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轻量化节能制品行业相关企业竞争态势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1. 康得新(002450.SZ)——打造碳纤维产业链,大额订单在手打开市场指日可待

         公司是国内基于先进分子材料的材料龙头,其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从基础新材料到大产业生态平台的布局。公司拥有先进高分子材料、互联网智能应用、智能新兴显示、新能源汽车四大板块,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以碳纤维业务为主。

           公司近年积极布局碳纤维等新型材料,通过合资及参股的方式,与康得集团联手成功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产业链的布局,包括:位于慕尼黑的 KDX 欧洲复合材料研发中心、KDX 雷丁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心、康得复合材料的工业 4.0 版智能化碳纤维车体及部件制造工厂。

         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旗下中安信的碳纤维一期项目成功投产,现已拥有 1700 吨碳丝和 5100 吨原丝的生产线,公司参股的康得复合材料拥有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碳纤维生态平台,已获得北汽集团碳纤维部件量产订单以及蔚来集团价值高达十余亿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总成部件。 

         2016 年,公司实现营收 92.33 亿元,同比增长 22.11%;实现归母净利润 19.63 亿元,同比增长 36.45%。随着订单的逐步落地,未来业绩向好。

康得新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康得新历年 归母净利润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2. 宁波华翔(002048.SZ)——战略布局轻量化,内生+外延发展新工艺新材料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汽车制造商的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目前,公司将轻量化作为重点发展战略之一,主要的发展思路主要是:自主研发加适当收购。

         具体公司将从三方面开展轻量化业务:一是碳纤维,主要是模内成型;二是金属件领域,主要是热成型和铝加工;三是在现有传统汽车领域,通过新工艺,如微发泡工艺等来降低内饰件的重量。

         公司于 2014 年收购德国 Alterprodia 公司 75%股权,该公司主营汽车专用天然纤维材料和天然纤维模塑件,是木质短纤维垫的开创者和全球唯一制造商,在木质纤维这类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上拥有领先的技术和工艺。

         此外,公司计划募集资金投向轻量化业务,分别包括热成型轻量化项目、年产 5 万件碳纤维等高性能复合材料车身骨架部件生产线项目、年产 40 万套轿车用自然纤维等高性能复合材料生产线技改项目,量产在即。

          2016 年,公司优质客户销量高增,实现营收 125.1 亿元,同比增长 27.5%;实现归母净利润 7.1 亿元,同比增长 344.8%。未来随着轻量化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将享受其带来的业绩增量。

宁波华翔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宁波华翔历 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3. 海源机械(002529.SZ)——国内压机龙头,复材轻量化业务高速成长

         公司是一家立足于绿色产业并倡导技术领先的成套机电液一体化装备、轻量化节能制品的制造商,全球产品门类最多、规模最大的液压成型技术和装备的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分为智能技术装备和轻量化节能复合材料。

         其中,轻量化节能复合材料主要包括新材料建筑模板、汽车及零件轻量化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汽车零件轻量化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推进 HE 压机及配套 LFT-D 生产线的销售。该项业务在 2016 年已经通过了宇通客车、时代新能源、长安汽车、中联重工等用户的认证或招标。

         此外,公司依托强大的液压相关设备生产经验,从 2011 年起研发大批量、低成本、高质量碳纤维车身零部件制造工艺技术和装备。2015 年 9 月,公司生产的首辆碳纤维车身的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整体减重 60%,成功对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车身的相关工艺技术和装备进行了验证。

         2016 年,公司联手葡萄牙复材巨头 IP 公司,并募资 6 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部件装备及生产项目,轻量化业务将进一步推进。 2016 年,公司实现营收 2.05 亿元,同比减少 10.83%;归母净利润亏损 0.38 亿元,同比下降 1460.48%。

         业绩的下滑主要源于公司机械产品市场的低迷和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但是在 2016 年全年,公司复合材料业务扩张迅速,全年增速高达 56.05%,实现营收 1.22 亿元。未来随着公司轻量化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业绩有望改善。

海源机械历年营业收入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海源机械历 年归母净利润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集中较高 江苏连银、苏州银瑞等企业推动电子级银粉国产化突破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集中较高 江苏连银、苏州银瑞等企业推动电子级银粉国产化突破

市场份额来看,由于光伏银粉生产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全球制造商不足20家,全球银粉市场格局相对集中,日本DOWA、美国AMES等国外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中国光伏银粉制造商的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光伏银粉产业的本土化率持续提升,中国光伏银粉前五大制造商约占市场总份额的58.6%。

2025年05月10日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从市场结构来看,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分为低温超导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其中低温超导材料为超导材料主要产品,占比达到了95.6%;而高温超导材料占比只有4.4%。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中游为各类耐火材料制造环节,代表企业主要有北京利尔、濮耐股份、瑞泰科技、鲁阳节能、中钢洛耐、东和新材、科创新材等。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从回收数量及金额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及金额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为37636万吨,同比增长1.5%;回收金额为12988.8亿元,同比下降1.2%。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