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家电市场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截至8月31日,今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6541万台,同比增长41.3%,但8月销量同比却下降1.3%,此前4月份,销量和销售额同比已分别下降31%、12%。

        9月5日,商务部发布今年前8个月家电下乡销售数据,政策刺激效应正在快速减退。

  截至8月31日,今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6541万台,同比增长41.3%,但8月销量同比却下降1.3%,此前4月份,销量和销售额同比已分别下降31%、12%。

  “连续两年多的家电下乡等政策刺激,已提前支取了三四级市场和农村市场居民消费能力。”中怡康市场研究总监彭煜指出,市场消费疲软,家电产能却继续扩大,产能过剩危机已经显现。

  他断言,未来两三年内,国内市场不可能再出现爆发性增长,年底或明年初,产能利用率或下滑至60%至70%。

  市场增速骤降11.1%

  中怡康数据显示,上半年家电市场销售规模达6123亿元,同比增速下滑11.1%。其中,黑电同比增速由24.9%骤降至1.6%;白电从27.8%降至14.8%;小家电增速从19%降至6.1%。

  增速放缓导致竞争加剧。数据显示,7月国内平板电视售价4242元,同比下降5元;46英寸3D电视售价从17005元跌至9214元。

  要命的是,上半年国内电视市场同比增速仅1.6%,这意味着今年国内一二级市场负增长已成定局,三四级市场拉动力也不再乐观。

  康佳集团000016.SZ在财报上表示,受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上调、CPI上涨及深圳市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等因素影响,导致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而彩电厂家为保持和争夺市场份额,让利促销费用不断加大。同时,部分大连锁渠道的销售返利逐年增加,以折扣折让的形式拉低了产品毛利。

  创维数码彩电事业本部总裁杨东文在7月中旬也对本报表示,今年国内彩电行业非常困难,人工成本、销售费用上升,导致产品总体成本同比增长20%。而国内彩电出口的机会所剩无几,原有的四五个百分点的毛利空间在人民币升值下,基本抵消。

  不过,得利于上游液晶面板厂家供过于求,面板价格下滑,大部分彩电厂家上半年的销售毛利率还算不错。TCL、海信和四川长虹上半年财报显示,其电视产品毛利率同比分别增长1.77、5.38和3.52个百分点。但这一局面恐怕不可持续。

  突击三四级市场

  几乎所有家电厂家都将目光锁定在三四级市场及农村市场。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说,TCL多媒体正积极提升农村销售网络覆盖率及单店效率、推动乡镇加盟店建设,上半年增加2990个网点,而冰箱、洗衣机等白电渠道也会借用电视渠道。上半年TCL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2.26%,产品毛利增长了1.09%。

  美的电器董秘李飞德透露,公司专卖店总数已超过1.2万家,白电销售网点接近13万个,绝大部分都在三四级市场和农村市场。青岛海尔财报显示,上半年其新增专卖店3773家,其中乡镇级专卖店新增2984家。

  彭煜说,几乎每个厂家都有庞大的三四级市场拓展计划,有些多达上万家,少的也有6000~7000家。

  由于三四级市场区域广,人口密度不及一二级市场,专卖店单店盈利能力是各厂家拓展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美的电器甚至在财报表示,公司专卖店建设重心已转向质量提升,成活率大幅提升。

        但种种迹象显示,三四级市场也无法忍受其他压力。因为,原材料成本仍处高位。9月,全球铜、铝分别在58元/公斤和15.2元/公斤附近,比2009年初分别增长205%和79%。相反,冰箱与空调售价增幅却并不明显。7月,国内冰箱和空调均价2473元和3276元,同比分别增长了4.17%和16.33%。

 

  上半年,格力电器000651.SZ、美的电器、青岛海尔三大白电巨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5.19%、16.98%和24.1%。而《第一财经日报》比较三大白电巨头产品毛利率和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发现,凡是产品毛利率水平低的,其该产品收入增长幅度就会更大。

  产能危机

  上述局面早有征兆。过去一年,扩产是各大家电厂家主旋律。

  美的2010年在长沙投资20亿元建立生产基地,2011年又宣布扩大荆州基地产能。海尔在青岛投资7000万元建立400万台冰箱压缩机生产线,产能超过600万台的合肥生产基地也投入运营。此外,位于青岛的海尔工业园也将进一步扩产。

