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铁矿石价格走势预测分析

        内容提示: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末,我国港存铁矿石数量已达9521万吨,比去年10月末的6881万吨增长2640万吨,增幅为38.4%;比去年12月末的7321万吨增长了2200万吨,增幅为30.1%。在不同来源的进口铁矿石中,澳矿的库存增幅最大。8月末,澳矿库存已经达到3790万吨,比去年10月末的2416万吨增长了56.9%;澳矿库存增量占总库存增量的比例达到52%;澳矿库存占总库存的比例由去年10月份的35.1%上升到39.8%,提高了4.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市场一直延续着一个怪现象:铁矿石持续在高价位上大量进口,但实际使用的进口矿数量却相对有限,大量的高价进口矿并没有用于生产,而是进入了港口库存。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8月末,我国港存铁矿石数量已达9521万吨,比去年10月末的6881万吨增长2640万吨,增幅为38.4%;比去年12月末的7321万吨增长了2200万吨,增幅为30.1%。在不同来源的进口铁矿石中,澳矿的库存增幅最大。8月末,澳矿库存已经达到3790万吨,比去年10月末的2416万吨增长了56.9%;澳矿库存增量占总库存增量的比例达到52%;澳矿库存占总库存的比例由去年10月份的35.1%上升到39.8%,提高了4.7个百分点。


  然而,与库存水平不断增加相伴随的,却是进口价格的逆势上涨。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8月份,澳矿的平均进口到岸价格由143.2美元/吨上涨到今年173.9美元/吨,上涨了21.4%;巴西矿的平均进口到岸价格由170.4美元/吨上涨到194.5美元/吨,上涨了14.1%。


  从国内铁矿石需求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的生铁产量相对稳定,今年2月~8月份,我国日均生铁产量一直在174万吨~183万吨浮动,没有呈现出环比递增的态势,因此,对铁矿石需求的总量也没有大幅增加。而从国内铁矿石供给的角度来看,从今年2月份开始,我国国产铁矿石产量开始直线上升。8月份产量达到1.2755亿吨,比2月份的7245万吨增加了5510万吨,增幅达到76.05%。


  国产铁矿石的大幅增产对改善国内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1月~8月份,国内铁矿石产量累计达到81893万吨,同比增产15131.4万吨,增产22.5%。据此推算,今年前8个月,我国铁精矿产量约为26045万吨,可产生铁数量相当于国内前8个月生铁总产量的40%;增产的铁精矿满足了我国生铁总增量的80.2%。


  在需求稳定、国内供给增加的条件下,进口铁矿石的继续增加导致了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造成了进口矿的大量压港。按照上述增产数据计算,今年前8个月,满足我国全部生铁增量仅须增加进口铁矿石1255万吨,而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1月~8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达44757万吨,同比增加4271万吨,增长10.6%,超量进口约3000万吨。这些进口矿没有需求,只能进入港口库存。


  这些数据的对比表明:今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其原因并非市场供不应求,而是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贸易企业用增加库存的方式进口了超量的铁矿石,从而扭曲了供求关系,抬高了进口铁矿石价格。


  与不断抬高的进口铁矿石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钢材价格上涨的明显乏力。根据钢协公布的数据,9月末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2.3点,与今年5月末的年内高点135.93点相比下降2.6%,比去年末的128.29点仅上涨3.1%。而在以往被称为“金九银十”的9月份,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反而比8月末下降2.4%,其中,长材下降3.0%,板材下降1.9%。


  这一升一降的鲜明反差,体现出今年以来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贸易商对于钢材市场需求的误判。年初,国家提出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曾被认为是钢铁行业的“救命稻草”,但其实际拉动的钢材需求远没有达到想象中的程度。当发现这根“稻草”其实承载不了今年以来日均超过190万吨的粗钢产量时,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已经进一步恶化。而国家对于房地产和主要工业行业的调控,则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不仅房地产行业增速下降,机械制造、汽车、轻工等行业的增速均出现大幅下滑。尤其是在国家持续收紧银根之后,房地产开发商和制造业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不仅钢铁企业现金流动困难加大,而且下游企业缺钱购货,导致钢铁企业出货不畅,钢材贸易商缺钱囤货,蓄水池功能减弱,等等。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钢铁行业目前低效益运行的状态。


  综上,有两个问题值得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贸易企业注意。第一,当前较高的压港铁矿石库存已经明确地释放了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信号。在这种条件下,进口矿数量和价格的持续增长必将不可持续,当前高库存所积累的价格风险已经达到须要警惕的高位。与此同时,近一段时间国际黄金、原油等价格均大幅下跌,作为大宗商品的铁矿石价格下跌将成定局。第二,国产矿的资源保障潜力对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高风险的压力下,相关的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贸易企业应密切关注钢材和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审慎判断价格走势。同时,应加强对近期推出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的关注,并积极推行铁矿石代理制,继续规范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还原铁矿石市场的真实供需情况。近期有相关采购计划的企业应谨慎出手,调整采购策略,避免以过高价位采购铁矿石导致的利润损失。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天能股份、超威动力,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骆驼股份、理士国际、南都电源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的梯队的企业为雄韬股份、万里股份、圣阳股份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下。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制品产地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非常低。具体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占比较高的为中煤能源,占比为2.05%,其次为平煤股份,占比为2.03%。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国家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从产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约为13.05万吨,同比增长6.1%;产能约为15.9万吨。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国,约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70%以上。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了25.4万吨,同比增长5.8%。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