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传统彩电行业境况分化创维与海信盈利逆势增长

       导读:传统彩电行业境况分化创维与海信盈利逆势增长。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电视市场容量基本将维持在4500万台左右。但这块不再“变大”的蛋糕,却吸引了小米、乐视等互联网电视企业参与竞争。不仅如此,暴风科技与海尔合作的暴风TV、兆驰股份与风行在线合作的风行电视也已入局。目前,包括传统电视厂商的子品牌在内的互联网电视已多达10余家。

       参考:《中国彩电行业深度调查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11月25日,创维数码00751,HK举办了2015/16财年中期业绩说明会,截至2015年9月30日,创维集团营业额为195.49亿港元,比去年增加5.8%,毛利40.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4%,总盈利9.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5%。


  创维集团行政总裁杨东文表示,在电视机总销售量同比上升11.0%和海外市场高速增长的推动下,创维集团的整体营业额得到提升。但他同时表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增长速度在放缓,没有像以前10%、20%、30%的高速增长;由于众多外来竞争者加入,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策略来消除他们对行业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五大彩电巨头中,除创维、海信仍在盈利外,TCL、康佳、长虹的彩电业务均陷入亏损。


  新进入者开打价格战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电视市场容量基本将维持在4500万台左右。但这块不再“变大”的蛋糕,却吸引了小米、乐视等互联网电视企业参与竞争。不仅如此,暴风科技与海尔合作的暴风TV、兆驰股份与风行在线合作的风行电视也已入局。目前,包括传统电视厂商的子品牌在内的互联网电视已多达10余家。


  虽然智能电视的发展为彩电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彩电销售规模和销售额均出现一定幅度下滑。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彩电零售量为4461万台,同比下降6.6%,全年9个月份同比下降,零售额1462亿元,同比下降14.5%。


  激烈竞争下,电视平均售价不断下滑,电视企业间的价格战从未停止。创维方面数据显示,电视的平均售价已从2014年的3051元跌至今年的2577元。面对恶劣的行业竞争环境,杨东文表示,对上半年业绩仍是满意的,无论是营业额还是利润都得到了一定增长,另外在海外市场以及中高端电视的布局也都初见成效,为业绩的提升贡献不小。


  “众多外来竞争者加入,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策略来消除他们对行业的负面影响。”杨东文说。不仅是创维方面感受到价格战的压力,国内另一彩电企业董事会秘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下降的同时,乐视、小米、暴风、PPTV等互联网企业纷纷跨界进入智能电视行业,以其低价策略大力抢夺市场份额,大幅压缩行业毛利空间,对彩电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在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看来,这一场价格战几乎是必然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生态链,他们不是简单在硬件里面赚取差价作为盈利模式,而是通过后期的线上服务平台获得价值。目前传统企业也在往互联网上靠,传统企业也知道,原有的靠硬件赚钱的模式可能会被挑战,我们的自己的蛋糕何必让别人吃?他们认为自身在供应链、渠道、品牌上都更有优势,这也是他们应对一个外来者做这种挑战的策略。”


  五巨头冷暖不一


  根据各大彩电企业发布的数据显示,创维是为数不多仍以较大幅度盈利的企业。而海信2015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1.29亿元,增长4.91%,净利润9.28亿元仅微增0.96%,但在净利润绝对值方面仍排第一。瑞银证券分析认为,海信今年1到8月实现销量同比增长8.1%,快于行业增长,显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在行业内较具竞争力。


  创维集团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表示,创维的盈利与之前在供应链优势密不可分。“无论是在行业短缺还是供大于求时,我们这几年主要的部件包括面板、芯片都得到了上游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这两年我们的经营还是不错的。”据了解,创维与韩国面板厂商LGDisplay一向合作紧密,双方目前正合作在中国大力推广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而早前双方更是共同在广州建设了一条8.5代面板生产线,创维占有10%股份。随着国内面板企业华星光电、京东方不断抢食海外企业的市场份额,LGDisplay与创维的互惠合作极有可能是为保证其在中国市场份额。