  海信科龙去年决定联合子公司科龙向海信容声扬州冰箱厂增资1亿元,提高冰冷产品产能。美菱今年5月宣布,江西美菱电器拟投资建设环保节能冰箱生产线搬迁扩能项目,总投资额约2.69亿元。

  这只是扩产计划的一小部分。中怡康统计数字显示,仅冰箱一项,今年海尔扩产计划达500万台,格兰仕400万台,新飞200万台,美菱200万台,创维100万台,康佳100万台,海信200万台,共计1700万台。这还不包括美的天津和荆州的增加数量。

  彭煜表示,去年国内冰箱销量仅3517万台,而当时产能早已超过3600万台,现又增加超过1700万台,很难想象同比增幅下滑至2%的国内冰箱市场,该如何消化。

  不仅仅是冰箱。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表示,空调产能也面临过剩,或将引发价格战,空调企业要做好过冬准备。他尤其提醒正在扩产的美的和格力,如新增产能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投入将得不偿失。

  一位彩电厂家高层指出,最近康佳、TCL、创维和长虹都在扩产液晶模组与整机组装厂,但彩电市场规模已呈下降趋势,产能过剩已成必然。长虹和创维虽有OEM事业部,海外市场可消化部分产能,但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出口压力不容乐观。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电视出口量达3336万台,同比下滑3.1%,销售金额达70.57亿美元,同比减少3.9%。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彩电行业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其中2024年液晶电视出口额同比增长10.4%

我国彩电行业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其中2024年液晶电视出口额同比增长10.4%

市场份额来看,零售量方面,2024年1-2我国彩电下沉市场零售量TOP3品牌份额在70%以上,为70.9%,TOP3品牌零售量份额较2023年1-2月增长3.9个百分点。

2025年03月28日
【产业链】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芯片、传感器、镜头、通信模组、VSLAM等软硬件;中游由智能家居制造商组成,例如摄像头、门锁、电视等可以进行可视化联网的产品,以及提供综合智能视觉系的服务商;下游是进入智能家居场景的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分为to B平台和消费者。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电暖器行业:线上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线下市场品牌集中度则下降

我国电暖器行业:线上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线下市场品牌集中度则下降

从细分市场来看,线上销售渠道在电暖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70%。电暖器市场主要包括暖风机、踢脚线、欧式快热炉、电热油汀等多种类型,其中暖风机线上市场占比32.3%,占比最大;电热油丁占比25.1%;踢脚线占比23.5%。

2024年12月21日
我国洗碗机行业竞争现状:线下销售渠道占比有所回升 线上市场品牌竞争则更为激烈

我国洗碗机行业竞争现状:线下销售渠道占比有所回升 线上市场品牌竞争则更为激烈

从集中度来看,我国洗碗机行业品牌集中度整体较高,大品牌更占优势。具体线上、线下市场来看,行业线上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线下市场则主要被大品牌多寡头垄断。2023年我国洗碗机线上、线下CR5分别为73.0%、91.5%。

2024年12月09日
我国净水器行业线上及线下市场均较为集中 市场竞争企业主要有四大类型

我国净水器行业线上及线下市场均较为集中 市场竞争企业主要有四大类型

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8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净水器产业相关企业873家,其中浙江省净水器企业数量最多,为399家。净水器区域集中度CR3为86%;CR5为91%。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干衣机行业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上市企业中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化明显

我国干衣机行业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上市企业中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化明显

销售渠道占比来看,干衣机与洗干套装受益于市场培育完善和消费者心智逐步成熟,干衣机产品渗透率持续提高。线上销售目前是干衣机主要的销售渠道,2023年销售量占比达67%,销售额占比超50%。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高速增长 智能电视和智能空调为主流产品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高速增长 智能电视和智能空调为主流产品

从企业注册来看,我国智能家电相关企业数量约122.22万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智能家电企业的注册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2023年,智能家电企业注册数量达到了30.46万家,同比增长高达44.9%。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集中度更高 美的、海尔、海信等企业业务全球化布局

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集中度更高 美的、海尔、海信等企业业务全球化布局

从细分品类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三大白色家电中空调的产量占比最高,其市场份额超过55%,其次为洗衣机,占比约27%。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