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高耗能产业未来前景预测

        内容提示: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工业用电量的增长中,建材、冶金、化工、有色四大高能耗行业用电增长明显加快,其中建材、钢铁行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9.8%和12.5%,四大行业合计用电量7482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3.8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表示,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能源需求增长过快,今年下半年,全国的用电形势将比较严峻。

        在高温少雨、水枯煤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南方五省区当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电力短缺,其紧张情况或将持续至今冬明春。

  “按照目前情况预测,第三季度南方五省用电状况将出现电力电量双缺的紧张局面,最大缺口可达1200万千瓦,总体缺电将超8%,个别地区缺电将至20%以上”,南方电网近日公开对外表示。

  在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出现的新一轮电荒,导致本来就很脆弱的部分经济体压力倍增。一时间,能源成了限制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在如此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成了解决问题的最佳出路。

  缺水少煤是主因

  进入7月份以来,南方电网全网统调负荷快速攀升,最高已达11323万千瓦,同比增长10.6%。目前南方电网最大错峰负荷已达1120万千瓦,除海南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区均出现错峰限电情况。预计三季度南方电网将面临电力电量双缺局面,全网最大电力缺口可能达1200万千瓦,总体缺电8%以上,个别地区缺电20%以上。如存煤来水情况低于预期,电力缺口还可能进一步加大。

  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了解到,导致近期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来水严重偏枯,远超预期;二是电煤供应形势严峻,影响火电出力。

  据了解,截至7月底,南方电网区域内红水河、乌江和澜沧江三大流域水电蓄能量只有68亿千瓦时,仅为上年同期的39%。特别是7月份以来,红水河和乌江流域来水偏枯超过七成,为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枯水平。目前,全网水电装机共5627万千瓦,平均可调出力仅2130万千瓦,比年初预计减少1070万千瓦。

  电煤供应方面,南方电网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目前缺煤停机容量600万千瓦,因煤质差导致火电出力受限450万千瓦,已超过全网煤电机组总容量的10%。

  “南方目前面临的电力紧张的问题,从导火索来说,是今年来水欠丰,而更主要的问题还是价格机制的问题,目前的电力价格机制无法传导成本,‘计划煤’和‘市场煤’的差价导致不稳定的电煤契约,难以保证稳定的供应,因此引起人为因素停机。”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

  除缺水少煤外,广西、贵州等地电力紧张的原因还与正在深圳召开的大运会有一定关系。有分析称,大运会正值深圳负荷高峰期,电网多处于极限运行状态,保供电压力大、形势严峻使得同属南方电网,原本电力已紧张的贵州、广西再“借”电力给深圳。

  而据本报记者最新了解,广西也正在遭遇20年来最严重电荒,目前电力缺口已接近30%。对此,广西电网已发出特别严重缺电的Ⅰ级红色预警信号。

  明年用电形势仍不乐观

  从7月下旬开始,江淮、江南、华南的高温闷热天气,带动了用电增长,也推动发电量持续攀升。同时,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的用电量也持续攀升,天津电网用电负荷已四破历史纪录,四川用电负荷2129万千瓦创入夏新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此前表示,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比“十一五”后期紧张,局部地区的电力供需紧张情况将比上年涉及的范围更广、缺口有所扩大。

  国家电网表示,近期已结合迎峰度夏关键期、各大流域主汛期的特点,全面组织强化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加强负荷预测和电网运行控制,完善预防和应急措施,各地一线供电员工集中力量开展设备特巡,尽全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同时,目前南方电网也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省际余缺调剂,以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

“今年‘电荒’原因之一是由于电网建设滞后,造成西部窝电、东部缺电的现象,因此明后年的迎峰度夏和用电情况取决于特高压跨区电网的建设进度,”对此,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年的用电形势将更加紧张,夏季用电高峰期的缺口可能达5000万千瓦。到后年随着特高压电网逐步建成,西电东送将取得重要进展,届时东部地区的用电缺口将会得到缓解,夏季用电缺口也将随之缩小。”

 

  高耗能产业增速需警惕

  中电联近日发布的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称,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上半年火电生产亏损153.8亿元,同比增亏95.2亿元。同时,中电联预测今夏用电缺口可能还将扩大,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增长14%左右。

  今年4月份,为应对今年以来出现的“淡季电荒”,国家发展改革委上调了部分省市的上网电价,一定程度上缓解煤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但数据显示,用电缺口和火电企业亏损额仍然在同步扩大。

  究其原因,除了煤价上涨、火电企业亏损严重、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外,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还明确指出,今夏用电形势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地高耗能项目的发展速度依然很快。

  7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上半年全国节能减排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内蒙古、江西、河南、海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最高级别一级预警;河北、江苏等8个地区预警等级为二级;北京、天津等14个地区为三级预警。高耗能行业上半年的快速发展是节能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

  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工业用电量的增长中,建材、冶金、化工、有色四大高能耗行业用电增长明显加快,其中建材、钢铁行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9.8%和12.5%,四大行业合计用电量7482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3.8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表示,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能源需求增长过快,今年下半年,全国的用电形势将比较严峻。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电力企业努力多发多供,各地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切实保障居民生活等重点用电需求,坚决把违规项目和过度扩张的高耗能企业用电压下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夹层玻璃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减少 福耀玻璃营收领先且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夹层玻璃行业: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逐年减少 福耀玻璃营收领先且龙头地位稳固

从产量来看,2020年2024年我国夹层玻璃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夹层玻璃产量为15765.1万吨,同比增长5.0%;2025年1-7月我国夹层玻璃产量为9196.1万吨,同比增长6.8%。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华东沿海区 其中海昌新材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华东沿海区 其中海昌新材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60%

我国粉末冶金行业上市企业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其中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省份。其中,浙江省粉末冶金上市企业有东睦股份、杭齿前进,江苏省粉末冶金上市企业有安泰科技、明洋科技等。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氧化铝行业:山东省产量最高 中国铝业、宏拓实业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氧化铝行业:山东省产量最高 中国铝业、宏拓实业产能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7月23日我国氧化铝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4973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苏省、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321家、2936家、1418家、1221家、775家;占比分别为22.2%、19.6%、9.5%、8.2%、5.2%。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915万吨,其中其中再生铝产量突破1000万吨。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从全球产能分布来看,全球取向硅钢市场产能高度集中,前三大区域的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4%。其中中国市场产能位居第一,占比达到56%;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占比分别为11%、7%。

2025年06月14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从527万吨增长到了75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硅钢是一种含硅量在0.5%-4.5%的极低碳硅铁合金,属于软磁合金‌,具有高磁导率、低铁损等特性,主要用于家电、制造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的关键功能材料。‌‌其中,2024 年家电领域硅钢需求占比25%,工业领域中小电机占比15%,大型电机占比21%,新能源汽车占比13%,变压器占比18%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细分占比来看,2024 年建筑铝型材产量为 985 万吨,产量同比下降 19.9%,占比 45.7%;工业铝型材产量为 1170 万吨,产量同比增长 23.2%,占比 54.3%。

2025年05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