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特点,是运动控制的核心零部件,其下游以先进制造行业为主,包括电子及半导体制造设备(含光伏)、机床、工业机器人、锂电、3C、包装、物流等。其中,电子及半导体制造设备占比最高,达到15%,机床占比为11%,工业机器人占比9%,电池制造设备为10%。
受益于先进制造业投资高景气,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空间达到120亿。
在市场格局方面,我国伺服系统行业由外资主导,其中日系品牌优势突出。安川、松下、台达、三菱等10余家外资龙头合计占据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2019年安川、松下、台达市场份额分别占11%、10%、10%。而汇川技术是内资龙头,在先进制造电子、锂电、光伏等形成优势,2019年市占率6.2%(不含电液伺服);其他厂商如信捷电气、禾川科技、雷赛智能等开始崭露头角。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
2019年我国伺服系统下游应用市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益于先进制造业投资高景气,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空间达到120亿。
2012-2019年伺服系统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市场格局方面,我国伺服系统行业由外资主导,其中日系品牌优势突出。安川、松下、台达、三菱等10余家外资龙头合计占据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2019年安川、松下、台达市场份额分别占11%、10%、10%。而汇川技术是内资龙头,在先进制造电子、锂电、光伏等形成优势,2019年市占率6.2%(不含电液伺服);其他厂商如信捷电气、禾川科技、雷赛智能等开始崭露头角。
2020年Q2我国伺服系统市场份额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