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养殖主体主要包括农民散养户、生猪养殖大户以及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现阶段农民散养户仍为主要的养殖主体,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随着动物检疫制度、环保制度和食品安全制度不断严格,养殖模式将逐渐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程度迅速提升。规模化养殖要求企业从猪场选址、厂房建设、种猪选择、仔猪繁育到肥猪饲养等环节都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和参数进行操作,以庞大的数据系统与科学的统计分析替代经验的主观判断,具有可复制性和高效性。因此,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将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生猪屠宰加工业竞争格局
屠宰加工业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门槛低,小作坊形式的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各地,使得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同时,受传统生鲜消费习惯的影响,肉品的销售半径比较短,再加上各地风味产品消费的区域性,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屠宰加工企业的规模化扩张;长期以来,肉品市场都是由当地的屠宰加工企业垄断控制。因此,全国范围内肉类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都比较小,地域性、区域性明显,行业集中程度不高。
随着现代先进工艺、设备的不断引入,我国的肉类加工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型现代加工企业数量增多,亏损企业数量逐年减少,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14 年全国肉类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由2010 年的6,770.55 亿元增长到2014 年的12,874.01 亿元,年平均增长约17%(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同时,我国政府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制度以及规模化屠宰场,不断提高对屠宰行业防疫和环保要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明确将“年屠宰生猪15 万头以下”的生猪屠宰项目界定为限制类行业。因此,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生猪屠宰行业中大量小规模的屠宰场和个体屠宰户逐步退出市场,生猪屠宰业呈现出规模化、规划化趋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