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各大电池厂产能增速与需求增速分析(图)

         2016 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锂离子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98.11%,中国产量增长迅速且所占市场份额稳中有升。近年来中国锂电市场份额的迅速提升,主要由中国电动汽车爆发式的增长带动,目前中国电动汽车主要采用国产电芯为主,根据高工锂电数据统计,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占全球的市场份额由 2011 年的 33%增至 2016 年的62.2%,成为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 

 
图:中、日、韩占据全球锂电池产能的98%(单位:%) 
 
         动力需求跳跃式增长,电池大厂纷纷扩充产能。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均在加速产能扩张,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未来三年将是动力电池企业新增产能最集中的时间窗口。根据锂电大数据统计, 2016 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的投资额已超过 1160 亿元,主要集中于动力锂电企业兼并购和产能扩张。而比亚迪、CATL等龙头公司,无惧产业政策调整,仍在大规模投资建厂,根据我们统计,到2020年比亚迪、CATL、国轩产能将会是目前的3-5倍。 

 
图:各大动力电池厂积极扩充产能 

         新进入者众多。新进入锂电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根据锂电大数据统计,2016年新进入的动力电池企业超过20家,新进入的企业类型主要3C电池转型、跨界、铅酸电池转型等。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价值分析十三五报告

 
图:新进入锂电制造企业数量大幅增长,行业火爆  

         国内还有强制催化因素: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了2017年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的一点是,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要求突然提高到 80 亿 wh 即8GWh,较之2015年出台的《规范条件》提出的要求提高了整整40倍。这个政策对于锂电供给端影响巨大,首先是产能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才刚刚起步,不到传统燃油车市场的2%,未来市场爆发增长,少数几家企业如何支撑。另外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不是2-3 家企业就能满足,因为会促使企业要么加快扩大产能,要么就进行并购,尽快将产能达到要求。我们认为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产能扩张的速度将会远大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出现供给增速快于需求增速的情况。 

 
图:到2020年,单个企业总产值达到8GWh  

         三大国际巨头应对新形势,纷纷扩产。剩余两个国家(日本、韩国)的巨头公司分别为:松下(日本)、三星(韩国)、LG(韩国),目前也在正在布局全球的产能。松下规划中有2个工厂:与特斯拉合资的超级工厂,将于2018年达到35GWh;同时,中国大连电池厂2018年初实现量产,可提供20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LG化学目前正在布局中国南京、韩国、美国、波兰电池厂,2020 年电动车将由原来的5万辆提升至20万辆。三星SDI目前在中国、欧洲和韩国有3座动力电池厂,中国西安的工厂目前能够满足4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匈牙利Goed工厂已经基本完工,2018年第二季度投产,工厂能够满足5万辆电动车的需求。还有一家,AESC目前主要为日产的子公司,电池供货也主要为日产,因此没有在外地有工厂,仅在日本有工厂。 

 
图:四大国际电池巨头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40% 湖南裕能产量最高

我国磷酸铁锂行业:CR3市场份额占比超40% 湖南裕能产量最高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7.01%、60.17%、79.21%。整体来看,我国磷酸铁锂市场集中度较高。

2025年11月14日
动力电池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集中度均较高 宁德时代、比亚迪装车量排名前二

动力电池行业:全球及中国市场集中度均较高 宁德时代、比亚迪装车量排名前二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5年1-9月全球动力电池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64.30%、73.3%、89.1%。

2025年11月11日
【产业链】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高分子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资源,通过裂解、聚合等化工工艺得到基础有机化学品,如乙烯、丙烯、苯等单体,这些单体再经过聚合反应合成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中游为制造与加工,主要是将上游提供的单体或基础聚合物通过聚合、共聚、改性等工艺,生产出各种性能和用途的高分子材料

2025年11月08日
【产业链】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薄膜太阳能电池上游为原材料及相关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玻璃、EVA胶膜、特殊气体、镀膜靶材、非晶硅、铟等;中游为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下游为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移动能源产品等应用领域。

2025年09月29日
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高速增长 聚阴离子类占比最高 国内市场参与者阵容不断扩大

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高速增长 聚阴离子类占比最高 国内市场参与者阵容不断扩大

全球市场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出货量达10616吨,同比增长288%。其中,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出货7143吨,同比增长631%,占比65.9%,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层状氧化物市场份额占比31.2%;普鲁士正极出货占比最小,占比2.9%。

2025年09月23日
【产业链】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钠离子电池上游正负极材料参与企业有格林美、容百科技、中科电气、华阳股份等;电解质参与企业有多氟多、天赐材料等;集流体参与企业有鼎胜新材、万顺新材等;隔膜参与企业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

2025年09月16日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柔性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柔性电池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主要分别为硅料硅片、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生产设备等;中游为柔性锂电池、柔性纤维电池、柔性薄膜电池、柔性纸电池等柔性电池的生产。下游为可穿戴设备、柔性显示屏、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头部企业营收下滑亏损扩大 亿华通销量稳居市场第一

企业销量来看,2024年中国约有60家氢燃料电池企业系统出货,其中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销量为1328套,其次是重塑能源销量为1260套,国鸿氢能销量为623套,国氢科技销量为541套。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