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碳纤维行业优秀企业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竞争优劣势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碳纤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公司的竞争优势

           (1)技术团队及研发优势

           公司技术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山西煤化所,历经四代人、49年的传承和积累,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研发任务,经历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从实验室、中试到工程化应用的整个过程,团队先后获得“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称号。实际控制人杨永岗、温月芳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杨永岗现为科技部863主题专家组成员,2013年12月年入选中组部第二批“万人计划”(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公司研发人员均具有多年技术研发和工程化经验,技术团队包含多名经实验室研发、中试放大和工程化生产一线锻炼成长起来的博、硕士和工程技术人员,公司已形成了一支人员长期稳定、研发理念先进且具备工程化实施能力的研发团队,为未来研发更高级别碳纤维打下深厚的技术基础。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8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13项专利申请。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专业化设备改进提升,是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公司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高于T700级)已通过军方验收,取得了科技部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公司目前建有江苏省高强中模碳纤维工程中心,正在承担多项国家和江苏省碳纤维项目的研发工作,将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2)先进的生产工艺

           碳纤维生产环节较多,主要有聚合、纺丝、碳化等阶段。公司采用二甲基亚砜一步法纺丝路线,和从原丝到碳纤维一条龙工艺路线,有效地将原丝、预氧丝和碳纤维质量前后关联起来一起研究,有利于质量的提升。A.聚合阶段,通过对聚丙烯腈聚合物分子结构设计和可控合成,实现了纺丝原液的连续快速合成;B.纺丝阶段根据客户需求采用湿纺和干喷湿纺两种纺丝路线,其中的湿法纺丝工艺突破了二甲基亚砜溶剂的快速脱除等关键技术难题,湿法纺丝速度超过130米/分钟,远高于国内目前的平均水平,实现了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快速稳定化制备。C.氧化碳化阶段,突破了均质氧化碳化工艺,实现了碳纤维批量稳定化制备,公司在成品率方面表现优异,达90%以上。D.溶剂回收方面,采用多级精馏工艺,实现了二甲基亚砜和水的全回收利用,达到二甲基亚砜零排放标准,大幅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

           (3)设备本土化优势

           日本碳纤维生产线上所需关键设备都是由所属的工程公司负责制作或委托加工,对碳纤维制备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严格保密,其他核心碳纤维设备厂家对我国亦执行严格的禁运措施,以防形成工艺技术和设备的跟进和超越。近年来,国外某些碳纤维设备可通过一定渠道引入国内,但这些能引入国内的设备,与企业自身技术特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中简科技根据自身对碳纤维技术的理解,以及长期对专用设备的研究,定制化开发了与自身工艺技术相适应的专有生产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8%,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在突破国外禁运限制的同时实现了技术和设备的完美结合,使得所生产的碳纤维产品质量稳定、成本降低。

           (4)客户粘性优势

           公司所生产的ZT7系列碳纤维产品经过航空航天权威单位近三年的摸底、稳定性、许用值、工程应用等多个阶段多个批次的严格评价,各项指标均达到航空航天要求,综合性能优于日本东丽T700级碳纤维,正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碳纤维的封锁和限制,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国产T700级碳纤维稳定批量供应商。

           在航空航天装备生产过程中,一旦型号确定,具有所用原材料不会轻易更改的特点。通常情况下,航空航天型号装备使用周期较长,确保了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公司依靠自身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研制更高性能的碳纤维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新型号需求,进一步增强客户粘性。

           (5)市场拓展优势

           公司生产的ZT7系列碳纤维产品在国家航空某型号上的成功应用,其示范效应为其他型号应用奠定了良好应用基础,目前已成功在航空航天其他七大型号上定型使用。同时,公司已提供ZT7系列碳纤维产品供其他型号试用或应用评价;在民用领域,公司产品已通过民用直升机和风电叶片等高端民品的应用评价,形成公司市场拓展的独特优势。

           公司的竞争劣势

           (1)生产能力不足

           公司目前仅有一条150吨/年(12K)或50吨/年(3K)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虽能满足已定型的航空航天型号应用,但由于产能所限,对新型号的拓展应用以及在风电设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民用领域的推广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随着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大,将出现由于产能偏小而失去市场份额的不利局面。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待项目顺利投产后,公司产能得到较大释放,有利于公司对碳纤维其他领域市场的开拓。

           (2)产品结构单一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为满足航空航天客户需求,公司目前仅生产T700级碳纤维,致使公司产品结构单一。尽管航空航天型号定型后对公司产品不轻易更换,具有较高依赖性,但若公司产品质量不符合客户要求或公司生产线出现故障导致供货不及时,将会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待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顺利投产后,公司产能将得到极大释放,届时公司不再局限于生产T700级碳纤维,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生产对应型号碳纤维产品。

           5、上述情况在最近三年的变化情况及未来可预见的变化趋势

           公司的上述产品市场地位、技术水平及特点及公司竞争优势与劣势在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随着公司产品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地位的不断确立,将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通过加强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进行产能建设、完善融资渠道等补足短板,缩小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钙钛矿电池上游为生产辅材和设备,其中辅材包括TCO玻璃、靶材、POE胶膜、丁基胶等;设备包括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钙钛矿电池及组件制造。下游为主要光服建筑一体化、车载光伏、室内光伏等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05日
【产业链】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上游为主要原材料,包括硅片、银浆、氟膜、光伏建筑设计等;中游为零部件及组件,包括光伏玻璃、接线盒、光伏逆变器、组件、蓄电池等;下游为发电与应用,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电网输送、光伏应用产品、光伏建筑—体化。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湖南裕能出货量及营收均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湖南裕能出货量及营收均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企业出货量来看,在2023年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为湖南裕能,出货量为49.1万吨,占比为29.8%;其次为德方纳米,出货量为24.6万吨,占比为14.9%;第三是万润能源,出货量为18万吨,占比为10.9%。整体来看,湖南裕能出货量远高于其他企业。

2025年01月16日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参与企业众多 其中广东省企业注册量与回收服务网点数量最多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参与企业众多 其中广东省企业注册量与回收服务网点数量最多

从各省市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1月3日我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企业注册量16875家、14399家、13693家、13114家、12736家;占比分别为8.91%、7.60%、7.23%、6.92%、6.72%。

2025年0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