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柴油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2-2016)
中国液化石油气(LPG)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
文章导读:石油消费的高速增长和自主供应短缺客观存在,石油对外依存度保持在高位将是不可避免的,如此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带来的隐忧也是毋庸置疑的。
从国内情况看,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是油气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按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资源量、累计探明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值来看,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分析,1993 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对外依存度便一路攀升,仅仅用了 18 个年头,便由当年的 6%扩大到 2011 年的 56%。2011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 2.5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次于美国)。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大国,按每平方公里国土的平均资源比较,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的丰度值约为世界平均值的 57%,剩余可采储量丰度值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37%,与世界石油资源量相比,我国具有技术和经济意义的石油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石油消费量增长率(2005- 2010)年均 7.7%。因此,中国石油消费的高速增长和自主供应短缺客观存在,石油对外依存度保持在高位将是不可避免的,如此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带来的隐忧也是毋庸置疑的。
从国际情况看:目前影响全球石油产业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经济上,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持续萎靡,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通胀加剧,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前景堪忧;政治上,中东和北非局势为石油供应带来了潜在的危机,我国南海、东海地缘争端不断,美国不断染指东亚国际事务对原油价格变化带来巨大变数;生态上,日本福岛核事故阴影依旧笼罩在各国人民心中,德国等国家在国内民众反核的呼声中相继宣布逐步退出核电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不可忽视。从各国经验看,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 5000 万吨时,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 1亿吨以后,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当石油进口依存度超过 60%,而且进口量超过 1 亿吨时,那么石油供应的不安全性、不确定性将叠加放大,应引起进口国家的高度重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