年将电视生产线撤出日本。

夏普公关部担当平野回应称,作为“新夏普战略”的考虑,目前决定将日本国内没有竞争力的业务移交鸿海精密及海外合作公司,但具体地点未定。值得一提的是,平野并未对上述日媒报道作出明确回应。

  “如果不降低生产成本,销售量会下降,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对于业务转移的原因,平野在邮件回应中表示。

  统计显示,具有百年历史的日本“老店”夏普,其液晶电视生产业务也已年近半百,日本本土此前一直是其主要生产基地。在夏普电视业务转移的过程中,这个电视百年老店的“下一站”备受业内关注。

  ●“镇店之宝”AQUOS或撤离日本

  日媒《朝日新闻》报道,现任夏普社长戴正吴宣布夏普新动向,称要在2018年将夏普在日本的液晶电视生产线撤出。将AQOUS这一品牌的生产交给鸿海精密负责。他的理由非常直白:如果不改由海外生产,夏普液晶电视就要卖不出去了。

  而《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夏普中小尺寸电视组装工程拟将移往东南亚等据点。不过目前都在研究阶段,不会结束日本境内的电视生产。

  在业界,夏普被公认为“液晶电视之父”,1987年其开发的3型液晶电视以当时无出其右的清晰度和鲜艳色彩号称“将液晶变成现实”。进入21世纪,夏普推出“镇店之宝”品牌AQUOS。

  依靠这一产品在核心技术上的优越和高昂的外观设计投入,AQUOS享有了世界级声誉和一度每月超过千万台的销量,其产地龟山市曾被称为“世界的龟山”。

  对于多家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夏普日本总部方面对于“新夏普战略”的“生产”一项,戴社长制定的方针是,“为了提高竞争力,使日本国内工厂做到高度智能化,夏普决定将日本国内没有竞争力的业务移交鸿海及海外合作公司,但具体地点未定”。

  此外,夏普在回应中称,龟山工厂目前正在研究设置全自动生产线,此外,部分尺寸的电视用液晶面板仍会继续生产。最为先进的夏普8K电视仍在栃木工厂开发,其他开发部门也仍保留国内。

  对于出于何种原因将业务外迁,平野在回复中表示,“在日本国内没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如果不降低生产成本,销售量会下降,无法与竞争对手抗衡。”

  ●戴正吴掌舵后开启“大反攻”?

  被富士康收购之前的夏普,多年来战略趋于保守,固守于日本本土,海外市场不断收缩。在收购夏普之后,郭台铭即委派戴正吴担任夏普新任社长,对夏普实施一系列改革:剥离重组劣质业务、清退冗员、回购总部物业、对欧洲品牌UMC恢复供应更高品质液晶面板。

  此前,夏普已经退出了陷入亏损的美洲和欧洲电视业务,并将品牌分别授权给了中国海信集团、斯洛伐克电视机制造商Universal Media Corp。对于一度濒临破产的夏普来说,其成败与液晶电视紧密相关。

  在向员工致信发誓要对夏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夏普接连传出拓展海外业务方面的举动:在中国大陆百亿元投资面板新工厂、为进军东盟市场在深圳设立研发中心。今年2月,夏普还提出了在美国设立大型液晶面板工厂的计划,面对液晶面板大幅涨价,又切断了与竞争对手韩国三星的合作,准备转守为攻。

  如今,戴正吴激进的手法给人留下了“大反攻”的印象。在这个节点上对电视生产业务进行部分转移,降低成本,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日媒分析认为,由于生产设备的老化,日本工厂在效率上已经无法与中国等海外工厂比肩。日本应该主攻产品开发和测试、以及提供售后服务等。

  就在《朝日新闻》报道2018年夏普转移业务后,戴正吴在接受日媒《日刊工业新闻》专访时又称,他为夏普定下的小目标是:2017年卖出800万台液晶电视,2018年的目标是1000万。

