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新春铁矿石港口库存快速攀升 进口量记录刷新

  导读:2014年新春铁矿石港口库存快速攀升 进口量记录刷新。中国1月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683万吨,较上月增长1345万吨,增幅达到18.33%,同比大增33%,单月进口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刚刚度过春节,中国铁矿石市场在2014年的情人节就“马上献出了大礼”:全国港口铁矿石库存自2012年以来再度突破一亿吨。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1月铁矿石进口量刷新单月进口纪录。

  联合金属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全国34个港口铁矿石库存10086万吨,较前一周大幅增加456万吨,自2012年来再度突破亿吨大关。其中澳矿4430万吨,巴西矿2110万吨,南非矿461万吨,印度矿198万吨,贸易矿3541万吨。

  而根据新华网报道:Mysteel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全国41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为10612万吨,环比上周涨326万吨,同口径库存10091万吨,创下近两年新高。其中,澳矿4827万吨,巴西2426万吨,贸易矿3433万吨。这已是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连续第八周上涨。港口库存快速攀升,对铁矿石价格形成明显地压制,其中进口矿跌幅尤其明显。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 上一次港口铁矿石库存突破亿吨,还要追溯到2012年。

  根据中华商务网数据,2012年8月、10月期间,中国铁矿石港口库存连续多天保持在一亿吨以上。

  实际上,海关总署公布的1月份进口量也再次刷新了铁矿砂及其精矿的单月进口数据。中国1月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8683万吨,较上月增长1345万吨,增幅达到18.33%,同比大增33%,单月进口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 自2013年下半年起,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便一直维持高位并屡创新高,此前纪录是2013年11月的7784万吨。

  市场机构西本新干线的监测显示,自2013年5月份以来,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在调整中逐渐增加。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在去年5月3日为7460万吨,而截至今年2月14日,该数字已升至1.023亿吨,累计增幅达37.13%。

  在西本新干线的监测中,自进入2014年以来,铁矿石港口库存进入上升通道。

  多位业内人士对1月份的进口数据表示惊讶:每年一季度都是钢铁业的淡季,且今年钢价还遭遇“倒春寒”,在这种情况下,铁矿石进口量大增让人意外。

  对此,专家做出了如下解释: 中联钢分析师胡艳平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称,

  钢铁市场一直没有像样的上涨行情,需求偏弱,今年1月份的产量就没有去年高,消化减慢导致港口库存不断激增。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说:钢厂由于普遍资金压力比较大,在操作手段上更倾向买期货(铁矿石),因为从港口买现货要全额打款,而后者不但可以不用全额付款,还能作为一种对冲手段减少风险。去年11、12月钢厂资金紧张,很多是通过招标平台采购远期铁矿石去了,而期货交易时只要交20%左右的保证金,余款发货时再付清就可以了。

 上海钢联“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周远见,不少钢铁企业及贸易商通过进口铁矿石进行融资、资金回笼及周转。此外,铁矿石进口量屡创新高,与去年年中多个高炉相继投产有关,这不断消耗着铁矿石的库存。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铁矿石消耗不断增加,促使铁矿石库存的进一步的下降,为满足生产需求,国内的钢铁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纷纷增加了铁矿石的进口量。

  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2013年,国内共投产高炉27座,其中新建投产炼铁高炉22座,炼铁产能约2500万吨。

  据每日经济新闻,国内一家民营钢厂高层的谢洪波表示,

  很多钢厂的“期货模式”是铁矿石库存量激增的原因之一。钢厂库存消化减慢的确是港口库存下不去的一个原因,今年1、2月的产量还是比较低的,钢厂计划的增产也还没有出现。

  铁矿石港口库存在短期突破1亿吨,更多是去年底各钢厂通过招投标集中采购酿下的“苦果”,这些矿在经过40天左右的周期后已经陆续到港。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 去年11月份以后,钢厂开始面临两难选择: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2月,国内矿山恰逢冬季很多选择停产,钢厂为保证需求会加大生产原料的储备,但资金链的紧张又不能让钢厂大量买进现货。于是,很多钢厂在操作手段上只能更倾向买期货铁矿石,避免了从港口买现货要全额打款的尴尬。“去年11、12月钢厂资金紧张,很多是通过招标平台采购远期铁矿石去了,期货交易时只要交20%左右的保证金,发货时再付清余款就可以了。

  中国矿石市场发展态势与运营战略分析报告2014-2018》由中国报告网矿石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矿石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矿石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矿石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矿石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柔性电池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主要分别为硅料硅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生产设备等;中游为柔性锂电池、柔性纤维电池、柔性薄膜电池、柔性纸电池等柔性电池的生产。下游为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屏、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企业销量来看,2024年中国约有60家氢燃料电池企业系统出货,其中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为1328套,其次是重塑能源销量为1260套,国鸿氢能销量为623套,国氢科技销量为541套。

2025年07月12日
我国锑行业:按锑矿储量企业竞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梯队 湖南黄金资源量最多

我国锑行业:按锑矿储量企业竞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梯队 湖南黄金资源量最多

从竞争格局来看,位于我国锑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闪星锑业、湖南黄金、华锡有色、华钰矿业,锑矿储量在20万吨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久通锑业、云南木利锑业、贵州东峰锑业等,锑矿储量在1万吨到2万吨之间;位于行业第三的其他企业,锑矿储量在1万吨以下。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天能股份、超威动力,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骆驼股份、理士国际、南都电源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的梯队的企业为雄韬股份、万里股份、圣阳股份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下。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制品产地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5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