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中国高端刀具市场前景分析及国内十强刀具品牌企业简介。和国外刀具相比,中国刀具的研发力度和水平不够,对刀具品种和规格了解程度不够,刀具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涂层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刀具配套和技术服务支持,以及缺少新刀具应用的技术培训和推广,这与中国机械制造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正好吻合。
传统刀具缺陷
据中国切削网站报道,2012年中国刀具消耗340亿人民币,占世界刀具消耗的26%,占亚洲刀具消耗59%。刀具材料中高速钢占53%,硬质合金占45%,超硬材料约占2%。中国消耗了全世界40%的刀具材料,刀具产值却只有世界的12%——15%,而国外硬质合金+超硬材料占刀具材料70%以上,中国如此浪费材料显然不符合资源节能型的科学发展观。
劣质低价刀具的恶性膨胀对刀具行业发展造成了最大的破坏和干扰,它破坏了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是造成中国刀具行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低端混战、高端失守”的主要原因。
刀具结构简单,传统刀具仍占主导地位
有些单位干了几十年麻花钻仍然是一根棒上两条槽,对“群钻”知之甚少;干了几十年白钢刀,仍然毫无改进,还有锯片铣刀、三面刃铣刀、丝锥等传统产品,数十年一贯制,根本上没有什么改进,不论是刀具规格品种,还是产值,传统的落后刀具仍占主导地位。和国外刀具相比,中国刀具的研发力度和水平不够,对刀具品种和规格了解程度不够,刀具新结构、新材料和新涂层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刀具配套和技术服务支持,以及缺少新刀具应用的技术培训和推广,这与中国机械制造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正好吻合。
刀具寿命低、稳定性差
国内外市场反馈表明,一个高质量的刀具产品,不仅平均寿命高,而且质量稳定,刀具重复性好。中国一部分工具厂刀具寿命低,平均寿命只有国外刀具的1/3——1/2,不是每件产品的寿命都低,而是寿命相差悬殊,分散度太大,致使刀具的平均寿命低下。中国不少工具厂都做过这样的试验:单件相比,中国刀具并不比国外差,但任取10件PK,中国刀具总有1——2件不尽人意。
产品质量与刀具寿命稳定与否是一个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特别是关系到刀具寿命内在因子—热处理,至今未取得应有地位。“重冷轻热”思想根深蒂固,金相控制不严、炉前操作随意性太大,热处理个性化并未落到实处,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热处理理念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合格水平,刀具岂能高质量、高寿命?
服务理念落后
中国工具行业大体上分为3种类型:产品型企业把原材料加工成刀具赚取加工费;开发型企业既卖刀具又提供技术;服务型企业既出售刀具,同时还提供技术支持等服务。中国刀具行业大体上属于前两类。刀具行业剧烈竞争的今天,仅有高质量的品牌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向客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除了上述问题,还有规格品种不齐、交货不及时,修磨难度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假冒伪劣五种表现
假冒国内大厂品牌甚至冒充国外牌子获取短时高利。
用普通高速钢假冒高性能高速钢,如用M2冒充M35等。
用低合金高速钢假冒普通高速钢,如用4341冒充M2钢。
用合金工具钢假冒低合金高速钢,如用所谓的4241冒充4341。
用碳钢冒充高速钢,例如在成组钻头中放1支碳钢钻。
发展高端刀具前景分析
刀具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切削加工中的重要的工具,决定了制造业中零件的加工效率、精度、质量。从 2012 年开始,我国刀具行业在经历了连续 10 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销售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市场低迷状态,进入 2013 年,国内刀具市场的总体形势仍未见明显好转。
在这种情况下,与会专家认为刀具行业应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刀具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应放在向制造业高端市场进军,淘汰高耗低效刀具的过剩产能,大力发展制造业急需的现代高效刀具,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最大的生产力。而刀具企业要进入现代高效刀具的发展领域,要完成一个角色的重大转变:从简单的刀具供应商,转换成为制造业加工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原始创新
