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制造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数据显示,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12家商业银行,2010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2738.7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1.44%,占500强营收总额的6.26%,但却实现了6445.04亿元的利润总额,较上年增长了38.63%,占500强利润总额超过3成,达到30.90%。而其资产总额也达到了598729.6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0.43%,占500强资产总额的55.38%。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十年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根据今年中国企业500强统计数据,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已现端倪。


  数据显示,2011中国企业500强中共有12家商业银行,2010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2738.7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1.44%,占500强营收总额的6.26%,但却实现了6445.04亿元的利润总额,较上年增长了38.63%,占500强利润总额超过3成,达到30.90%。而其资产总额也达到了598729.6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0.43%,占500强资产总额的55.38%。


  根据统计数据,2007—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营收总和占40%以上,利润额只有30%左右;而“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营收总额只有6%左右,利润总和却占27%。


  “这表明实业企业融资成本高企。如此下去,让人担心资本继续流出实业部门,流向金融部门。”中企联研究部缪荣表示,实业企业与商业银行、房地产企业存在悬殊过大的利润差距,长此以往,我国制造业将可能出现“空心化”趋势,这尤为值得警惕。


  专家表示,尽管我国制造业前进步伐举世瞩目,但在融资成本、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原材料成本、工资成本等方面临“软肋”,将导致“空心化”现象显现。


  数据显示,在高速成长下的中国制造业无法掩饰的核心问题就是劳动生产率及附加值偏低。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而中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增加值率是度量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益的另一个综合指标。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3、22、11个百分点。即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水平也还低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及西亚和欧洲的发展中地区。


  从行业整体利润回报率看,美、日、德的制造业都是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近几年尽管美国制造业比重有所降低,但美国制造业产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在美国对外出口的全部产品中,制造业产品占到72%。而相比之下,近年我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呈逐年降低态势。2008年10月以来国内制造业实现利润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企业利润下滑表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生产经营形势趋于严峻。


  中国企业联合会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的特点被概括为“两高一低”:即制造业增长速度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低。这种“两高一低”的现状,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将是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制造业空心化的另一个表现是,缺乏核心竞争力。2011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寿命仅为23年,人均营业收入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和美国企业500强同类指标的45.6%、45.7%,与跨国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制造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直接表现就是研发投入一直不足。


  国际上大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比重在5%左右,甚至达到10%—15%,而我国企业中除了华为等“凤毛麟角”的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都达不到5%的水准。即使以我国制造业企业精华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看,2005—2010年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比重分别为1.88%、2.29%、2.41%、2.13%、1.95%、2.03%。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制造业企业迅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


  制造业空心化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遇到“人工成本上升”和“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相关分析认为,工资的增加对劳动者而言,是对这些劳动者收入偏低的一种“还账”,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同时必须看到,在我国产业升级比较缓慢、制造业附加值不高的情况下,提高工资又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企业的利润。


  专家认为,制造业是真正的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其他任何产业都不能替代的。纵观世界历史,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崛起,哪会有真正的大国崛起?目前制造业呈现出的“空心化”现象值得警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纺丝机、针织机为主要种类 市场企业集中度偏低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纺丝机、针织机为主要种类 市场企业集中度偏低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规模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2020年到2024年行业复合增速为5.10%。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起重机制造行业:河南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徐工机械相关业务收入最高

我国起重机制造行业:河南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徐工机械相关业务收入最高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大连重工、柳工、振华重工等,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润邦股份、法兰泰克、太原重工、天桥起重等,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无框力矩电机行业:机器人为主要应用领域 合泰科技和大族电机市场份额较大

我国无框力矩电机行业:机器人为主要应用领域 合泰科技和大族电机市场份额较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无框力矩电机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无框力矩电机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5%。

2025年07月21日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度较高 哈默纳科为龙头企业 国内市场也主要被其占据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度较高 哈默纳科为龙头企业 国内市场也主要被其占据

从全球消费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消费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消费量为121.87万台,同比增长21.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充电桩行业:科士达、 ST易事特、盛弘股份、中恒电气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我国充电桩行业:科士达、 ST易事特、盛弘股份、中恒电气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上市公司来看,我国充电桩行业代表性公司有许继电气、科士达、ST易事特、盛弘股份、中恒电气、奥特迅、万马股份、特锐德等。其中许继电气上市时间最早,为1997年。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RV减速机行业: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机国产品牌市占率逐年提升

我国RV减速机行业: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机国产品牌市占率逐年提升

从市场份额占比变化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占比逐年升高;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占比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占比为60.80%;而外资品牌市场份额占比为39.20%。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