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核电用泵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进入主要壁垒

         1、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化程度

         核电用泵产品属于非标产品,产品设计及制造标准高,试验验证程序复杂,前期研发投入高。单个企业往往专注于某个或某几个产品应用领域。这些企业利用自身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逐步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形成自身专业化的设计、研发及制造优势,成为细分产品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使得部分产品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核电用泵行业与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及核电站建设密切相关,在贯穿整个产业链的核安全文化下,下游客户更加关注产品过程控制、可靠性、安全性及文件、产品可追溯性,对核电用泵生产企业技术、质保、管理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目前国内具备核电用泵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资质的企业为数不多,行业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核电用泵行业主要分为国内厂家及国际厂家两类:

         国内主要有: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湖南湘电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重庆水泵厂有限公司、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中核集团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国际主要有:美国福斯(Flowserve  Corporation)、法国阿尔斯通(GECAlsthom Large Machines Ltd)、德国凯士比(KSB Aktiengesellschaft)、英国克莱德(Clyde Union Ltd)、日本三菱(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大连苏尔寿泵及压缩机有限公司。上述公司已经在国家核安全局办理备案登记手续。部分公司通过与国内同行业单位设立合资公司或独资公司,或形成联合投标体参与国内新建核电项目的招投标,主要有:湖南福斯湘电长泵泵业有限公司、上海电气凯士比核电泵阀有限公司、大连苏尔寿泵及压缩机有限公司(独资)。

         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大型专用设备研究、设计、制造企业。拥有三类压力容器(含一、二类)设计、制造许可证;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许可证。

         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原国营五二三厂)致力于核安全、核工程、石油化工、煤化工、纺织、冶金、医药有色金属等行业的设备研制和加工制造。在第三代核电技术国产化的设备研发和制造领域具有完备的生产资质,主要包括:压力容器A1、A2设计制造许可证;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 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是日本森松株式会社在华子公司,拥有大面积的洁净车间,拥有民用核二、三级压力容器、热交换器(管壳式)资质。

         2、行业进入障碍

         公司所处的核电用泵行业适用严格的准入制度,不仅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同时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研发、设计要求高,技术工艺复杂,人员资格要求高,加工设备和试验用台架资金投入大,进入门槛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准入制度壁垒

         与核安全有关的设备,其性能好坏与运行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国家核安全局针对核电设备行业规定了严格的准入制度。根据国务院2007年7月发布的500号令《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设计和制造核级产品的设计院和制造厂必须按要求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后,方能从事核级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活动。禁止无许可证擅自从事或者不按照许可证规定的活动种类和范围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6-2022年中国核电泵市场运营态势与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单位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应当具备有与拟从事活动相关或者相近的工作业绩,并且满5年以上;②有与拟从事活动相适应的、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从事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和无损检验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③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符合核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质量保证大纲。同时,还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此外,生产核电设备的企业需通过试制摸拟件申请设备国家级鉴定,取得国家级专家意见,通过样机的国家级鉴定,最终通过参与投标获得订单,方可推广到具体工程项目中使用。核电准入资格的申请过程周期长,人员资格要求高,文件资料繁多,准入门槛较高。尤其在受理环节,必须具有五年以上核电行业供货经验及业绩,才能具备申请相关许可资质的资格。

         此外,企业取得核级泵设计、制造许可证,并不表示能取得订单。核电站对供货企业均要进行源地评审,对人员资质、设计制造能力、质保能力、经营状况等方面加以考核,合格的企业才能成为核电站的潜在供应商,新进入企业面临较高行业壁垒。

         (2)研发与设计壁垒

         核电用泵的设计与研发不仅要满足泵行业标准,更要满足核电行业内的特定标准,例如:①由于设计基准的原则不同,核电设备的设计基准不仅要考虑在核电厂运行状态(正常运行和预期运行的极端事件)下能可靠执行其规定的安全功能,而且还必须考虑在事故工况下仍能可靠执行其规定的安全功能(如够承受所在地区可能发生的大级别地震,并在地震载荷下保持设备结构完整性及其功能的可靠性等);②根据核电站的运行寿命,设备至少要保证40年~60年的使用寿命,这对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设备要满足耐辐照、机械疲劳、耐腐蚀等特殊环境要求。

         需建立集成系统的研发平台,设计和验收采用先进的ANSYS等计算分析软件,对各技术难点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计算和验证计算,设计研发要求较高,新进入企业面临较大困难。

         核电用泵的设计、制造、安装等必须采用成熟的、经过验证的技术,包括设计方法、材料、制造工艺、检验方法、功能试验和设备鉴定等,如生产企业没有成熟的供货业绩,必须通过研制样机(完全按照核电标准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验证)并通过国家级鉴定,方可获得参与该设备招投标资格。

         (3)技术壁垒

         目前我国核电设备整体国产化率约为80~85%,核电用泵的国产化率约为80%。我国的核电在施工和运行过程已经能够基本自主化,但设计和制造方面距离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由于核电设备的特殊性,性能要求高,例如需具备在核岛(核反应堆)事故环境(65~180℃高温、5.2大气压)条件下不损坏,在工作环境(核辐射和高湿度95%)中具有高可靠性(起升机构单一故障保护)、高安全防护性能(抗震构造及多重安全措施)、高定位精度(mm级)、高寿命(40~60年)等特点。

