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风机制造业市场现状分析

         内容提示:据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商利润普遍下滑。其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风电企业虽然仍保持盈利,但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8.3%、45.0%和43%,现金流也趋于紧张。而排名靠后的很多企业则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如果行业环境继续恶化,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走向死亡。

         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风电巨头虽然仍保持盈利,但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一半,而排名靠后的很多企业则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经过六年的高速发展,风机制造商追求速度和规模的阶段接近尾声。随之而来的是,风机价格不断走低、货款拖欠严重、质量隐患频发等,很多风机制造企业都已陷入困境。

   整体利润大幅下滑

  “今年,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风电行业的调整重合在一起,使得风电人感觉到环境的压力特别大。”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企业家论坛”上表示。

  经过六年的高速发展,风机制造商追求速度和规模的阶段接近尾声。随之而来的是,风机价格不断走低、货款拖欠严重、质量隐患频发等,很多风机制造企业都已陷入困境。

  “风电产业近年来高速发展的态势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身于这一行业,导致行业竞争无序,价格战频频爆发,影响了风电企业的经营业绩。”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告诉本报记者,大牌风电制造企业上半年业绩下滑的现实,已使市场感到风机制造业“寒冬”的来临。

  据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商利润普遍下滑。其中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股份等风电企业虽然仍保持盈利,但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48.3%、45.0%和43%,现金流也趋于紧张。而排名靠后的很多企业则已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如果行业环境继续恶化,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走向死亡。

  沈宏文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增长放缓,影响了风电企业的出货量,尤其是频频发生的风电事故导致政府加强了对风电产业的监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电产业的高速增长。”

  以金风科技为例,在销量方面,上半年实现风机销量821台,同比下降了13.12%。

  大同证券分析师蔡文彬则认为,“国家收回了地方风电项目审批权,对风电行业进行严格并网审批,并加强并网技术管理,导致了上半年风机需求增速回落。”

  不过,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企业家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增速放缓的风电形势是非常正常的,仍看好未来前景。

  武钢则坦言, 中国风电产业要由大变强,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要打质量牌,诚信和质量是保证中国风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明阳风电首席运营官郝义国也认为,未来每一家企业如果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是要看谁的质量可靠性有保证,谁的服务响应能够快速。这两点应是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支撑点。

 行业整合淘汰加速

 

  “目前,风电行业进入整合淘汰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现在风电大概有30%—50%的产能是闲置的,已经有一批企业慢慢地退出了,包括排在前十名的企业现在也在萎缩,有退出的可能。

  据本报记者了解,按照国家规定,到2020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的目标,平均每年新增1200万千瓦。但是,目前风电整机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仅金风、华锐、东汽3家企业2010年的产量就超过了1000万千瓦,其他60多家要竞争另一个200万千瓦的市场,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将为生存而展开惨烈竞争和重组整合。

  那些排名靠后的风电制造企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一位风电开发商高层说,他们现在选择风机时,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该整机企业未来能否“活着”。因为如果整机企业无法存活,三到五年后其风机过了质保期,备件供应、维护保养都将面临很多问题。

  国内最大的风电场开发商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预测,下一阶段风机制造业将进入大浪淘沙、兼并整合的时代,最终保留8—10家企业是比较合理的水平。

  “中国风电产业的纵向整合正在发生,即下游的风电场运营商正在收购上游的风机整机生产公司。”大唐新能源风电副总经理胡国栋在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

  比如,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国电联合动力依靠龙源电力,迅速跻身国内风机市场前三甲。大唐集团也收购了华创风能70%的股份。中国最大的两家风电开发商都有了自己的制造企业,无疑将挤压其他整机生产商的生存空间。

  胡国栋认为,纵向整合将有利于风电场和风机生产商更直接的沟通,风电场可以直接把自己的需求告诉风机制造商,使得风机制造商有针对性地研发及生产,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技术水平和风机质量。目前来看这种收购对行业是有利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电力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电力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仪器,主要包括钢材、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仪器仪表、绝缘件、橡胶塑料等;中游为电力设备,可分为电力一次设备和电力二次设备,电力一次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变频器、互感器、电容器、隔电开关、电抗器等,电力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控制盒信号装置、直流电源设备等

2025年08月30日
我国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市场整体较小、集中度高 顶瑞、华威、博清三家份额较大

我国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市场整体较小、集中度高 顶瑞、华威、博清三家份额较大

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国内智能焊接爬行机器人行业主要企业有顶瑞科技、华威焊割机械、博清科技、开元自动焊接与锐特自动化设备等,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78%、18.47%、16.35%、14.83%、8.68%。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部分企业开始向OBM模式方式发展  开山股份营收领先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部分企业开始向OBM模式方式发展 开山股份营收领先

我国空气压缩机三种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原始品牌制造商(OBM)、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三种模式。目前,国内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生产商已经实现了从OEM到ODM的转型;部分优势企业已开始向OBM方式过渡。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纺丝机、针织机为主要种类 市场企业集中度偏低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纺丝机、针织机为主要种类 市场企业集中度偏低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规模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2020年到2024年行业复合增速为5.10%。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起重机制造行业:河南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徐工机械相关业务收入最高

我国起重机制造行业:河南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徐工机械相关业务收入最高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大连重工、柳工、振华重工等,营业收入在10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润邦股份、法兰泰克、太原重工、天桥起重等,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下。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无框力矩电机行业:机器人为主要应用领域 合泰科技和大族电机市场份额较大

我国无框力矩电机行业:机器人为主要应用领域 合泰科技和大族电机市场份额较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我国无框力矩电机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无框力矩电机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5%。

2025年07月21日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度较高 哈默纳科为龙头企业 国内市场也主要被其占据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集中度较高 哈默纳科为龙头企业 国内市场也主要被其占据

从全球消费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消费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用谐波减速器消费量为121.87万台,同比增长21.4%。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充电桩行业:科士达、 ST易事特、盛弘股份、中恒电气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我国充电桩行业:科士达、 ST易事特、盛弘股份、中恒电气正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上市公司来看,我国充电桩行业代表性公司有许继电气、科士达、ST易事特、盛弘股份、中恒电气、奥特迅、万马股份、特锐德等。其中许继电气上市时间最早,为1997年。

2025年07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