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种子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商机研究报告》
1、全球市场竞争情况
近些年,全球种子发展迅速。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统计数据,2010 年全球种子市场价值约340 亿美元,到2014 年增长到450 亿美元。
美国和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是全球重要的种子市场。
美国种业企业发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世界种业市场上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美国孟山都公司在2015 年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50.01 亿美元,玉米种子销售收入达59.53 亿美元,美国杜邦先锋公司在2015 年全球销售收入251.30 亿美元,农业相关销售收入达到97.98 亿美元。瑞士先正达(Syngenta)与法国利马格兰(Limagrain)公司是世界知名种业企业,在国际种子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业务包括小麦、玉米、蔬菜种子销售。
2、国内市场竞争情况
(1)行业竞争特点
①种子研发实力是竞争力的体现
种子研发水平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为了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大型种子企业注重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国家也积极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创造条件,国家通过成立国家玉米技术产业体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等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借助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拥有较强资金实力、具备丰富研发经验和种质资源的企业将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②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是竞争的新方向
“育繁推一体化”资质代表种子企业具有种子选育、扩繁以及销售与推广的全流程服务能力,是种子企业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几年,各地纷纷出台《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强调要重点打造一批优质“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并从资金、技术以及审定便利等方面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新《种子法》允许“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享受品种审定的“绿色通道”,加快品种审定速度。截至2016 年1 月底,农业部颁发的具有“育繁推一体化”资质的种子企业数量为77 家。
③借力资本市场日益成为重要的竞争思路
随着我国种子市场规模扩大、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种子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众多种子企业纷纷借力资本市场来谋求更大发展。截至2016 年11 月底,国内种业相关上市公司有8 家,登录新三板的种业企业共27家,目前也有不少企业已经向证监会或者全国股转系统递交了相应的申请材料。
(2)国内竞争格局
近些年,我国种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销售收入不断增长,从2010 年至2014年,我国种业企业的销售收入逐年上升,增长幅度达到85.14%。拥有农业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的种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据《2015 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截至2014 年年底,我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5,064 家,其中持部级颁证企业183 家,持省级颁证企业1,906 家,持市县两级颁证企业2,975 家。
国内种子市场经营的集中度也在随着种子企业的壮大而逐步上升。据《2015年中国种业发展报告》,全国持有有效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由2010 年的8,700 家减少为2014 年的5,064。相比之下,持部级经营许可企业实力大幅增加,部级许可证企业销售收入从2010 年的170.65 亿元,上升至2014 年的311.60 亿元,占当期全国种子企业销售额的比例达到39.22%。
2014 年,全国销售收入前50 名企业在2014 年达到251.33 亿元,占2014年全国种子企业销售额的31.63%,杂交玉米种子产品销售量前20 的企业占全国玉米种子使用量的47.41%,大型综合种业企业的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根据《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 年)》,我国要实现在2020 年全行业前50 强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60%,大型种业企业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