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年屈臣氏整体营收为209.14亿元港币 较2015年下降3.82%

        导读:2016年屈臣氏整体营收为209.14亿元港币 较2015年下降3.82%。据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实业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2016年整体营收为209.14亿元港币,较2015年的217.13亿元港币下降3.82%,这是屈臣氏在内地市场的首次下跌,但抛开货币因素实际增长2%。

        参考《2016-2022年中国日化市场运行态势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


        屈臣氏日前宣布,屈臣氏及百佳中国行政总裁罗敬仁因个人原因请辞,并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离任,结束长达14年的屈臣氏生涯。据了解,现任屈臣氏中国首席营运总监高宏达将接任屈臣氏中国行政总裁一职。2016年,屈臣氏中国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业内人士认为,罗敬仁掌舵下的屈臣氏中国在高速扩张后终归还是走入了瓶颈期,品牌老化、导购服务饱受诟病、商品结构缺乏吸引力成为屈臣氏发展的障碍。对此,屈臣氏方面否认高层变动与业绩和战略调整有关。

  中国市场业绩首降

  据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实业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2016年整体营收为209.14亿元港币,较2015年的217.13亿元港币下降3.82%,这是屈臣氏在内地市场的首次下跌,但抛开货币因素实际增长2%。

  抛开货币因素,屈臣氏业绩小幅增长的背后是新门店数量的增加。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屈臣氏2016年在内地店铺总数量达到2929家,共增加446家新店,较2015年增长了18%。在财报中,屈臣氏表示今年计划还要净开设超过1000家店铺,其中65%都在内地和亚洲经营。如果按照罗敬仁去年8月提出的目标推进,预计到2018年屈臣氏中国的店铺总数将扩张到3800家,覆盖全国超过520个城市。另一方面,屈臣氏单店业绩逐年下滑,2016年平均单店产出约729万元,较2015年下滑约10.1%,2015年较2014年下滑约5.1%。

  日化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分析,屈臣氏目前的利润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自有品牌产品销售和利润贡献,二是供应链的采购优势和价格空间,三是品牌进场费、条码费、促销推广费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单店下滑主要是由于屈臣氏主流的消费者是一些小资人士,随着网购和海淘兴起,小资们的产品供货渠道增加之后,对于屈臣氏的依赖度就会降低,而跑马圈地往往多会伴着高成本和管理问题的掣肘,在老店业绩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依靠开新店来盈利是不可持续的。

  欲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面对实体店铺业绩的下滑以及美妆线下渠道被挤压,屈臣氏近年在线上渠道花费了颇多力气。据公开资料显示,屈臣氏2014年在港推出线上购物,2016年的网购业绩较2015年上升超过50%。

  香港屈臣氏总经理张慧屏认为,线上渠道业绩的大幅上升说明消费者喜欢多元的购买体验。据张慧屏透露,屈臣氏在网上提供的产品种类较线下更多,在网上购买产品的顾客每3人中有1人选择来店铺提取产品,将来会继续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顾客不同需求。

  针对中国内地的年轻消费者,屈臣氏今年2月低调上线一款名为“莴笋”的APP,企图打造一个美妆问答购物平台。除了常规的线上售卖,产品中还专门设有“Ask me”视频美妆咨询板块,用户可以通过和美妆咨询师在线问答的方式了解相关的美妆知识。此外,屈臣氏今年4月还将在澳门推出线上购物。

  在线下零售渠道方面,屈臣氏近日拿出5.4亿港元投资大数据科技,与加拿大初创企业Rubikloud合作,为旗下遍及亚欧25个市场逾1.33万间门市的零售网络建立兼容人工智能技术的RubiCore企业大数据平台,并引入两套机器学习程序,以完善顾客体验。香港屈臣氏总经理张慧屏表示,屈臣氏将加码保健品品类促进实体店铺增长,据屈臣氏曾做过的一项网上调查,超过一半的香港市民都对自身健康状况比较担忧,因此七成以上的人有购买或者考虑食用维他命和保健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牙膏行业:中草药、美白牙膏需求占比较大 企业方面云南白药营收领先

我国牙膏行业:中草药、美白牙膏需求占比较大 企业方面云南白药营收领先

从牙膏行业参与企业较多,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主要可分为三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云南白药、同仁堂,营业收入在15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九芝堂、登康口腔、桂林三金、片仔癀,营业收入在10亿元到15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他企业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下。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玻尿酸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和爱美客为三巨头

我国玻尿酸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和爱美客为三巨头

从企业信息来看,玻尿酸加工制备企业主要包括昊海生科、爱美客、华熙生物、福瑞达、敷尔佳、贝泰妮等。其中华熙生物注册资本最高,约48167.82万人民币,且专利最高达735项,福瑞达胜成立日期最早,1993在山东省注册成立。

2025年01月06日
美容护理行业:护肤为全球最大细分市场 2024年前三季度欧美地区市场持续复苏

美容护理行业:护肤为全球最大细分市场 2024年前三季度欧美地区市场持续复苏

美容护理可以细分为多个领域,包括护肤、头发护理、彩妆、香氛和卫生护理产品等,其中占比最高的为护肤市场,2023年在全球美容护理市场中占比为40%;其次为头发护理市场,占比为21%;第三是彩妆市场,占比为17%。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细分市场众多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整体较低

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细分市场众多 企业竞争激烈 集中度整体较低

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总产出14687亿元。2023年安踏体育市场份额为4.25%,位居行业第一;李宁市场份额为1.88%,位居行业第二;申洲国际和特步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1.21%和0.98%。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洗衣液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蓝月亮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洗衣液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蓝月亮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市场份额来看,我国洗衣液主要企业有蓝月亮、纳爱斯、礼拜、威莱、宝洁。其中蓝月亮占比市场24.4%的份额,第二的为纳爱斯占比23.5%,立白占比12.3%,威莱占比11.2%,宝洁占比9.9%。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面膜行业:本土品牌市场认可度提升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面膜行业:本土品牌市场认可度提升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市场份额来看,面膜GMV TOP15品牌的市占率仅为28.4%,排名第一的欧莱雅的面膜市占率也不到5%。整体来看,我国面膜市场集中度小,中小面膜品牌正在崛起,市场份额较为分散,行业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024年10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