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电感磁性材料行业进入壁垒及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图)

        一、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 技术研发壁垒 

        电感磁性材料行业的生产技术及研发以应用磁学为理论基础,与物理学、化学、电磁学、粉末冶金学等其他学科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并且需要进行密不可分的交叉应用,而新进入者没有经过多年资金、人才、研发和生产经验的投入积累,很难建立一个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因此对其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其次,随着下游应用需求的变化,对电子元件产生了更新换代的发展要求,从而需要电感磁性材料行业企业具备快速市场反应能力,能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材料创新和产品各方面性能指标突破,这要求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等方面具有综合的技术处理能力。 

        2、 解决方案壁垒 

        电感磁性材料行业涉及的下游应用领域范围极广,其对于电感磁性材料的侧重点及部件产品的要求都不尽相同,而对于新进入者来说,针对下游不同用户需要为其提供整套的完整解决方案具有较高难度,因此存在解决方案壁垒。 

        要满足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首先需要掌握全面的磁性材料核心技术以及生产工艺水平来保证各类技术方案的实现;其次需要对磁性材料、磁元件等产业链条的技术应用充分理解和掌握,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在满足性能同时,解决效率、空间、成本等的优化问题;再次需要具备可定制生产模式,才能够将完善的技术方案快速、准确的实现,真正快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3、 客户认可壁垒 

        磁性材料及电感元件是电能转换装置中的核心材料及部件,对设备或系统的性能、稳定性等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本行业客户通常会对磁性材料的产品性能、工艺流程、品质管理、生产环境及供货能力等方面具有严格要求,一般需对供应商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测试、评估后方会进行合作,并且一旦确定供应商,出于时间成本、认证成本以及更换供应商风险等考虑,通常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使该行业具备较强的客户认可壁垒。 

        4、 规模壁垒 

        磁性材料的 终应用取决于其性能指标,性能指标的高低受多个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技术、工艺、经验、设备等都会影响量产产品的性能,这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及不断完善。在销售过程中,能否持续提供性能优异的量产产品是客户关注的重点之一。公司是国内能够规模化生产全系列铁硅合金软磁粉芯的主要厂家之一,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提供性能指标相同或相似的量产产品,从而很难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规模壁垒。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出口国的政策法律等情况 

        1、 有利因素 

        (1)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电感磁性材料行业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图:电子元件、磁性材料得到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

        (2)节能环保新趋势带动磁性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酸雨、烟雾、光化学烟雾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日益被各国政府所关注。为了克服地球变暖等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社会的目标,需要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在相关电感元件设计中,选择新的磁性材料,以实现电源设备高频化能力,进而达到下游新形态的能源应用对大功率能量转换装置提出的新的技术要求。因此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高度重视,磁性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电感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领域,包括变频空调、UPS、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发电等,为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的重点鼓励发展对象。

 
图:电感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领域的相关产业政策内容

        (3)电力电子技术进步促进了磁性元器件不断发展 

        就电子元件而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奠定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将集成电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诞生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OSFET)的问世,带动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此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发明,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契机。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向着高频化、绿色化、集成制造、平面化以及高功率密度方向的发展,对作为配套元件之一的磁性元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促进磁性元器件向高频化、集成化、平面化、阵列化、模块化及高效率趋势发展。磁性元器件的这一变化继而带动了一大批新的磁性材料技术产生和材料应用。 

        2、不利因素 

        (1)专业人才培训滞后 

        本行业对技术含量要求较高,需要大量具备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研发经验的实践性研发人才,也需要大量高技能、高稳定性且善于学习和掌握新型工艺的知识型技术工人。目前,国内尚未完全形成专门化、系统化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后续跟踪培训力度也尚显不足,这对本行业的快速成长也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 

        (2)下游需求波动影响行业经营稳定性 

        随着软磁材料行业的发展,产品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等新兴领域的比重日益增加,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领域,虽然长期发展趋势向好,但短期内可能受经济形势或消费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变化性。下游需求市场的短期波动将会对磁性材料行业经营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3、 出口国的政策法律等情况 

        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达,在国际贸易方面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产品进口国政府对本公司出口产品没有特殊贸易限制。目前,本公司出口产品未曾受到进口国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且公司电感元件产品出口量和市场份额较小,不会引发贸易摩擦。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我国煤炭行业:内蒙古已成为第一产煤大省 国家能源和晋能控股产量优势突出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原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其中产量最高的为国家能源集团,产量为62130万吨,同比增长0.8%;其次为晋能控股集团,产量为40216万吨,同比下降8.1%;第三为山东能源集团,产量为27736万吨,同比增长1.4%。

2025年06月23日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液流电池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包括电解液、离子交换膜、电极、双极板、储罐、泵阀等;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系统集成,液流电池可分为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全铁液流电池、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技术路线;下游应用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配储、分布式能源、应急电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我国城市供热市场集中度低 黑龙江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华能国际营收优势领先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6月15日我国城市供热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9132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黑龙江省、北京市、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468家、1059家、771家、718家、444家,占比分别为27.03%、11.60%、8.44%、7.86%、4.86%。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5% 天能股份、超威动力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铅酸蓄电池行业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天能股份、超威动力,营业收入在4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骆驼股份、理士国际、南都电源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到40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的梯队的企业为雄韬股份、万里股份、圣阳股份等,营业收入在70亿元以下。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为最大应用领域 金发科技营收规模领先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复合材料制品产地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2327亿元,同比增长10.3%。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我国焦炭行业:山西省产量领先 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集中度极低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市场集中非常低。具体来看,我国焦炭行业占比较高的为中煤能源,占比为2.05%,其次为平煤股份,占比为2.03%。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省产能最高 企业CR5市场份额占比超60%

钨是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征,国家对钨矿开采实行总量控制。从产量来看,2021年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产量约为13.05万吨,同比增长6.1%;产能约为15.9万吨。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北方稀土先发优势明显 开采指标占比约7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储量国,约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70%以上。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稀土行业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稀土产量达到了25.4万吨,同比增长5.8%。

2025年05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