所谓原始创新是指在原理上有很大的突破,创出了前无古人的新技术。例如2011年德国蓝帜金工推出一款名为速切王的滚刀,其成分如表1。该材料既不是传统的高速钢,也不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硬质合金,它突破了我们对刀具材料的一些固有概念,形成了一种新的刀具材料。它既继承了原先高速钢滚刀在制造工艺上的优势,而切削速度又比高速钢提高50%以上,甚至比粉末冶金高速钢还提高30%。我们嘉龙锋钢刀具公司也有原始创新,即整体高速钢机械刀片感应加热淬火,以前普遍认为不可能的事,现在已投入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稳定,产销两旺,还有嘉龙刨切刀材料创新已初见成效。
三菱材料公司开发了使用激光切削刀具制造技术,可为汽车、航空及电子等多个工业领域的精密加工提供支撑。河南富耐克一直专注CBN材料和CBN刀具的开发和创新,已推出多款新型CBN刀具,不仅刀具寿命和加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对加工材料和加工条件的适应性也大幅度提高,郑州钻石公司的超硬刀具、苏州锑玛公司开发的挤压丝锥及螺纹铣刀、恒锋工具公司的成型拉削刀具、厦门金鹭G-PAK刀具、宁波三韩公司的数控刀具等单位的原始创新产品均颇具杀伤力。
结构创新
这类创新的原理已经知晓,但之前从未有过新产品上市,或者是对原始创新的改造。此类创新较为典型的案例为山特维克可乐满和山高刀具等推出的高压内冷却车刀,据称车刀在车削高温合金方面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又如伊斯卡的风火轮铣刀,该铣刀刀片实际上用了分屑槽的理论,而分屑槽的理论很早就被写入教科书,只是在伊斯卡的风火轮之前,我们没有谁把这项技术应用到可转位刀片的设计上。中国刀具的革新先驱倪志福,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明了三尖七刃麻花钻,以及后来的群钻系列,大幅度改善了在各种不同工况、针对不同加工对象的钻削技术,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生产钻头厂数千家,在截形、几何参数等结构上,创新力度不足,群钻的商业化推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他如锯片铣刀、滚削刀具、拉削刀具、钻削刀具在结构创新上也大有文章可做。
应用创新
指将原有的技术拓宽应用到一个新的领域,或者是将原来从未组合过的技术组合到一起。例如泰珂洛在前年推出出双面刀片的浅孔钻,将原只在车刀上使用延伸到可转位双面铣刀片上。又比如,在可转位铣刀上使用修光刃技术由来已久,但在车刀上也创新应用了。
创新绝不是简单地模仿,学习研究应用国外的先进高效刀具,我们必须弄懂刀具的原理,理解人家为什么如此设计,这样的设计对用户和制造者分别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适合用在哪些场合,中国目标用户与国外的用户在使用条件、使用习惯上有什么样的差别,我们应视国情调整材料、结构等以适应我们目标用户的需求,这样制造出来的刀具才是我们客户所需要的产品,真正融入我们的聪明才智,具有我们自己创新特点的刀具产品。
服务创新
对于刀具行业来说,仅有高质量的品牌产品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向客户提供全套的金属切削解决方案。刀具制造商应尽快地从单纯供应标准具向生产个性化先进高效刀具进行战略转移,并提供优质服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加速发展,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机遇期。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理事长郝明在会上表示,中国迫切需要行业企业和专家在先进制造工艺与刀具技术方面潜心研究,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国情再创新。与会企业表示将在大力发展高效先进刀具的生产,注意销量的同时,更重视售后服务,努力创新向高端刀具市场迈进。
2014年中国刀具销售市场优秀品牌企业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陶瓷刀具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14-2018)》由中国报告网刀具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刀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刀具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刀具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刀具行业投资价值。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