         核电站中的核级泵及重要非核级泵的核心部件工艺流程及过程控制较为复杂,性能试验要求高,人员资格要求严格,设计制造的标准高于其他行业同类产品,技术要求较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4)产品试验与检测壁垒

         核电用泵产品在设计和样机研制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产品检测,如水利模型验证试验、理化试验、机械性能试验、探伤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动平衡试验、水压试验、抗震试验、水力模型试验等。企业需要建立全套热态试验回路和全数字动态监测系统,才能满足摸拟核电厂现场工况的各种试验和验证项目。

         核电用泵供应商在样机研发前期需投入较大的资源,配备工作场地、检测设备、合格的人员等。对于从事相关特殊工艺的人员均需具备国家核安全局认可的资格证书,才能持证上岗,行业具有较高的试验与检测壁垒。

         (5)管理体系壁垒

         核电站系统复杂、接口多、安全运行等特点要求设备供应商建立与国际接轨、满足我国核电站建设和运行要求的管理体系,以实现安全、稳定、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需要。企业需要强化核安全文化宣贯和培训、组建合理组织机构、明确人员职责、建立工作流程、分解和落实质量目标、过程控制和监管、经验反馈等活动。

         核电项目管理采用多项目矩阵式管理模式,组建多项目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人力、物资、技术、经验反馈等资源共享,不断整合优化资源,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多项目集成管理,形成为核电站快速提供设备的综合能力。

         核电项目执行须形成一支具有满足资质和能力的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团队,贯穿透明的核安全文化理念,确保团队高效运营,行业具有较高的管理体系壁垒。

         (6)市场壁垒

         核电站业主作为核电安全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在招投标前会要求招标方对核电设备供应商进行源地评审,要求设备供应商建有完善的核电质量保证体系,从公司资源、人员资质、设计开发能力、设备加工能力、质保管理体系、供应商管理和公司经营状况、持续供货能力等人、机、料、法、环等环节,进行文件检查和工厂实地验证,经评价合格后进入合格供方名单,只有进入名单的企业才才有资格参与竞标。

         新进入者通常需要3—5年时间来建立和运行核电质保体系、组建团队以及完善提升其他各方面能力。另外,核电行业非常重视成熟的供货运行业绩记录,新进入者即使取得核安全设计制造许可证,产品通过国家级鉴定,也不代表用户一定选用该企业产品,存在较高的市场壁垒。

         (7)资金壁垒

         核电用泵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普遍面临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人才引进成本较高、原材料及部件价格较高、检验与试验设备投入较高等资金瓶颈。且核电样机研发周期长,试验过程复杂,研制成功后需向国家有关权威机构申请国家鉴定,通过鉴定后才具备资格参与后续的竞标工作,样机研发过程中企业也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构成新进企业进入核电用泵行业的障碍。

         核电用泵行业具有合同标的较大、执行周期较长、支付货款需按时间节点验收等特点,此外,企业需到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在制造过程中垫付一部分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配套设备采购、日常经营需要等。因此,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长期从事核电设备行业和核电设备供货。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无人机行业:相关注册及运营企业量持续增长 大疆创新、亿航智能处第一梯队

我国无人机行业:相关注册及运营企业量持续增长 大疆创新、亿航智能处第一梯队

政策支持和技术发展,使得无人机在农业、物流、测绘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从注册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无人机全行业注册量持续提升,到2023年我国无人机全行业注册量为126.7万架,同比增长32.25%。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精密行星减速器行业:机床为最大应用领域 日本新宝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精密行星减速器行业:机床为最大应用领域 日本新宝市场占比最高

从下游应用情况来看,我国精密行星减速器行业应用占比最高的机床,为25%;其次为新能源设备、工业机器人,占比均为20%;第三是服务机器人,占比为10%。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激光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低 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处第一梯队

我国激光设备市场集中度较低 大族激光、华工科技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激光设备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大族激光、华工科技,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海目星、联赢激光、亚威股份、弘亚数控等,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0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小于10亿元。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拖拉机行业:中型拖拉机为市场主流产品 市场呈现双寡头竞争格局

我国拖拉机行业:中型拖拉机为市场主流产品 市场呈现双寡头竞争格局

拖拉机按大小可分为大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从产量占比来看,在2024年我国拖拉机销量占比最高为中型拖拉机,销量为23.65万台,占比为48.3%;其次为小型拖拉机,销量为14.1万台,占比为28.8%;第三是中型拖拉机,销量为11.18万台,占比为22.9%。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持续增长 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份额占比超50%

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持续增长 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份额占比超50%

随着农业智慧化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技术不断发展,星期六不断增长,销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从0.69万套增长到了10.14万套,连续五年销量增长。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联重科处第一梯队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中联重科处第一梯队

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100亿元,同比增长4.1%。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空分设备行业市场企业集中度较高 杭氧股份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空分设备行业市场企业集中度较高 杭氧股份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空分设备具有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等优点,主要生产氧气、氮气、氩气等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等领域。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空分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到2023年我国空分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415.5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5年03月11日
我国风电整机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 主要上市公司国内外市场均有布局

我国风电整机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 主要上市公司国内外市场均有布局

产业链来看,我国风电整机制造行业上游为零部件供应环节,包括叶片、塔筒、齿轮箱、轴承等;中游为风电整机制造环节,下游为风电场的建设与运营。

2025年0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