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飞 山东时风集团竞争力不断提升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参考《2017-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时风集团副总经理杨振义表示,公司2月2日就启动了春季生产工作,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大干、巧干,争创首季开门红,为全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据介绍,1月,在有效工作时间短的形势下,时风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9.5亿元、利税1.4亿元,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2月上旬,一汽锡柴、常柴动力股份公司、四达动力等企业纷纷表达了与时风强强联合的心愿。2016年,时风集团主营业务收入355.8亿元,利税18.59亿元,在国内、国际市场起伏大、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再创历史新高。同时,荣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72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183位、中国农机工业50强第1位。

  时风集团始建于1993年,25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由当年的一个农用三轮生产企业,发展成为集三轮汽车、低速货车、轻卡汽车、电动汽车、农业装备、化纤轮胎、发动机为一体的大型工业企业,打造出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双引擎”。

  对此,时风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成强颇有感慨地说,这完全得益于公司抓质量树品牌、抓改革增活力措施的有效实施,也使得公司近年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型产业加快发展,打造高端智慧平台”的发展思路付诸现实。

  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品牌

  “我是从集团组建时就进入企业的,从生产一线到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技术研发和售后服务等工作,深刻的体会到,时风如果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作保证,是很难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的。”

  时风集团在成立之初,董事长刘义发就提出了质量立企、做大做强时风品牌的目标。2002年,公司导入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此提高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理念,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控。同时,加大工艺装备和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出了“用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用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从铸造、锻压、焊接、喷漆等关键生产环节入手,购置添加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

  为更好地保证技术研发,使产品升级适应市场并服务好市场,2011年,时风集团对公司管理结构进行了调整,把原质检处更名为质量技术监督处,负责技术研发、新产品安全性试验、质量技术整改和售后服务工作。每月对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出现的工艺和质量等问题进行汇总,逐条反馈到车间,要求限期解决。

  “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品牌,没有质量也成就不了品牌。”韩立成说,时风集团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售后服务网络,设立了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20余辆“三包”车分布全国各地。公司还定期对经销商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哪里有需求,用户一个电话,售后服务人员就会很快出现在眼前。

  走进时风集团各大产业园区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时风用精品创造价值,让世界更美好”“精密制造,质量优先”“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等反映时风质量理念的标语随处可见。在模具铸造、金属加工、化纤轮胎等车间,一台台来自国内外的高端设备及机器人都在忙碌不停地工作和运转着。

  目前,时风集团在铸造、焊接、喷漆等主要工艺上均实现了机器人自动化操作。而使用机器人工作的优势在于:“质量得到了保证,效率大幅度提高。”

  目前,时风集团以农业装备、轻卡汽车、电动汽车、发动机等为代表的核心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从华北到东南,从大兴安岭到青藏高原,时风身影遍布在各地的公路和田野上。“时风时风,路路畅通”这一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在我国广大农村家喻户晓。

  靠高端智慧平台赢得发展

  近年来,时风轻卡汽车在完善国四产品基础上开发出了国五公告产品,适应了国家排放升级新要求;拖拉机产业根据“大拖走高端,中拖成系列,小拖造优势”进行产业布局,160-210马力段产品全新上市;电动汽车产业也形成了“电动三轮摩托车、四轮低速电动车、电动乘用车”三大板块,其中,时风D202纯属电动厢式运输车两种车型还成为工信部公告产品;而时风锦纶工业布产业全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锦纶产业基地。

  “高科技含量的重点项目,对高端智慧制造平台建设贡献最大。”刘成强表示,近年来,时风集团累计投资15.5亿元,建设机器人自动冲压线、电动乘用车研发中心、电动车水性漆涂装工艺改造等项目,农业装备自动化柔性加工线、齿轮热锻生产线、冲压机械手等一大批高端智能设备投入使用,引进专业设备模具,建设高端线束、发电机等新产品生产线,增加了产出内涵,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2017年的经济形势仍然复杂,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丝毫不会减少,因此,时风把今年定为‘转型升级年’。只有转型成功、升级顺利,才能跨过行业生死线,找到时风特色的发展之路。”刘成强对时风集团的发展满怀信心。

  为了发挥时风的品牌优势,激活企业发展新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年初,时风集团推出全员营销管理模式,提出“工厂的职责是创造优质产品,市场营销的职责是创造优质客户”,对营销体制进行了大力度改革。今年,公司还计划投资40.5亿元,实施现代农业装备车间升级改造、汽车高端零部件铸造自动化升级、冲压涂装铸造生产线机器换人等8项重点建设项目。同时,以电动三轮摩托车、低速电动汽车和纯电动乘用车3大板块为平台,全面加快时风电动汽车千亿产业建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从我国刀具国产企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刀具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黄河旋风、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株洲钻石、博深股份、成都新成量、百斯图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沃尔德、森泰英格、华锐精密、锑玛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025年1-6月我国叉车销量为73.73万台,同比增长11.70%。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25121家;2025年1-8月25日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16113家。

2025年09月11日
【产业链】我国电力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电力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仪器,主要包括钢材、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仪器仪表、绝缘件、橡胶塑料等;中游为电力设备,可分为电力一次设备和电力二次设备,电力一次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变频器、互感器、电容器、隔电开关、电抗器等,电力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盒信号装置、直流电源设备等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市场整体较小、集中度高 顶瑞、华威、博清三家份额较大

我国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市场整体较小、集中度高 顶瑞、华威、博清三家份额较大

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国内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主要企业有顶瑞科技、华威焊割机械、博清科技、开元自动焊接与锐特自动化设备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78%、18.47%、16.35%、14.83%、8.68%。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部分企业开始向OBM模式方式发展  开山股份营收领先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部分企业开始向OBM模式方式发展 开山股份营收领先

我国空气压缩机三种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原始品牌制造商(OBM)、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三种模式。目前,国内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生产商已经实现了从OEM到ODM的转型;部分优势企业已开始向OBM方式过渡。

2025年08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