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 年卡特彼勒业绩复苏 有望达30亿美元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医疗建筑工程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卡特彼勒 2017Q2 营收、净利润增速创近 5 年新高 
       卡特彼勒发布 2017 年 Q2 业绩报告:二季度公司营收113亿美元,同比增长9.7%。实现EPS达1.35美元(去年同期0.93美元);扣除重组成本和二手设备在线拍卖平台 IronPlanet 的投资收益后,调整后 EPS 达1.49美元(去年同期1.09美元)。 

       2017Q2 营收达同比增长9.7%,增速创近5年新高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7Q2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5.82%,增速也创近5年新高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公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速达 9.56%,环比提高 5.74pct,净利润同比增速达45.8%,环比提高75pct。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增速同时创近5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润增速均远超营收增速,2016 年公司经历亏损,2017 年公司的净利润弹性大。 
       业绩复苏原因:受益中国基建潮,亚太地区建筑工程营收大幅增长 
       公司主营三大板块:建筑工程、能源交通与资源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 
       1) 建筑工程板块营收4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净利润9亿美元,同比增长63.8%,净利润率由12.4%升至18.2%。 
       2) 能源交通板块营收39.4亿美元,同比增长5.1%;实现净利润7亿美元,同比增长16%。 
       3) 资源业务板块营收 1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实现净利润 0.97 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63亿美元,净利润率达5.3%。 

       卡特彼勒 2017Q2 营收增长最主要来自建筑工程板块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公司亚太地区的建筑工程板块营收大幅增长是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最主要的因素,而亚太地区的建筑工程业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的基建潮及房地产投资的拉动。 

       亚太地区建筑工程板块营收大幅增长使公司业绩反弹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卡特彼勒上调全年业绩预测,2017 年利润有望达 30 亿美元 

       卡特彼勒上调全年业绩预测:公司预计全年营收预测提高至 420~440 亿美元(4月份预测值为380~410亿美元),对应EPS由2.1美元调高至3.5美元(调整后EPS由3.5美元调高至5美元)。对应公司目前660 亿美元的市值,2017年预测PE为22×,PS为1.53×。 
       国际大型企业的一致特点 
       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即使面对危机,卡特彼勒也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为公司长期领先行业奠定基础。1932年,公司曾经出现亏损,但很快卡特的研发取得成效,公司推出 60 型柴油拖拉机,使得燃料费降低一半,该产品大获成功;公司在发展机械产品同时,对发动机传统业务一直保持研发和投资,到 1969 年,卡特新型发动机取得成功,可广发用于机械、汽车、船舶、发电等领域,使得公司再次获得了摆脱危机的能力。 

       卡特彼勒研发投入始终保持高位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优秀的代理商体系:卡特最为重要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其代理商网络,公司所有的销售代理几乎都是独立的当地公司,许多代理商与客户保持了至少横跨两代人的业务关系,对卡特相当忠诚。卡特彼勒的代理商遍布 200 多个国家,为客户提供设备、服务和金融业务,此外还通过全球 1500 多个网点提供租赁服务。目前,卡特在全球拥有175家的代理商(中国大陆及台湾合计 5 家),其销售额近 3 倍于卡特自身的销售额,大规模的经销商网络使卡特彼勒加倍了全职及兼职员工,同时也促进和保持了大部分的客户关系。  

       卡特彼勒代理商全球分布,目前海外占比已经近3/4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零部件和售后服务收入的占比较高:一般来说,海外工程机械客户在售后服务和零部件上的支出通常比最初购买产品的费用高出2-3倍,因此对于卡特而言,这类业务会得到公司高层持续、高度的重视,其为卡特彼勒及其代理商提供了一个创造未来销售的储备,是公司可以保持长期盈利的一大优势。在2008-2009年的经济大衰退期间,卡特彼勒的部分设备销量骤降了62%,但是由于其零部件及售后服务的收入较高且具有持续性,因此给卡特彼勒及其代理商熬过大萧条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卡特彼勒市值突破6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包括受到美国新任总统实施的美国基建计划的刺激及中国区域产品销售的回暖,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自身拥有的强大的研发实力、优异的产品质量、良好的回血机制、领先的全球布局战略。参考卡特彼勒,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需要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国际化布局、完善的产品布局,才有望脱颖而出。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派系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中国产企业仍主要聚焦于中低端市场

从我国刀具国产企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刀具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黄河旋风、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株洲钻石、博深股份、成都新成量、百斯图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到1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沃尔德、森泰英格、华锐精密、锑玛工具等,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下。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我国叉车行业:电动叉车销量占比超70% 柳工、安徽合力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从销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叉车销量为128.55万台,同比增长9.5%;2025年1-6月我国叉车销量为73.73万台,同比增长11.70%。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创世纪、秦川机床、海天精工凭借营收优势处第一梯队

从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25121家;2025年1-8月25日我国数控机床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为16113家。

2025年09月11日
【产业链】我国电力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电力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仪器,主要包括钢材、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仪器仪表、绝缘件、橡胶塑料等;中游为电力设备,可分为电力一次设备和电力二次设备,电力一次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变频器、互感器、电容器、隔电开关、电抗器等,电力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盒信号装置、直流电源设备等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市场整体较小、集中度高 顶瑞、华威、博清三家份额较大

我国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市场整体较小、集中度高 顶瑞、华威、博清三家份额较大

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国内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主要企业有顶瑞科技、华威焊割机械、博清科技、开元自动焊接与锐特自动化设备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78%、18.47%、16.35%、14.83%、8.68%。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部分企业开始向OBM模式方式发展  开山股份营收领先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部分企业开始向OBM模式方式发展 开山股份营收领先

我国空气压缩机三种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原始品牌制造商(OBM)、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三种模式。目前,国内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生产商已经实现了从OEM到ODM的转型;部分优势企业已开始向OBM方式过渡。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纺丝机、针织机为主要种类 市场企业集中度偏低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纺丝机、针织机为主要种类 市场企业集中度偏低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规模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2020年到2024年行业复合增速为5.10%。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起重机制造行业:河南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徐工机械相关业务收入最高

我国起重机制造行业:河南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徐工机械相关业务收入最高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大连重工、柳工、振华重工等,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润邦股份、法兰泰克、太原重工、天桥起重等,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