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为3D打印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和保障。2017年1月,发改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将增材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2018年11月,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门在《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18年修订)》中提出增材制造行业技术规格和销售业绩要求。
时间 |
政策名称 |
制定 部门 |
主要内容 |
2015年2月 |
《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
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 |
首次明确将增材制造列入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提出计划到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产业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
2015年5月 |
《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 |
指出要加快增材制造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2016年3月 |
《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
科技部 |
将“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列为重点专项之一。 |
2016年8月 |
《“十三五”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指出增材制造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将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打造增材制造产业链,开发智能材料,利用增材制造等新技术,加快组织器官修复,建设增材制造等领域设计大数据平台与知识库。 |
2016年12月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信部、财政部 |
研发增材制造装备与关键技术,选择骨干企业,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在线提供关键工业软件及各类模型库和制造能力外包服务,服务中小企业智能化发展。 |
2017年1月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
发改委 |
将增材制造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 |
2017年4月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 |
提到重点解决增材制造领域微观成形机理、工艺过程控制、缺陷特征分析等科学问题,突破一批重点成形工艺及装备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家电、生物医疗等领域开展应用,引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 |
2017年9月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
教育部 |
支持3D设计与打印技术的初步应用。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3D打印机。 |
2017年10月 |
《“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
科技部 |
共安排7亿元的经费,用于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其中,增材制造项目21项,激光项目9项。 |
2017年10月 |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
工信部 |
3D显示、3D打印金属粉末制备及应用技术、金属熔融激光加工增材制造液压阀等位列其中。 |
2017年11月 |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 (2018-2020
年)》 |
工信部 |
加快增材制造、特种材料、智能加工、无损检测等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
2017年11月 |
《关于发挥民间投资作用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导意见》 |
工信部、发改委等十六部门 |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研发制造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及《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急需的专用生产设备及测试装备、生产线及检测系统等关键短板装备。 |
2017年12月 |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 |
工信部、发改委等十二部门 |
到2020年,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30%以上。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同步发展水平,工艺装备基本满足行业应用需求,生态体系建设显著完善,在部分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全球布局初步实现,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
2017年12月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发改委 |
研制工业级铸造3D打印设备以满足大型发动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高复杂性黑色及铝合金铸件生产需要 |
2018年1月 |
《知识产权重点支持产业目录(2018年本)》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智能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生物产业都提到3D打印产业的发展。 |
2018年1月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
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增材制造产业属于B关键技术-BA智能设备。 |
2018年11月 |
《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18年修订)》 |
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门 |
在第十二项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与基础制造装备中明确提出增材制造行业技术规格和销售业绩要求。 |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为33.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2.4%;2020年,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规模为**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从行业竞争情况来看,2019年国内3D打印上市公司中,先临三维营业收入稳居第一,为4.56亿元;其次是铂力特和峰华卓立,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1.06亿元。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3D打印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