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年我国造船业高端化发展趋势分析

       内容提示;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直接指出,2012年将是决定中国造船企业生死的关键期。受技术和规模限制,一些在造船高峰期新进入造船领域的企业在市场惨淡时将不得不退出造船行业。未来2~3年,中国将有一半船企面临被淘汰出局。

       自去年开始进入行业冬季的中国造船业在今年开始进入严寒期。业界普遍认为,船舶业真正“寒冬”将在2012年前后集中爆发。2月初,代表国际干散货航运景 气度的BDI指数跌至651点的历史新低,不仅低于金融危机时期的2008年12月创下的最低点663点,还创下1986年8月以来的历史新低。毋庸讳 言,航运业的低谷也将使造船业走入更低谷。
  
       低迷的市场
  
       2011年1~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7665万 载重吨,同比增长16.9%,其中海船为2141万修正总吨;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其中海船为1305万修正总吨。截 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4991万载重吨,比2010年底手持订单下降23.5%,其中海船为4816万修正总吨,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3.9%。
  
       得益于金融危机前积累的大量订单,中国造船业今年仍然有17%的增幅,但是手持订单大幅减少意味着很多造船企业未来两三年将面临无船可造的境地。
  
       中国船舶(600150,股吧)工业协会监测范围内50%的企业2011年上半年没有接到订单,重点监测的43家船企也有10家没有接到订单。船舶企业 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增加。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去年,我国造船完工量766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9%,但新承接船舶订单量 362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1.9%,约有1/3企业没有接到订单。由于缺少订单,我国部分企业已经陷入开工不足的困境。
  
       而到2011年8月底,造船行业亏损企业高达249个,亏损额26.6亿元,比上年增亏37.9%。其中造船企业的亏损额增幅较大,114个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比上年增长1.1倍。
  
       新年伊始,代表国际干散货运价水平的BDI指数在2月初跌至651点的历史新低,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663点,这充分显示了航运市场的低迷 现状。申银万国最新分析报告预计,2011年航运全行业净亏损94.4亿元,同比下降168%;单四季度全行业亏损34.6亿元,同比下降238%,而今 年在运力过剩的压力下,航运企业的盈利仍不乐观。
  
       而航运市场的萎缩也让原本就身处困境的造船业雪上加霜。自去年开始造船企业破产的消息不断传出:去年10月,宁波2家地方船厂恒富船业、蓝天造船被依法宣告破产,近期舟山恒宇造船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有业内人士预计,最终将有30%的船厂出局。
  
       中国造船工业的龙头城市大连,现在大多数造船厂在耗尽已有订单后,对于明后两年的生产将不得不面临无船可造的窘境。一些老船厂亏损严重,不得不靠修船来 赚取微薄利润。造船大省江苏也没能独善其身,大部分船厂均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些企业即使手中握有订单,但利润水平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亏损。
  
       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直接指出,2012年将是决定中国造船企业生死的关键期。受技术和规模限制,一些在造船高峰期新进入造船领域的企业在市场惨淡时将不得不退出造船行业。未来2~3年,中国将有一半船企面临被淘汰出局。
  
       创新的力量
  
       有关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低迷时,航运运力和船舶建造能力的双过剩是制约“十二五”新造船市场的最大障碍。现在中国造船业的产能过剩已经很明显。据悉, 我国船舶行业正常情况下一年的有效需求在5000万吨左右,但是船舶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600万吨,也就是说船舶行业过剩产能在1600万吨左右,约占 总产能的1/4,而且中国造船业的产能过剩更多是表现在落后产能严重过剩。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造船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相似、资源互补性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与高端产品制造能力,从而造成我国造船业的“落后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产业困境。
  
       虽然中国造船业的手持订单持续减少,但是一些国内企业仍然斩获大额订单。熔盛重工去年上半年来订单总额则超过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30%。近期,国 内知名造船企业扬子江船业集团与加拿大Seaspan公司签订了25艘新一代节能环保型1万TEU(Twenty- footEquivalentUnit,20英尺标准集装箱,国际标准箱单位)集装箱船建造合同金额达25亿美元,创下了中国造船史上第一大单。
  
