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4月广东大豆进口贸易发展预警分析。一次发现如此复杂的疫情,在进境粮谷检疫工作中极为罕见。
当前广东省大豆进口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国内大豆种植效益不高,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急剧减少。由于中国大豆种植效益低下,单产有限,加上政府减少补贴,制约了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公顷的大豆种植效益只有玉米的70%。来自黑龙江省政府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12日,中国“大豆之乡”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从2005年最高峰的6323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3105万亩,在8年间减少了一半。
(二)大豆进口混入有害生物,威胁被入侵地生态安全。2014年03月7日,从江阴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近日在一批进境大豆中截获柱果苍耳、刺萼龙葵、菜豆荚斑驳病毒、假高粱、豚草(属)等多种有害生物,其中,柱果苍耳、刺萼龙葵、菜豆荚斑驳病毒为该口岸首次截获。一次发现如此复杂的疫情,在进境粮谷检疫工作中极为罕见。苍耳属植物与农作物争夺生存空间,幼苗具有毒性,威胁牲畜健康,由于苍耳属危害较大,中国将所有苍耳属(非中国种)都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刺萼龙葵原产北美洲,对植物生长具有严重危害,牲畜误食后可引起中毒死亡,同时,该杂草还传播危险性病虫害,严重威胁到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菜豆荚斑驳病毒主要发生于美国、加拿大等大豆产区,可以通过种子和昆虫携带进行远距离传播。目前,对于国内对上述几类病毒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加强入境检疫工作是防止病毒传入的惟一有效途径。
《中国大豆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8)》由中国报告网大豆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大豆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大豆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大豆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大豆行业投资价值。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