  但显然,除创维、海信,其他三家彩电巨头的日子可谓难熬。康佳201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8.44亿元微增2.80%,但亏损达到8.52亿元,降幅近19倍。另外,TCL集团旗下TCL多媒体电子在2015年半年报中虽然仍盈利1.09亿元,但同比降幅近20%,疲态已然显现。而随后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其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94.94亿元,同比增长4.17%,亏损2.38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内亏损为3.47亿元。


  而四川长虹由于在等离子电视的布局失误,其近年来一直深陷亏损泥潭。其2015三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459.58亿元,同比增长11.13%,但亏损额仍达到4.95亿元。


  据刘棠枝预测,彩电市场未来两三年将还处于一个艰难期,表现在销量没有什么增长。“供大于求的局面还会加剧,所以明年价格战还将打得更惨烈。我估计可能明年这个时候应该就有品牌支撑不住,行业整合可能会提前到来,我们要在这样的一种大整合的市场中抢到更多的份额。”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彩电行业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其中2024年液晶电视出口额同比增长10.4%

我国彩电行业海外市场持续扩张 其中2024年液晶电视出口额同比增长10.4%

市场份额来看,零售量方面,2024年1-2我国彩电下沉市场零售量TOP3品牌份额在70%以上,为70.9%,TOP3品牌零售量份额较2023年1-2月增长3.9个百分点。

2025年03月28日
【产业链】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下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家用智能视觉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芯片、传感器、镜头、通信模组、VSLAM等软硬件;中游由智能家居制造商组成,例如摄像头、门锁、电视等可以进行可视化联网的产品,以及提供综合智能视觉系的服务商;下游是进入智能家居场景的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分为to B平台和消费者。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电暖器行业:线上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线下市场品牌集中度则下降

我国电暖器行业:线上头部品牌集中度提升 线下市场品牌集中度则下降

从细分市场来看,线上销售渠道在电暖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超过70%。电暖器市场主要包括暖风机、踢脚线、欧式快热炉、电热油汀等多种类型,其中暖风机线上市场占比32.3%,占比最大;电热油丁占比25.1%;踢脚线占比23.5%。

2024年12月21日
我国洗碗机行业竞争现状:线下销售渠道占比有所回升 线上市场品牌竞争则更为激烈

我国洗碗机行业竞争现状:线下销售渠道占比有所回升 线上市场品牌竞争则更为激烈

从集中度来看,我国洗碗机行业品牌集中度整体较高,大品牌更占优势。具体线上、线下市场来看,行业线上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线下市场则主要被大品牌多寡头垄断。2023年我国洗碗机线上、线下CR5分别为73.0%、91.5%。

2024年12月09日
我国净水器行业线上及线下市场均较为集中 市场竞争企业主要有四大类型

我国净水器行业线上及线下市场均较为集中 市场竞争企业主要有四大类型

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8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净水器产业相关企业873家,其中浙江省净水器企业数量最多,为399家。净水器区域集中度CR3为86%;CR5为91%。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干衣机行业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上市企业中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化明显

我国干衣机行业线上为主要销售渠道 上市企业中相关业务毛利率水平分化明显

销售渠道占比来看,干衣机与洗干套装受益于市场培育完善和消费者心智逐步成熟,干衣机产品渗透率持续提高。线上销售目前是干衣机主要的销售渠道,2023年销售量占比达67%,销售额占比超50%。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高速增长 智能电视和智能空调为主流产品

我国智能家电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高速增长 智能电视和智能空调为主流产品

从企业注册来看,我国智能家电相关企业数量约122.22万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智能家电企业的注册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2023年,智能家电企业注册数量达到了30.46万家,同比增长高达44.9%。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集中度更高 美的、海尔、海信等企业业务全球化布局

我国白色家电行业线上市场集中度更高 美的、海尔、海信等企业业务全球化布局

从细分品类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三大白色家电中空调的产量占比最高,其市场份额超过55%,其次为洗衣机,占比约27%。

2024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