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日益扩大,对高档进口化妆品的需求及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奢侈品销售强劲增长23%至684亿元,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将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麦肯锡发布调查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届时奢侈品销售总额预计将达到1800亿元 。
据海关统计,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进口化妆品共计1.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大幅增长57.6%。
一、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化妆品进口主要特点
(一)月度进口强劲增长,6月份当月进口高位有所滑落。从2009年11月份起,广东省化妆品月度进口值同比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以来进口强劲增势仍未消减,1月份和5月份同比均成倍增长,其中,5月份进口2393万美元,创单月进口值历史最高记录,同比增长1.2倍,环比增长30.2%;6月份当月进口高位有所下滑,但仍保持快速增长,为1934万美元,同比增长35.6%,环比下降19.2%。
(二)一般贸易进口占据半壁江山,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迅猛增长。上半年,广东省化妆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5512万美元,快速增长36.1%,占同期广东省化妆品进口总值(下同)的49%;同期,以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方式进口3908万美元,大幅增长92.5%;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1371万美元,增长83.2%。
(三)欧盟为最大进口来源地,自日本进口大幅增长。上半年,广东省自欧盟进口化妆品4883万美元,迅猛增长49.3%,占43.5%,其中,自法国进口3239万美元,增长62.4%;同期,自日本进口1565万美元,增长90.1%;自美国进口1454万美元,增长80%;自东盟进口1202万美元,大幅增长58.7%。
(四)外商投资企业为最大进口主体。上半年,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化妆品6360万美元,增长72.1%,占56.6%;国有企业进口3746万美元,增长40.9%;私营企业进口1097万美元,增长42.7%。
(五)护肤品为最大进口品种。上半年,广东省进口护肤品5566万美元,迅猛增长58.3%,占49.5%,为进口第一大品种;进口香水及花露水840万美元,增长23%,占7.5%;进口牙膏638万美元,增长11%,占5.7%。
二、2011年上半年广东省化妆品进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日益扩大,带动高档化妆品需求提升。2009年中国百万富翁数量达到了47.7万人,已经跃居全球第4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和高消费人群的比重提升,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日益扩大,对高档进口化妆品的需求及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奢侈品销售强劲增长23%至684亿元,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将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麦肯锡发布调查报告称,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届时奢侈品销售总额预计将达到1800亿元 。
(二)外资品牌在我国的本土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市场开拓力度加大。近年来,宝洁、联合利华、资生堂等外资品牌在我国中高端日化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并进一步向二三线城市的中低端市场延伸,对我国日化市场的垄断程度不断加深。根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日化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等跨国日化巨头加快集体下乡步伐,如目前宝洁已经开展了4次下乡计划 ,已连续建立北京研发中心、广州分销中心以及太仓生产基地,2015年之前,该公司还要在中国展开近10亿美元的投资 ,国外品牌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带动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化妆品规模持续扩张。
此外,化妆品生产、包装成本的不断上涨,对高位的产品价格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如,近期乳化剂、油脂等基础原料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平均上涨了20%~30%;纸浆价格不断上涨带动包装成本相应抬高。
三、目前我国化妆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后期市场监管滞后,洋品牌的盲目消费使进口产品质量不合格现象凸显。近年来,日化产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霸王二恶烷事件”、“章光致癌门”、“强生二恶烷事件”等严重打击消费者信心。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的后期监管环节薄弱,如,邻苯二甲酸酯在欧盟、美国等被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而我国暂无标准的检测方法;由于国产化妆品生产滞后,导致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化妆品的依赖较强,随着进口规模不断攀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更加严重,2011年上半年,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化妆品36批,其中6月份当月进口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化妆品98批。
(二)外资企业对市场控制程度不断加深。目前,位列国内化妆品排名前5位的均为跨国品牌,我国化妆品市场近80%以上的份额被进口化妆品与合资企业产品占有,利润份额更是超过9成。当前,我国本土化妆品企业有4000多家,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仅50多家,超过5亿元规模的本土品牌更是屈指可数;同时,不少发展势头良好的本土品牌被外资收购后迅速萎缩,如被欧莱雅收购的小护士、被美国庄臣公司收购的美加净、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的“活力28”,以及被达能收购的乐百氏等近期发展势头均不容乐观,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打压。后期随着更多的国外化妆品品牌进入我国,我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本土化妆品品牌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目前,我国化妆品企业在资本实力、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市场份额等方面同国外著名的化妆品企业相差甚远。为此建议:一是强调差异化、针对性,加大对相关产品的研发、销售渠道的开发,引导民族日化企业采用中草药天然环保等特征抓住细分市场;二是帮助企业树立本土日化产品品牌的整体形象和信用,引导消费者关注民族品牌,减少对进口品牌的盲目崇拜,大力拓展内销市场;三是加大对网购化妆品的监管,引导网购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加强质量安全检测,保障网购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