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面临风险

       导读: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面临风险。因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及国内己内酰胺反倾销,导致包括ABS、尼龙、聚丙烯等在内的原料涨价。其中聚丙烯价格上涨得较厉害,年初每吨是6000多元,现在每吨已达1.1万元;ABS每吨也从1.1万元涨到1.7万~1.8万元;尼龙每吨则涨到2万多元,而成品才卖到2.5万元/t。
参考:《
中国工程塑料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4-2019)

       一、市场竞争风险
       由于中国已成为世界工程塑料的重要市场,国际工程塑料的主要厂商都已纷纷来中国建设工程塑料装置,进一步抢占我国工程塑料市场,以抑制国内工程塑料的发展。如帝斯曼公司在江苏江阴建设的高黏度尼龙装置,美国Dupont 和日本AsahiKaseiChemicals两家公司组成的张家港合资企业及美国Ticona、日本Polyplastics和 MitsubishiGasChemical等3家公司组成的南通合资企业建设的各2万吨/年聚甲醛装置(计划还要各扩建到6万吨/年),德国Bayer 公司在上海漕泾建设的20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日本帝人公司在浙江嘉兴建设的5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和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建设的10万吨/年聚碳酸酯装 置,德国朗盛公司在无锡建设的4万吨/年PBT/PET装置等。
       外国跨国公司将以本土化的形式大规模占领我国工程塑料市场。而国内的企业,除了聚酰胺外,只有蓝星公司在南通建设6万吨/年PBT装置、在山西建设1万吨/年的聚苯醚装置和在上海建设4万吨/年聚甲醛装置,以及晨光发达实业有限公司在四川绵阳建设1万吨/年的聚碳酸酯装置。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尚未掌握工程塑料的工业化生产技术,无法组织大规模生产。
       加快我国工程塑料的工业化开发,是当前国内发展工程塑料的主要关键,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政策扶持。国家应采用特殊的优惠政策扶植国内建设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塑料生产建设装置,包括投资、贴息及税收等方面的倾斜。如蓝星公司建设的PBT、PPO和聚甲醛装置及晨光发达实业有限公司在四川绵阳建设的聚碳酸酯装置。应加快这些装置的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二)结合国外经验建设大型装置。国内有一些工程塑料的小型生产装置,企业已掌握生产技术,或已有小试的科研成果,但缺乏工业化的技术。如重庆长风化工厂光气法聚碳酸酯小生产装置(3000 吨/年),几年来生产情况一直不错。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开发了酯交换法生产聚碳酸酯的技术,目前还只在进行扩大至万吨装置的建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 决产业化问题,时间较长,不能满足需要。可以考虑利用国外的工业化开发资源,同国外有经验的工程公司合作,用我们自主开发的技术,结合国外工程开发的经 验,直接建设大型的生产装置。(三)成立专项资金国家有关部门应集中成立工程塑料专项开发基金,集中力量,加大力度,支持工程塑料的科研开发,并在政策法规上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对主要发明者的奖励。
       二、原材料压力风险分析
       因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及国内己内酰胺反倾销,导致包括ABS、尼龙、聚丙烯等在内的原料涨价。其中聚丙烯价格上涨得较厉害,年初每吨是6000多元,现在每吨已达1.1万元;ABS每吨也从1.1万元涨到1.7万~1.8万元;尼龙每吨则涨到2万多元,而成品才卖到2.5万元/t。由于原料价格占成本的80%,因此许多改性材料的企业都不赚钱。改性工程塑料厂的上游是大石化企业,改性企业无法左右其价格;而下游多是合资的汽车企业,都要求配件降价,因此,改性工程塑料厂的产品价格根本涨不起来。估计这种价格至少还要持续3个月,除非整个改性工程塑料行业内部进行资源整合,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抵御这风险。而目前的情况是行业内部设备简单、迈入门槛低,企业竞争比较激烈,一直在打价格战。
       三、技术风险分析
       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将面临着跨国巨头的严密技术封锁。目前,国内企业能够生产的基本上都是通用工程塑料,高附加值特种工程塑料树脂几乎是空白。而在通用工程塑料的产品中,大部分企业均生产工程塑料改性树脂,从事基础树脂生产的企业所占比例甚少。我国PPE及mPPE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最大。PPE项目技术壁垒很高,在国外,PPE技术仅仅掌握在GE塑料、Allied Signal和BASF等公司等少数几个大厂手中,且专利很少对外转让。目前国内有北京市化工研究院、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等3-4家单位采用进口PPE原粉开发与生产mPPE,但由于受PPE原粉的限制,各公司产量都不超过500吨。国产mPPE已成功地用于生产汽车用软型或硬型仪表板支架、水箱叶轮、上下水管零件、挡泥板、车轮盖、前灯反光罩、中心门锁等部件。
