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太阳热水器企业发展新策略

       导读:作为市场区隔的工具与手段,同时也是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结合的载体,树立品牌对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太阳热水器行业起步时间不长,目前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行业从业企业众多,傍名牌、仿名牌等现象非常之多。很多中小企业看重眼前利益,加之品牌树立与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愿意在品牌树立方面进行投入。

中国太阳能光热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中国热水器市场发展格局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2-2016)

       1.从国家层面积极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法”,把它上升到国家能源安全高度,从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行业从业企业、经营企业以及用户补贴与支持。

       根据我国太阳能资源状况以及市场具体情况将至2015年太阳热水器年产能达到1亿平方米,保有量到达4亿平方米的指标进行科学分解至每年、省份,并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针对太阳热水器行业从业企业多的特点,国家从政策层面对规模较大以及产品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进行融资、税收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做强做大。

       行业协会牵头,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依托,设立国家级行业研究院,对行业发展指导与规范、产品创新、标准完善与实施等开展攻关与工作,引领行业向有序、规范、健康、科学方向发展。

       2.以推行太阳热水器能效工作为契机,对全国行业内产品与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调研与检测。对原有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条件成熟将建议标准上升为强制标准。坚决杜绝质量不符合要求、服务不符合规范的企业入市,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净化行业与市场。

       3.中央与各省市梳理与出台鼓励性安装太阳热水器的各类政策与法规,扫除安装太阳热水器的政策障碍。鼓励科学竞争,杜绝地方保护与暗箱操作,为太阳热水器的销售提供一个健康、透明的市场环境。

       将太阳热水器纳入“绿电”范围,给予各类政策与优惠。

       4.注重品牌树立与形象提升。所有能做大、做强、做长久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注重品牌的打造与维护。

       作为市场区隔的工具与手段,同时也是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结合的载体,树立品牌对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太阳热水器行业起步时间不长,目前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行业从业企业众多,傍名牌、仿名牌等现象非常之多。很多中小企业看重眼前利益,加之品牌树立与维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愿意在品牌树立方面进行投入。如果希望在太阳热水器行业做大做强,企业就必须重视品牌的树立与维护,并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内涵,不仅在宣传方面,同时在创新、规范服务、社会责任等方面下功夫与力气,充分发挥现代社会品牌对企业运营所带来的好处与优势。

       5.加强产品、市场与机制等创新,提高产品适用范围,充分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将资产运作与资本运作相结合。

       产品方面围绕与建筑完美结合、集热效率高、自动控制与运行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国家出台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后工程机会大幅度增加,小高层、各种别墅等结构与户型较为普遍。如何能较好满足不同建筑类型的要求,与建筑能完美结合已成为制约太阳热水器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80°以下的中低温热水市场,如何提高装置的集热效率与聚光能力,能提供80-250°的中温蒸汽等,将产品应用面拓展至工业应用领域,如工业加热、工业干燥、海水淡化以及吸收式制冷(空调),仅国内市场将新创造出一个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的庞大市场!是现在中低温太阳热水器市场的6倍以上。可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由于太阳热水器行业发展时间不长,行业总体规模不大(2011年约850亿元),这十余年行业发展平均速度均在20-30%之间,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充分调动核心骨干的积极性与潜能,适时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并择机与战略资本方合作,为企业上市做准备。

       6.注重农村、城市与国际市场的开拓。自2006年建设部等部委明确提出建筑节能不低于50%的指标后,新建民用住宅统一设计、统一安装就成为太阳热水器销售的一大转变。工程市场骤然增加,零售市场快速萎缩(降幅在50%左右)。提高系统与建筑结合度,加强热水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成为新一轮国内太阳热水器行业竞争的新特点。

       随着国家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作为家电下乡之一的太阳热水器的广大农村市场被激活,近三年呈现井喷式增长。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一定增长。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热水器生产国与使用国。我国太阳热水器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南非、土耳其以及欧洲、美国与亚洲等,市场成长非常快,需求非常旺(2011年我国出口太阳热水器约1亿美元),未来几年这个市场还会有较大的增长。

       7.进行产业链整合,有效减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太阳热水器行业仍以直插式非承压全玻璃真空管太阳热水器为主(约占总量的85%),很多生产企业自己不生产玻璃毛坯或真空管,需要外购。

       м那就存在毛坯运输破损以及运输成本等问题。将毛坯窑炉建在真空管生产旁,将毛坯生产线与真空管生产线合二为一,可以大量降低成本,同时对划痕改善等也非常有好处。

       除此以外,太阳热水器为泡状物,体积大,重量轻,运输成本占较大比例。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近销售市场建分厂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交货及时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从市场结构来看,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分为低温超导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其中低温超导材料为超导材料主要产品,占比达到了95.6%;而高温超导材料占比只有4.4%。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中游为各类耐火材料制造环节,代表企业主要有北京利尔、濮耐股份、瑞泰科技、鲁阳节能、中钢洛耐、东和新材、科创新材等。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从回收数量及金额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及金额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为37636万吨,同比增长1.5%;回收金额为12988.8亿元,同比下降1.2%。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产业链来看,钙钛矿电池上游为生产辅材和设备,其中辅材包括TCO玻璃、靶材、POE胶膜、丁基胶等;设备包括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激光设备、封装设备等。中游为钙钛矿电池及组件制造。下游为主要光服建筑一体化、车载光伏、室内光伏等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