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茶叶出口形势分析

        内容提示: 欧盟日前宣布,从10月1日起,将对我国出口茶叶采取新的进境口岸检验措施,要求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必须通过欧盟指定口岸进入;所有货物必须有常规入境文件才被允许进入指定口岸;将对10%的货物进行农药检测,如果该批货物被抽中,则要实施100%抽样检测每一个麻袋。此次欧盟抽样检测的农残项目指标也有所提高,噻嗪酮、吡虫啉、三唑磷等主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都更加严格。这些措施对我国茶叶出口将造成怎样的影响?我国茶叶企业能否顺利跨过这道新“门槛”?本报记者对我国主要茶叶产地进行了采访调查。

        欧盟新规增加了我国茶叶出口的难度,对企业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将造成国内茶企重新洗牌。面对越来越高的“绿色壁垒”,企业普遍认为,发展有机茶将成为必然选择。
   
        欧盟日前宣布,从10月1日起,将对我国出口茶叶采取新的进境口岸检验措施,要求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必须通过欧盟指定口岸进入;所有货物必须有常规入境文件才被允许进入指定口岸;将对10%的货物进行农药检测,如果该批货物被抽中,则要实施100%抽样检测每一个麻袋。此次欧盟抽样检测的农残项目指标也有所提高,噻嗪酮、吡虫啉、三唑磷等主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都更加严格。这些措施对我国茶叶出口将造成怎样的影响?我国茶叶企业能否顺利跨过这道新“门槛”?本报记者对我国主要茶叶产地进行了采访调查。
   
        欧盟新规增加了出口难度,但不必过于恐惧
   
        面对欧盟此次出台的新措施,受访的相关部门和企业普遍认为,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茶叶出口。
   
        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秘书长胡迪钧表示,国际上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一直在改变,越来越严格,对茶叶检验项目也日渐繁多,如果企业对国外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够了解,情况一旦发生变化,就常常容易踩到“地雷”。此外,欧盟规定今后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必须从指定口岸进入,对茶叶企业和进口商来说,将增加内陆中转运输的成本,这无疑将加剧企业本就高企的成本压力。
   
        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杨善禧表示,欧盟新的进境口岸检验措施对云南普洱茶出口的影响目前还有限,因为“欧盟并非普洱茶的传统消费市场,出口量很小”。2010年云南茶叶出口量5714吨,其中从昆明海关出口欧盟的普洱茶只有约30吨,通过深圳等地转口出口欧盟的普洱茶也只有400多吨,数量还非常少。不过,还是会对普洱茶拓展海外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福建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姚信恩则认为,虽然出口难度有所增加,但是国内茶叶企业没必要过于恐惧和悲哀。“欧盟等国外市场对我国出口茶叶提高检测标准不是一次两次了,大部分出口茶企逐步具备了应对此类问题的能力,同时从心理上、管理上、技术上都已经有所准备。”
   
        新“门槛”提出多重考验,或造成国内茶企重新洗牌
   
        欧盟提高我国茶叶出口“门槛”,对茶叶企业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礼认为,出口茶叶要打破壁垒,应当认真分析销售市场的准入要求,比如具体采用哪些检测指标,每项指标又是什么标准,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种茶基地环境过关,土壤达标,保护并修复生态环境;要对基地施肥、用药等进行统一管理,使用农家肥、生物肥等,避免农药残留;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管控,确保茶叶生产过程不出问题。
   
        “公司的茶园实现了全部无公害,而且建立完善了卫生质量体系,落实了责任到岗制度、茶园管理各项记录及生产环节记录制度、批次产品检验检测制度。”对此次欧盟提高检验标准,福建金溪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世忠很坦然。
 “这次短暂的阵痛过后,国内茶企又会迎来一次重新洗牌。对早做准备、信心坚定的品牌企业而言,欧盟提高检测标准反而能够促进事业更快发展;而那些跟不上脚步的企业,则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王文礼说。
    
