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具有小农生产特点。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有一定发展,然而养殖规模1 万头以上的养殖场数量占比仍不足1%,规模化养殖发展速度较慢。
2012-2013 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场数量分布对比情况如下:

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是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散养农户由于布局分散、缺乏市场前瞻性、依靠经验决定生产等因素,往往无法判断未来市场行情,养殖存栏量波动较大,最终造成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另外,散养环境下猪肉质量和安全无法保证,食品安全问题难以追溯,易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生猪市场的健康发展。
②生猪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众多散养户与少数大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大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较小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生猪行业发展调研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主体仍以散养农户为主:2012 年、2013 年,养殖规模在50 头以下的养殖场数量占比均在94%以上。生猪养殖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散养农户与规模化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
首先,相对于散养农户,规模化养殖企业具有成本优势,生猪成活率较高,饲料成本相对较低,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下游猪肉食品制造企业和屠宰企业首选有质量保障的规模化养殖企业产品,规模化养殖企业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另外,国内大型猪肉食品生产企业需求量远远超过规模企业的产量,导致大规模生产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较小。
③生猪养殖上下游大型企业进入该行业,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一体化生产
目前已进入生猪养殖的上游企业,主要是饲料或兽药生产企业,包括:新希望、中粮集团、正虹科技、天邦股份、正邦科技、正大集团等;进入生猪养殖的下游企业,主要是屠宰和猪肉食品生产企业,包括:双汇发展、雨润食品、唐人神集团等。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