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6年国内外锂离子电池行业主要生产、出货及上市厂商情况统计。据统计,2016 年上半年,比亚迪出货量达 1.62GWh, 产品基本全是自产自用的磷酸铁锂电池,达去年总量的一半。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国内外主流材料厂商
据统计,2016 年上半年,比亚迪出货量达 1.62GWh, 产品基本全是自产自用的磷酸铁锂电池,达去年总量的一半。而排名第二位的宁德时代 (CATL)电池出货量为 1.56GWh,产品主要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为主,其中磷酸铁锂电 池占比达近 80%,其产品主要供应于新能源客车领域。目前,前四批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企业有 57家,有超过 70%的动力电池企业尚未通过行业审核。2016 年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均进行了大规模扩产。按照2016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 40 万辆 估算,与之相对应的电池搭载量约为20GWh。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6 年底我国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 60GWh,因此动力电池行业很有可能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
2016 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名厂商
从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看,国际市场已经给出了一个清 晰的答案,“三元”路线一边倒的局面已经形成,国际主流车企的选择是比较明确的风向 标,比如特斯拉、丰田、大众、福特、宝马这些国际电动汽车领头羊在其电动或者插电式 混动车主力型上采用了三元动力电池。
2014-2016 年上市国产电动汽车逐步采用三元正极材料
据统计,2016 年 1-4 月三元锂电池在乘用车和 专用车中搭载量的占比分别达到 40.1%和 52.4%,在客车市场的占比仅为2.2%,但是三 元正极在所有不同正极锂电出货量中占比已经达到22.6%。之前一直没有采用三元的比 亚迪和上汽也开始转变,比亚迪已经开始在 PHEV 车型“宋”上使用三元电池,未来有望进 一步扩大应用比例。而上汽目前也开始在 E50 上使用三元电池,未来将全面转型三元电 池路线。可以判断,未来两年三元电池的在乘用车的比例仍将会逐步提升。
国内外主要电池厂商技术路线选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