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锂电池常见正极材料性能对比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锂电池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常见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 

         
1、钴酸锂(LiCoO2)

         钴酸锂是首个被成功用作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层状结构,其理论比容量为 274 mA h g-1。但在实际的充放电过程中,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只能发生部分的锂离子嵌脱,因此实际容量仅有 130-140 mA h g-1。同时由于有钴资源相对贫乏、价格较高、对环境有毒性等缺点,再加上该材料的安全性能较差、容量相对较低,大大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和长远的发展。目前钴酸锂材料电池主要用于数码电池中。 

         2、锰酸锂

         锰酸锂有尖晶石型和层状型,主要为尖晶石型锰酸锂。相较于钴酸锂,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对环境污染小且安全性能优良等特点。尖晶石结构的 LiMn2O4 理论容量为 148 mA h g-1 左右,实际应用中容量为 90-120 mA h g-1,正常工作电压在 3-4V,但是在 3V 的充放电范围内,Li+的嵌入和脱出反应可逆性差,尖晶石的结构很难保持完整性,循环性较差,而且在高温循环中,由于锰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和 Jahn-Teller 效应也导致材料的容量衰减严重。 

         3、磷酸铁锂

         LiFePO4 具有典型的橄榄石结构,理论比容量为 170 mA h g-1 左右,实际应用中达到 150 mA h g-1。磷酸铁锂制备原料丰富、价格相比其他材料来说比较低廉、对环境友好,加上较好的循环性能和高安全性使得其率先在电动汽车上得到了应用。但是磷酸铁锂材料的导电性较差,振实密度较低,导致体积能量密度较低,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4、三元材料

         受到钴酸锂的金属元素掺杂改性的启发,多元金属复合氧化物——三元材料 LiNi1-x-yCoxNyO2(N=Mn、Al)得到了快速发展。三元材料结合了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铝酸锂)的优点,形成了三元共溶体,可以充分发挥三个组元的作用。其理论容量较高,具有较为均衡的性质,在动力型电池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正极材料性能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目前,国内的钴酸锂技术较为完善,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池领域。但是由于钴资源较为紧缺,且具有毒性,使得其正在被更高电压的钴酸锂、能量密度和成本更加均衡的三元材料等取代。 
随着消费类电池的平稳增长和动力型电池的快速增长,正极材料的产量逐步扩大。

         ①产能方面
         2012-2016 年,国内正极材料产量从 4.4 万吨增长到 16.16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8%。2016,磷酸铁锂产量 5.7 万吨,同比增长 75%;三元材料产量 5.43 万吨,同比增长 49%;钴酸锂产量 3.49 万吨,同比增长 9.4%。

         ②产值方面
         2011-2016 年,正极材料产值从 57 亿元增长到 20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4.08%。
2016 年增长超过 54%。其中,国内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等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超过 70%。三元材料市场规模接近 80 亿元,磷酸铁锂与锰酸锂产值分别突破 50 和 7 亿元。

         ③产量方面
         2013-2015 年,钴酸锂从 3.8 万吨增长到 4.2 万吨, NCM 从 2.3 万吨到 3.65 万吨,锰酸锂从 1 万吨增长到 1.7 万吨,磷酸铁锂从 0.5 万吨增长到 3.24 万吨。总体来看,磷酸铁锂和三元 NCM 在急速增加,钴酸锂和锰酸锂在平稳增加。 
 
中国正极材料细分产品产量(2013-2015,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正极材料产量(2012-2016,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国正极材料产量结构(2016,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钙钛矿电池上游为生产辅材和设备,其中辅材包括TCO玻璃、靶材、POE胶膜、丁基胶等;设备包括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钙钛矿电池及组件制造。下游为主要光服建筑一体化、车载光伏、室内光伏等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05日
【产业链】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光伏行业产业链上游为主要原材料,包括硅片、银浆、氟膜、光伏建筑设计等;中游为零部件及组件,包括光伏玻璃、接线盒、光伏逆变器、组件、蓄电池等;下游为发电与应用,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电网输送、光伏应用产品、光伏建筑—体化。

2025年01月17日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湖南裕能出货量及营收均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湖南裕能出货量及营收均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企业出货量来看,在2023年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为湖南裕能,出货量为49.1万吨,占比为29.8%;其次为德方纳米,出货量为24.6万吨,占比为14.9%;第三是万润能源,出货量为18万吨,占比为10.9%。整体来看,湖南裕能出货量远高于其他企业。

2025年01月16日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参与企业众多 其中广东省企业注册量与回收服务网点数量最多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参与企业众多 其中广东省企业注册量与回收服务网点数量最多

从各省市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1月3日我国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企业注册量16875家、14399家、13693家、13114家、12736家;占比分别为8.91%、7.60%、7.23%、6.92%、6.72%。

2025年0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