  ●夏普“翻身”仍靠中国市场

  至于夏普液晶电视的生产线是不是转移到中国,夏普给《每日经济新闻》官方回复中称,暂时没有确定。

  郭台铭此前称,将从夏普总部调集一些研发人员,同时从中国本土招聘。他特意叮嘱安装了一个连接上下层室内“滑梯”,“用这种方式激发工程师的灵感”。

  此外,中国也成为夏普翻身不可忽视的市场。夏普日前发布声明表示,在2016财年有望盈利99亿日元。而其2015财年亏损达到了1924亿日元,此次是夏普连续三年亏损后第一次盈利。绝处逢生,中国市场的力量不能被忽略。

  从各方数据上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彩电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彩电出货量2.27亿台,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出货5960万台,占到全球出货总量的26.2%。生产方面,中国大陆工厂承担了60.3%的电视制造,达到1.37亿台。种种迹象显示,全球的彩电创新资源和产业链资源都在向中国倾斜。

  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表示,在夏普“转守为攻”的战略上,其生产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而不是日本。一方面是,采购成本和关键零部件的供应,由中国再送回日本生产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对中国市场的销售依赖更大,夏普能不能在鸿海手中崛起,中国是关键。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彩电行业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其中2024年液晶电视出口额同比增长10.4%

我国彩电行业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其中2024年液晶电视出口额同比增长10.4%

市场份额来看,零售量方面,2024年1-2我国彩电下沉市场零售量TOP3品牌份额在70%以上,为70.9%,TOP3品牌零售量份额较2023年1-2月增长3.9个百分点。

2025年03月28日
【产业链】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芯片、传感器、镜头、通信模组、VSLAM等软硬件;中游由智能家居制造商组成,例如摄像头、门锁、电视等可以进行可视化联网的产品,以及提供综合智能视觉系的服务商;下游是进入智能家居场景的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分为to B平台和消费者。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电暖器行业:线上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线下市场品牌集中度则下降

我国电暖器行业:线上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线下市场品牌集中度则下降

从细分市场来看,线上销售渠道在电暖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70%。电暖器市场主要包括暖风机、踢脚线、欧式快热炉、电热油汀等多种类型,其中暖风机线上市场占比32.3%,占比最大;电热油丁占比25.1%;踢脚线占比23.5%。

2024年12月21日
我国洗碗机行业竞争现状:线下销售渠道占比有所回升 线上市场品牌竞争则更为激烈

我国洗碗机行业竞争现状:线下销售渠道占比有所回升 线上市场品牌竞争则更为激烈

从集中度来看,我国洗碗机行业品牌集中度整体较高,大品牌更占优势。具体线上、线下市场来看,行业线上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线下市场则主要被大品牌多寡头垄断。2023年我国洗碗机线上、线下CR5分别为73.0%、91.5%。

2024年12月09日
我国净水器行业线上及线下市场均较为集中 市场竞争企业主要有四大类型

我国净水器行业线上及线下市场均较为集中 市场竞争企业主要有四大类型

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8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净水器产业相关企业873家,其中浙江省净水器企业数量最多,为399家。净水器区域集中度CR3为86%;CR5为91%。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干衣机行业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上市企业中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化明显

我国干衣机行业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上市企业中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化明显

销售渠道占比来看,干衣机与洗干套装受益于市场培育完善和消费者心智逐步成熟,干衣机产品渗透率持续提高。线上销售目前是干衣机主要的销售渠道,2023年销售量占比达67%,销售额占比超50%。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高速增长 智能电视和智能空调为主流产品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高速增长 智能电视和智能空调为主流产品

从企业注册来看,我国智能家电相关企业数量约122.22万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智能家电企业的注册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2023年,智能家电企业注册数量达到了30.46万家,同比增长高达44.9%。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集中度更高 美的、海尔、海信等企业业务全球化布局

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集中度更高 美的、海尔、海信等企业业务全球化布局

从细分品类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三大白色家电中空调的产量占比最高,其市场份额超过55%,其次为洗衣机,占比约27%。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