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倒逼生产结构的优化

导读: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倒逼生产结构的优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相关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玉米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改革将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和保障农民合理收益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

  实行了9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今起将被新的制度所替代。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农办、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就即将启动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等问题回应社会关切。

  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粮食面临的形势所决定的。”中央农办一局副局长赵阳说。

  在国际粮价大幅下跌、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下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外粮食价差不断加大,我国重要农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这使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的玉米库存不断增加,安全储粮压力较大,同时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也在影响着国内市场。”国家粮食局粮食调控司副司长罗守全介绍,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已持续4年多价格倒挂,同时,大麦、高粱、木薯干等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激增,对玉米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由此带来了加工转化开工不足、库存不断增加、安全储粮压力突出等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坚持市场化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的改革思路和政策框架。

  “近年来开展的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等改革,都为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说。

  坚持三个核心原则

  “与过去实行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相比,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即坚持把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刘小南说。

  在赵阳看来,目前改革的大方向已经明确,但在实施步骤上应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具体到产储销矛盾比较突出的玉米上,一定要把握好3个核心原则——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

  所谓市场定价,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真正反映市场供给关系,产销随行就市,并形成购销主体和多渠道流通的市场新格局;价补分离,则是将对农民的补贴从价格中剥离出来;保障农民合理收益,就是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让农民基本不吃亏、种粮积极性不减弱、地方抓粮积极性不放松。

  “事实上,前些年不断提高的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中,就包含了政府对农民的补贴。现在将补贴剥离出来,使价格回归到反映供求关系的合理水平,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生产结构的调整。”赵阳说。

  据悉,今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实现由市场来调节生产与需求;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将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有关部门将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信贷支持、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合理消化库存等。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农业领域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刘小南表示,这项改革体大面广,事关广大农民利益和各地重农抓粮积极性,在改革的步骤上既要积极,更要稳妥。

  市场化收购将成主渠道

  “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粮食流通等方面的投入,在当前粮食库存压力突出、财政利息费用支出负担较重的情况下,专门安排了对玉米生产者的补贴资金。”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孙志在通气会上说。

  针对“东北地区土地流转现象比较普遍,如何确保让补贴真正兑现到生产者手中”的疑问,刘小南表示,补贴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兑付,是基于地方政府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他们更了解地方实际,相关举措也更加精准;此外,补贴均采取面积公示、一卡通支付等方式,以避免出现管理盲点。相关部门也将加大对地方的督促和指导,研究制定相关预案,以切实防止出现较大范围的农民“卖粮难”。

  市场化收购将成为解决收购问题的主渠道,而收购主体的多元势必导致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棉油部副总经理李楠表示,农发行作为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将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各类收购主体入市收购。

  据介绍,目前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的目标价格改革正在推进中,而随着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稻谷、小麦等粮食品种将在继续执行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将抓紧后续改革方案的研究,以理顺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合理的比价关系。

  春分一过,各地都进入了忙碌的春耕时节。“农业唱的是‘四季歌’,今年农业发展的重头戏仍是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有望倒逼其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巡视员陈友权说。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饲料行业:山东省企业数量最多 新希望、通威股份等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我国饲料行业:山东省企业数量最多 新希望、通威股份等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我国饲料企业众多,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14日,我国饲料企业数量为2554775家,其中数量最多的省市为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数量分别为239261家、182331家、149076家、124969家、119491家。

2024年04月17日
我国黄羽肉鸡行业:出栏量下滑速度放缓  市场逐渐向头部企业靠拢

我国黄羽肉鸡行业:出栏量下滑速度放缓 市场逐渐向头部企业靠拢

从数据来看,在2017到2019年由于我国生猪行业受到了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产量下降,所以消费者将鸡肉视为了猪肉的代替品,这段时间我国黄羽肉鸡出栏量增长,2019年的达到顶峰。但到2020年到2023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加上去产能化,我国黄羽肉鸡出栏量下降,到2023年我国黄羽肉鸡出栏量为35.95亿羽,

2024年03月12日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外资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  部分本土企业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外资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 部分本土企业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近些年我国宠物数量快速增长,到2023年我国宠物犬数量达到了5175万只,宠物猫数量达到了6980万只,成为全球第二大宠物市场,而随着宠物数量增多,也带动相关产业增长,宠物食品就是其中之一,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到1372亿元,同比增长7.0%。

2024年03月07日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呈“多、小、散”特点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集中度较低 企业呈“多、小、散”特点

从企业业绩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獐子岛营业收入为12.81亿元,同比下降15.51%,归母净利润为2481.47万元,同比增长833.08%;好当家营业收入为10.69亿元,同比增长12.31%,归母净利润为3686.99万元,同比下降27.75%;ST东洋营业收入为3.25亿元,同比下降31.22%,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农业保险行业竞争:人保财险市场占比最高 2023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4.32%

我国农业保险行业竞争:人保财险市场占比最高 2023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4.32%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从市场来看,在2022年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占比最高的是人保财险,占比为42.7%;其次是中华财险,市场占比为11.74%;第三的是太保产险,占比为11.28%。

2024年02月20日
我国水产苗种行业相关上市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神农科技和海大集团营利双增长

我国水产苗种行业相关上市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神农科技和海大集团营利双增长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2日,我国水产育种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0万家,主要有好当家(600467)、大湖股份(600257)、神农科技(300189)、海大集团(002311)、壮元海(833901)等上市公司。

2024年02月04日
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相关上市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獐子岛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833.08%

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相关上市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獐子岛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达833.08%

当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主要有獐子岛(002069)、好当家(600467)、开创国际(600097)、大湖股份(600257)、通威股份(600438)、百洋股份(002696)等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海水增养殖、海淡水产品养殖等。

2024年02月02日
我国葡萄种植行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2023年Q1-Q3中信尼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1.74%

我国葡萄种植行业中小型企业较多 2023年Q1-Q3中信尼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1.74%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30日,我国葡萄种植行业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0万家,中小型企业较多。其中云南省葡萄种植行业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2万家。其次是山东省,相关企业数量约为0.73万家。

2024年01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