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最大工程机械公司中联重科主营业务的亏损主要“归功”于工程机械板块的持续低迷

导读:中国最大工程机械公司中联重科主营业务的亏损主要“归功”于工程机械板块的持续低迷。中联重科2016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0.04亿元,同比下降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7亿元,同比下降169.99%。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A股工程机械板块极具代表性的个股,中联重科(000157.SZ)依旧在亏损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中联重科20161-6月实现营业收入90.04亿元,同比下降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7亿元,同比下降169.99%。实际上,早在714日晚间,中联重科就曾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6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亿至-8.00亿元,同比下降180.80%158.21% 

       公司管理层对于业绩下滑的解释为“主要受工程机械板块收入下降、员工离职补偿及汇率变动影响”。界面新闻查看公司中报发现,2016年上半年公司汇兑损失为1.07亿元;员工离职后福利为8138.60万元,如果扣除这两项(合计1.89亿元),粗略计算,公司亏损的约6.48亿元部分来自主营业务。即使将员工辞退福利1.16亿元纳入到员工离职补偿中去,主营业务仍然亏损了约5.32亿元。 

       而主营业务的亏损主要“归功”于工程机械板块的持续低迷。 

       中联重科2016年上半年工程机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7.54亿元,同比减少27.81%,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2.79%,去年同期这一比例则为61.68%;同时,工程机械板块的毛利率与2015年同期相比变动不大,提升了1.64%,达到23.89%,公司利润下滑在所难免。 

       梳理近五年以来中联重科工程机械板块业务的情况,界面新闻发现,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工程机械板块业务无论是绝对收入金额还是在总体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在逐渐下降,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年来下滑严重。


       近五年中联重科工程机械业务情况 

       与之相对的是,公司转型之路上所倚重的环境产业以及农业机械两大板块收入有所增加。 

       半年报数据显示,中联重科农业机械板块的营业收入约为21.2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3.75%;环境产业板块的营业收入约为21.1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1.19%;二者相加,约占总营收的45%2015年的年报中,农业机械和环境产业两大板块营收占全年总营收的比例为37.68% 

       界面新闻将2011年以来环保产业板块的数据按照上半年、下半年进行划分,发现虽然2016年上半年环保产业板块的营业收入是2011年以来最高的,但同比增速(此处上半年与上半年相比较、下半年与下半年相比较)仅为7.86%,略高于2015年上半年的7.40%以及2012年上半年的-4.96%,与2011年(77.91%)、2013年(17.43%)以及2014年(16.51%)的水平相比,有明显放缓的趋势。


       5年环保产业上、下半年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情况 

       而从毛利率角度来看,环保产业板块毛利率自2011年上半年32.18%的高点下降后未能再次达到这一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环境产业板块的盈利水平。


       5年环境产业板块毛利率情况 

       另一方面,作为公司2015年中报才纳入合并计算的农业机械板块,尽管其业务一亮相,便取得了32.95亿元的营业收入,占公司2015年总营收的15.88%,而且这一比例在2016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23.75%,但15%左右的毛利率水平仍然凸显出该板块业务的“不堪大用”。 

       整个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似乎也为公司该板块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忧。虽然2015年国内农机行业收入7.39%的增幅高于机械行业3.32%的增幅,但近年来整个行业增速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内2015年的增速更是创下近十年的新低。


       2012-2015年国内农机行业收入增速情况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中联重科曾于今年6月基于对行业有望探底企稳的预期,开启总额不超过10亿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没有迹象表明中联重科的盈利能力开始回升。至少从半年报的情况来看,公司的盈利能力仍在下滑。 

       虽然2016年中报数据显示,作为中联重科转型核心业务的环境产业与农业机械两大板块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已经与传统工程机械板块业务的占比相差无几,公司转型似乎进展顺利,但是环境产业板块业务增速的放缓以及农业机械板块较低的毛利率导致了其并不能弥补传统工程机械业务大幅下滑带来的业绩亏损,公司在行业寒冬之下的转型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塔式起重机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信息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产量稳增长 但市场主要被外企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占据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产量稳增长 但市场主要被外企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占据

燃气轮机具有高效节能、快速启动、可靠性高、环保节能等优点,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力、油气等领域,而随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发展,我国燃气轮机需求量也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燃气轮机产量为444.12万千瓦,同比增长9.49%;需求量为762.2万千瓦,同比增长12.1%。

2024年06月07日
我国电梯行业: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 上海机电市场销量占比最高

我国电梯行业: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 上海机电市场销量占比最高

电梯是当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勤工具,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电梯需求量增长,这也让电梯产量增加。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我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55.7万台,同比增长3.90%;2024年1-4月我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41.8万台,同比下降6.9%。

2024年06月06日
空心杯电机行业:中国产量占比全球超五成 企业方面仍是外企占据市场主导

空心杯电机行业:中国产量占比全球超五成 企业方面仍是外企占据市场主导

从产量来看,在2022年全球空心杯电机生产中,中国占比最高,为56%;其次是欧洲地区,占比为15%;第三是北美地区,占比为11%。

2024年06月05日
我国换热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竞争较为激烈 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换热器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竞争较为激烈 产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换热器行业企业注册量众多,截至2024年5月30日我国换热器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30787家,其中相关注册量前五的省市为辽宁省、河北省、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注册量分别为1576家、1692家、2056家、4488家、5124家;占比分别为5.12%、5.50%、6.68%、14.58%、16.64%。

2024年06月04日
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 市场处于竞争型 多家企业全产业链布局

我国3D打印行业市场集中度偏低 市场处于竞争型 多家企业全产业链布局

3D打印行业企业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包括创想三维和纵维立方两家消费级3D打印机龙头厂商,近几年内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第二梯队包括铂力特、先临三维、光韵达等企业,平均年营收在1-10亿元间;第三梯队包括峰华卓立、极光创新等营收低于1亿元的企业。

2024年06月03日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第一梯队主要为国际著名企业 本土企业多处第二、三梯队

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第一梯队主要为国际著名企业 本土企业多处第二、三梯队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在工业、建筑、医疗等领域中均有应用,而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空气压缩机市场规模增长,产量也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空气压缩机产量约为50096.2万台,同比增长2.1%。

2024年05月31日
我国锅炉制造行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其中西子洁能、华光环能两家营收领先

我国锅炉制造行业区域集中度较高 其中西子洁能、华光环能两家营收领先

锅炉制造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与辅助设备生产商;中游包括锅炉制造生产环节,包括工业锅炉与电站锅炉;下游则包括轻纺、能源、冶金、化工等行业。

2024年05月31日
我国智能锁行业:集群聚集度提升 品牌方面德施曼、小米线上全渠道业绩亮眼

我国智能锁行业:集群聚集度提升 品牌方面德施曼、小米线上全渠道业绩亮眼

智能锁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锁具,具有智能化、便捷化、安全化等特点。它是在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

2024年05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