       从国际造船业来看,未来几年对LNG(液化天然气)船、深海平台等高附加值船舶为主的订单量有所增加,这为中国造船企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一是保持中国造船产业规模稳居世界前列,2015年船舶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占世界份额的40%;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形成50个以上符合国际规范要 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世界知名品牌;三是产业结构实现调整优化升级,前10家造船企业完工量占全国造船完工总量的比重达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10 强产业达6家;四是现代化制造水平迈上新台阶,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从而实现从成本优势向技术和产品优势的转变,实现从提高效率向引领创新的转变,实 现从造船为主向造船、修船、配套项目协调发展的转变。
  
       国家的长远目标是让中国未来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这就意味着中 国造船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高端船舶产品将是我国造船业的必然之路,未来精度管理控制、数字化造船、单元组装、预舾装和 模块化、先进涂装、高效焊接技术应用都是我国造船业主攻方向。
  
       业界认为,未来3年整个国际造船业将呈下降趋势,预计到2015年以后才会逐渐好转,这是倒逼中国造船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滚珠丝杠行业:机床为最大应用领域 高端市场主要被THK、NSK、力士乐等外企业占据

滚珠丝杠行业:机床为最大应用领域 高端市场主要被THK、NSK、力士乐等外企业占据

从参与企业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6月26日我国滚珠丝杆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104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94家、129家、123家、97家、63家;占比为26.63%、11.68%、11.14%、8.79%、5.71%。

2025年06月30日
协作机器人行业:中国品牌合计占比领先全球 遨博智能工业与非工业应用双线发力

协作机器人行业:中国品牌合计占比领先全球 遨博智能工业与非工业应用双线发力

从全球来看,以出货量计,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五名企业市占率为46.3%,其中除优傲机器人不属于中国外,越疆机器人、遨博智能、大象机器人和郁卡均属于中国,中国企业在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份额中占比较大。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环保设备相关企业扎堆东部沿海区域 多数企业营收出现下滑

我国环保设备相关企业扎堆东部沿海区域 多数企业营收出现下滑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代表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企业数量多,产业集聚度高,依托经济活力、市场需求及产业配套优势发展。

2025年06月24日
【产业链】我国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餐饮配送机器人产业链布局情况来看,我国餐饮配送机器人上游零部件参与企业有寒武纪、商汤科技、ABB、Intel等;软件系统参与企业有天奇股份、科大讯飞、广州联胜等。中游餐饮配送机器人服务参与的企业有穿山甲机器人、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猎户星空、九号公司等。下游为餐饮、酒店等应用场景。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印刷包装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沿海发达省份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国外市场

我国印刷包装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沿海发达省份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国外市场

企业分布来看,我国印刷包装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多聚集于部分沿海及经济较发达省份。其中广东分布企业数量最多,包括东方精工、达意隆、华研精机、海驰机电、爱司凯5家企业。

2025年06月13日
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燃气轮机最大市场 行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燃气轮机最大市场 行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

具体来看,在2023年全球燃气轮机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为三菱重工(日本),占比为35.6%;其次为西门子能源(德国),占比为24.5%;第三为GE Vernova(美国),占比为16.2%。整体来看,行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竞争态势。

2025年06月05日
我国机械臂行业: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国际企业与本土企业共同竞争

我国机械臂行业: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国际企业与本土企业共同竞争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臂的精度和稳定性显著提高,加上制造业升级和自动化需求的推动,机械臂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应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4年我国机械臂行业市场规模为193.4亿元,同比增长3.8%。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电梯行业:垂直电梯为市场主流 外资企业占据头部和腰部市场

我国电梯行业:垂直电梯为市场主流 外资企业占据头部和腰部市场

从保有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电梯保有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电梯保有量为1057万台,同比增长9.6%;到2024年我国电梯保有量约为1100万台,同比增长约为4.1%。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