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内容提示: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路线评价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菜籽、大豆、工业和餐饮废油脂等,而一些木本油料作物例如麻风树、黄连木、文冠果和光皮树等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这些技术路线在经济、环境和能效方面表现不一,因此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发展合适的技术,成为生物柴油相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与同属清洁车用替代燃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相比,我国生物柴油生产相对发展缓慢。从我国成品油需求来看,柴油相对汽油更加短缺,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不仅有助于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也具有缓解柴油资源短缺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废弃油脂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产业化发展还能解决废弃油脂再次进入食品领域从而危害大众健康的问题。但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受到生产成本较高、政策扶持不足、相关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有助于明确产业定位、理清发展思路,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与示范我国2010年生物柴油产能约300万t/a,产量约20万t,主要原料为餐饮废油、榨油废渣等,产品主要用于农用动力机械及公路、水路和铁路运输动力机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进程也比较缓慢。自“十五”开始,政府加大对生物柴油研发的投入,但由于后期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尽管在建和规划的产能已有一定规模,但产能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主体为民营企业,国企和外企也有涉足。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以麻风树为原料的示范装置建设。其中,中国海油在海南的6万t/a装置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是目前已建成的我国最大的生物柴油示范项目。

       国内相关政策“十五”期间,生物柴油相关研究课题进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逐步建立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体系”,并提出生物柴油发展目标为: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到2010年达到20万t,2020年达到200万t。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对国家批准的工业示范装置已制订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业装置建设的贷款,增值税、所得税减免,建成运转后达到合同指标的奖励等。但从总体上看,相关政策对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政策连续性不强,甚至出现反复。例如,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发文规定:“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经提纯、精炼、合成等工艺生产的生物柴油,不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但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又将生物柴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直至2011年6月,国家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再次发布通知对以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

       我国在生物柴油的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7年首个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B100开始正式实施。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标准。该标准于2011年2月1日开始实施。

       由上述发展趋势可看出,出于成品油来源多样化、杜绝“地沟油”进入餐饮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政府对生物柴油领域的重视度在日趋增加。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路线评价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菜籽、大豆、工业和餐饮废油脂等,而一些木本油料作物例如麻风树、黄连木、文冠果和光皮树等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这些技术路线在经济、环境和能效方面表现不一,因此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发展合适的技术,成为生物柴油相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经济性评价生产成本比较高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最大障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中游为各类耐火材料制造环节,代表企业主要有北京利尔、濮耐股份、瑞泰科技、鲁阳节能、中钢洛耐、东和新材、科创新材等。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从回收数量及金额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及金额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为37636万吨,同比增长1.5%;回收金额为12988.8亿元,同比下降1.2%。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