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金石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分析


        (一)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目前是中国萤石行业拥有资源储量、开采及生产加工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浙江萤石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主要承建单位及行业标准《萤石》的修订单位,行业地位突出。

        根据国土资源部2014 年6 月出具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截至2013 年11 月30 日,公司萤石保有资源储量为2,173 万吨矿石量,对应矿物量941 万吨。

        公司目前拥有萤石采矿权6 个、探矿权5 个,下属矿山皆为单一型萤石矿。其中,岩前萤石矿曾获中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是我国近二十年来查明的资源储量及设计开采规模最大的单一型萤石矿;横坑坪萤石矿曾获中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二等奖,其资源储量及开采规模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从生产能力看,公司目前拥有的采矿证规模达87 万吨/年,在行业中处领先地位。公司2016 年的萤石原矿开采量达到43.62 万吨、酸级萤石精粉产量12.29万吨、高品位萤石块矿4.73 万吨。公司大金庄矿业于2016 年下半年逐步恢复生产,预计2017 年产量将比上年明显增加。另外,公司年产量10.7 万吨酸级萤石精粉的募投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因此公司在近一两年内产能将大幅提高。随着所有矿山和选矿厂建设完成,公司未来酸级萤石精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将继续提升。

        (二)公司的竞争优势

        1、资源优势

        资源储量优势是公司维持长期竞争力的基础。公司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了较大的萤石资源储备,已探明的可利用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公司萤石保有资源储量为2,173 万吨矿石量,对应矿物量941 万吨,且全部属于单一型萤石矿。根据行业专家分析,目前我国单一型萤石矿的可利用资源仅为6,000 万吨矿物量左右。公司不仅资源储备总量较大,单个矿山的可采储量规模也较大。目前,公司拥有大型矿山5 座,其中,岩前萤石矿曾获中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是我国近二十年来查明的资源储量及设计开采规模最大的单一型萤石矿;横坑坪萤石矿曾获中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二等奖,其资源储量及开采规模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公司旗下的大型萤石矿山多为近年新建或在建,具有明显的保有资源量大、可开采周期长的优势。未来,公司还将通过勘查、收购等措施进一步扩充自身的资源储备,加强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2、规模优势

        从总量上看,公司及各子公司目前已获取的采矿证可采规模达 87 万吨/年,在产矿山5 座、在建矿山1 座、选矿厂3 家、在建选厂1 家,公司2016 年的萤石原矿开采量达到43.62 万吨、酸级萤石精粉产量12.29 万吨、高品位萤石块矿4.73 万吨。随着所有矿山和选矿厂建设完成,公司未来萤石产量将处于全国的绝对领先地位,对未来国内和国际萤石市场的价格有较大的影响力。从单个矿山的生产规模看,包括在建的岩前萤石矿在内,公司拥有的年开采规模达到或超过10 万吨/年的大型萤石矿达5 座,位居全国前列。

        公司的总体生产能力及单个矿山、选矿厂的生产能力都处于业内的领先地位,为公司带来了明显的规模优势。这首先体现在规模经济带来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上。此外,规模优势还使公司有条件也有能力对环境保护设施、安全生产设施、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而提高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也使公司能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3、矿业权成本优势

        公司自产产品制造成本的构成中包括自产原矿成本、资源税、原矿运输费用以及采选耗材成本等;其中,采矿权等无形资产的摊销成本是自产原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公司目前在产矿山的采矿权取得时间较早、成本较低,因此,公司采矿权等无形资产的摊销成本相对较小,使公司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本优势。公司的矿业权成本优势是公司获得较高的毛利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公司目前在产矿山多具有保有资源量大、可开采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公司的这一优势有望得到延续。

        4、区位优势

        公司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所属矿山距离下游生产企业较近。目前,我国氟化工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福建、江苏、安徽和山东六省,该六省的氢氟酸产能约占我国氢氟酸产能的三分之二,2016 年产量达105.6 万吨,所需要的酸级萤石精粉数量为243 万吨,而此地区同期酸级萤石精粉产量仅为187 万吨,缺口高达56 万吨。公司拥有的矿山主要位于浙江省,距离省内下游生产企业较近,省内可以通过公路运输,成本较低。此外,浙江省地处江西、福建、江苏之间,与内蒙古等北方矿区相比,运输距离较近,成本较低。二是浙江省全年气温适宜萤石精粉的生产和运输,寒冷季节较短,受季节性影响较小,能够保证下游企业的长期供应稳定。

        5、技术优势

        公司对技术研发工作高度重视,在行业内已形成了明显的技术优势。公司及子公司目前已取得专利11 项,并自主研发了萤石尾矿砂回收利用、低品位萤石选矿、高钙萤石矿选矿、萤石老采区残矿回采、尾矿砂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萤石选矿环保高效药剂研发、萤石尾砂充填采矿方法、尾矿水力开采及输送、萤石预选工艺等相关领域高水平的专有技术。

        以公司研发的KY-108 新型萤石浮选捕收剂用于低品位难选萤石矿及萤石老尾矿选矿工艺、萤石尾矿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技术、尾矿砂水力开采及输送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萤石矿山高效清洁化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经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总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在其它萤石矿山推广应用。公司的“萤石尾矿综合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曾列入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并已通过验收。公司是国家“十二五”期间40 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浙江萤石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主要承建单位。此外,龙泉氟矿萤石矿尾矿回收利用工程、龙泉氟矿老采区萤石残矿体回收利用工程等项目曾获得政府的专项补助和奖励。

        公司近年投资开发了提精抛废预处理工艺,目前是全球萤石行业第一家应用该技术的企业,此工艺的应用将大幅降低萤石的综合成本,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价值。

        6、人才优势

        公司高级管理团队大多毕业于与矿山开发相关的重点大专院校,拥有矿山开发的专业背景。核心团队自上世纪90 年代起即从事萤石进出口贸易、矿山开采及矿石加工工作,拥有丰富的矿山企业管理和运作经验,特别在矿山资源整合、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山开发成本控制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在矿山地质、采矿、选矿、测量、化工、机械、自动化等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专业技术团队。

        公司管理和技术团队结构完整,覆盖了矿山企业管理中的各个方面,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公司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密切合作,并从中南大学等院校引进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充分利用其科研能力和智力优势,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集中较高 江苏连银、苏州银瑞等企业推动电子级银粉国产化突破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集中较高 江苏连银、苏州银瑞等企业推动电子级银粉国产化突破

市场份额来看,由于光伏银粉生产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全球制造商不足20家,全球银粉市场格局相对集中,日本DOWA、美国AMES等国外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中国光伏银粉制造商的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光伏银粉产业的本土化率持续提升,中国光伏银粉前五大制造商约占市场总份额的58.6%。

2025年05月10日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从市场结构来看,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分为低温超导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其中低温超导材料为超导材料主要产品,占比达到了95.6%;而高温超导材料占比只有4.4%。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中游为各类耐火材料制造环节,代表企业主要有北京利尔、濮耐股份、瑞泰科技、鲁阳节能、中钢洛耐、东和新材、科创新材等。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从回收数量及金额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及金额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为37636万吨,同比增长1.5%;回收金额为12988.8亿元,同比下降1.2%。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