       四、政策和体制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发生变化而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在中国运营企业其实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于市场,也不来自于管理,而在于政策风险。特别是新生的企业,无论在哪个方向,只要政策风一吹,再大的企业、再大的规模、再有前途的产业,都会在瞬间陷入死亡之地,任由国有企业和国外企业宰割。工程塑料企业面临的政策风险主要有:一、近些年来,为提高环境质量,减少资源消耗,我国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限制政策逐步增多,而工程塑料企业如要长期发展,必须需要有较强的技术团队做支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围绕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重点工程项目对科技进步的需求,为突破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制约瓶颈依托重点企业、转制研发机构设置所建立的研产学相结合的开发单位。政策风险二,利率变化当利率向上调整时,投资的相对价值将会下降,从而导致整个投资收益受损。利率提高对投资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绝大部分企业都会有相当的负债是从银行借贷而来,虽然部分工程塑料企业现在的投资具备自有资金,但是以后的经营过程中一定会从银行贷款以支持企业更快的发展,特别是流动资金部分,更会使用大量的借贷资金。利率的提高将加大企业的利息负担及成本支出,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其二是伴随着利率的提高,债券及居民储蓄利率也会相应上调,这些都会降低整个投资的相对价值;其三是利率的提高将抑制社会消费,减少有效流动货币总量,从而影响了公司的市场营销导致销售收入减少及整体经营效益的下降。政策风险三,税收政策税收的高低是与公司的经营效益及投资者的收益成反比的,一旦国家将其优惠税率取消,企业的税后利润将会下降很多,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五、外资进入现状及对未来市场的威胁
       由于看好中国国内巨大的需求市场,外国公司近来纷纷加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开发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这有望彻底改变中国工程塑料过去近2/3依赖进口的局面。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外国公司在中国积极投资,2008年中国所需的热塑性工程塑料(ETP)的2/3已实现本地化生产。在中国本土建立和扩大生产规模,对于跨国公司降低生产成本非常有利,因此各大公司趋之若骛。
       普利万公司将于2005年一季度完成在深圳的1.2万吨/年工程热塑料复合物生产厂的建设,另外该公司还在上海和苏州建有工厂。杜邦公司最近也在深圳增加了两条加强型尼龙66材料生产线,并计划在2005年上半年再进行扩能。树脂原料供应方面,日本AsahiKasei公司在国内合资的聚甲醛生产厂也将于2004年三季度投产,产能为2.5万吨/年。
       聚碳酸酯树脂生产方面,日本Teijin公司称其嘉兴5万吨/年的聚碳酸酯厂将于2005年四季度开始生产,另一条产能5万吨/年的生产线计划于2006年10月安装。拜耳公司也计划在2006年初投用其位于上海的10万吨/年的聚碳酸酯生产厂,其产能4万吨/年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厂也将于2005年四季度建成。韩国SamyangCorp公司也将于2005年1月在上海青浦投产一座产能为1.2万吨/年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厂,并计划在3年内使其产能扩大至5万吨/年。
       而作为较早进入中国的大型跨国公司,GE先进材料公司更是不断在中国推出多种新材料,包括用于电磁辐射屏蔽(EMI)的不锈钢填充复合材料、包装材料、太阳能应用树脂、移动电话应用材料、屋顶使用的"Lexan"板材以及"Visualfx"系列的颜色选择系统。该颜色选择系统被称作"中国调色板",这些产品的推出无疑巩固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从回收数量及金额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及金额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为37636万吨,同比增长1.5%;回收金额为12988.8亿元,同比下降1.2%。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钙钛矿电池上游为生产辅材和设备,其中辅材包括TCO玻璃、靶材、POE胶膜、丁基胶等;设备包括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钙钛矿电池及组件制造。下游为主要光服建筑一体化、车载光伏、室内光伏等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05日
【产业链】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上游为主要原材料,包括硅片、银浆、氟膜、光伏建筑设计等;中游为零部件及组件,包括光伏玻璃、接线盒、光伏逆变器、组件、蓄电池等;下游为发电与应用,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电网输送、光伏应用产品、光伏建筑—体化。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湖南裕能出货量及营收均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湖南裕能出货量及营收均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企业出货量来看,在2023年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为湖南裕能,出货量为49.1万吨,占比为29.8%;其次为德方纳米,出货量为24.6万吨,占比为14.9%;第三是万润能源,出货量为18万吨,占比为10.9%。整体来看,湖南裕能出货量远高于其他企业。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