        新的出口门槛也对相关部门和机构提出了考验。面对欧盟新规可能带来的冲击,企业普遍表示,希望政府部门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对企业的生产给予引导和帮助。事实上,一些政府部门也正在加强努力。例如,云南省有关部门通过指导茶农科学用药,推进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措施,对出口茶企实现清洁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希望政府“借力”的同时,很多企业还建议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加强对生物药的研制开发,减少甚至消除农药残留。
   
        发展有机茶将是必然选择,认证标准亟须与国际接轨
   
        “欧盟农药残留检测的新措施更加严格,这对我们生产有机茶的企业几乎没有影响。”浙江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伟东说。面对海外市场不断提高的“绿色壁垒”,相关部门和企业普遍认为,发展有机茶将是必然选择。
   
        根据农业部的标准,有机茶在原料生产过程中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有益于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不使用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且在加工过程不使用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浙江省是全国最早开发并且出口有机茶的省份,目前浙江省出口欧盟的茶叶中,有20%至30%是有机茶,随着政府部门的鼓励和引导,这个比重还可能进一步提高。其他茶叶产地也正在加强有机茶的发展,例如云南现有有机茶园近30万亩,“十二五”末将发展到100万亩左右。

 

        然而,生产有机茶的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据姚信恩介绍,目前,福建茶企在国内最权威的有机茶认证机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和发展中心获得认证的已达40多家,但由于国内认证和国际认证没有接轨,这些企业在出口时仍会不同程度遭遇壁垒。他建议,一方面,企业要积极主动去获取欧盟、美国、日本等的有机认证;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推动国内外有机茶认证体系的接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100万以下注册资本相关企业占比高达85.9%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100万以下注册资本相关企业占比高达85.9%

各类市场占比来看,2024年我国五谷杂粮行业市场规模达1058.51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薯类占比最大,高达33.7%;其次为玉米和豆类,分别占22.5%和11.0%。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智慧农业行业: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主要市场 企业参与者主要有四类

我国智慧农业行业:数字平台服务和智慧种植为主要市场 企业参与者主要有四类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需求,加上政策的支持,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约为1050亿元,同比增长11.7%。

2025年04月12日
我国生物育种行业:上市企业中丰乐种业招投标信息最多 其次为隆平高科

我国生物育种行业:上市企业中丰乐种业招投标信息最多 其次为隆平高科

通过已有的公开信息来看,我国生物育种行业上市公司招投标信息最多是丰乐种业,为691条;其次是隆平高科,招投标信息为299条。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情况:金龙鱼、梅花生物营收规模较高

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情况:金龙鱼、梅花生物营收规模较高

从公司基本信息来看,金龙鱼、新和成、梅花生物的注册资本在代表上市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梅花生物则是最早成立的企业;代表上市企业中,中粮科技、梅花生物、保龄宝生物、金龙鱼均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25年03月06日
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参与企业主要分为三类 其中中小型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参与企业主要分为三类 其中中小型企业为主要组成部分

从企业来看,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主要有国联水产 (300094)、獐子岛 (002069)、好当家 (600467)、大湖股份 (600257)和百洋股份 (002696)等。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宠物行业细分市场众多 集中度较低 宠物食品及医疗为最主要消费市场

我国宠物行业细分市场众多 集中度较低 宠物食品及医疗为最主要消费市场

我国宠物行业细分市场众多,产品结构来看,2023年我国宠物行业食品是主要消费市场,市场份额为52.3%,其次是宠物医疗市场份额为28.5%,宠物用品、其他宠物服务市场份额,分别为12.5%、6.8%。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白羽肉鸡行业:山东省屠宰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企业方面禾丰集团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白羽肉鸡行业:山东省屠宰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企业方面禾丰集团市场占比最大

从省市来看,在2023年我国白羽肉鸡屠宰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辽宁、福建、河北、河南;屠宰量分别为354000万只、164000万只、67000万只、45000万只、42000万只。整体来看,山东省白羽肉鸡屠宰量远高于其他省市。

2024年11月07日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8%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CR5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8%

从各省市销售占比情况来看,在2023年我国植保无人机销售占比排名前十的省市分别为新疆、江西、湖北、湖南、浙江、广东、山东、内蒙古、广西、四川;占比分别为18%、15%、12%、11%、9%、5%、4%、4%、4%、2%。

2024年08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