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内容提示:目前中国钢铁在总量几乎占世界钢铁半壁江山的同时,人均消费量亦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钢铁总量上行的空间已极其有限。从常规来看,钢铁需求的拐点一般不会高于人均600公斤,照此推算,中国钢铁峰值应该不会高于8亿吨。笔者认为,今后中国钢铁的增长必将趋于平缓,平缓才会维持行业的平稳增长;急则会加速拐点的到来,并推高拐点的水平,导致钢铁产量大幅跌落。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满足着我国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但钢铁行业在长期的粗放型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环境压力增大,对钢铁等高耗能行业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着不缺定因素。当前,钢铁业的发展受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日趋明显,同时,市场需求增长呈现不断放缓的趋势,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笔者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已处在“紧运行”的发展环境中,如何适应这一环境,并在这一环境中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是钢铁人所要关注的问题。


  需求增速趋缓给钢铁业穿上“紧身衣”


  目前中国钢铁在总量几乎占世界钢铁半壁江山的同时,人均消费量亦远超世界平均水平,这表明钢铁总量上行的空间已极其有限。从常规来看,钢铁需求的拐点一般不会高于人均600公斤,照此推算,中国钢铁峰值应该不会高于8亿吨。笔者认为,今后中国钢铁的增长必将趋于平缓,平缓才会维持行业的平稳增长;急则会加速拐点的到来,并推高拐点的水平,导致钢铁产量大幅跌落。


  由于中国处于建造时代,城镇化方兴未艾,经济发展有望长期处于高位。中国GDP虽然总数很大,但人均水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3、美国的1/12。我国能源消费远未饱和。2009年,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为21.77亿吨石油当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消费量只是处于世界平均水平(1.67吨/人),人均电力消费只有2631千瓦时,接近世界2723千瓦时的平均水平,仅为美国的1/5弱,日本的3/10。


  近10年来,中国钢铁因“建造浪潮”而获得了大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内,也会因建造时代的延续而保持惊人的数量。虽然现在钢铁产能趋于饱和状态,但整个经济体还充满建造的活力,只要快速城镇化能够持续二三十年,建造时代还将延续几十年,中国钢铁产量仍会维持高位,或者缓慢增长。


  但随着钢铁产能的增长并集中释放,面对日趋饱和的需求,钢铁业无异于穿了一套“紧身衣”。但穿了“紧身衣”未必是坏事。2010年,中国粗钢的产能据统计已达到7.96亿吨,在建和规划设计的产能还有1亿多吨,合计逾9亿吨。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落后的产能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全行业的素质会提升,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四大压力使钢铁业面临“紧运行”


  笔者认为,当前存在的四个方面压力造成中国钢铁将转入紧运行的时期。


  上游压力。钢铁产量的暴增,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暴涨。近10年来,我国粗钢产量增长3.88倍,钢价大体上涨不到1倍,但是矿石价格大体上涨了3倍,焦炭价格大体上涨了2倍。上游成本压力骤增,钢铁业难以转移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2010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利润比2004年减少超过300元/吨,处于微利窘境。销售利润率比2004年下降9.12个百分点,2011年上半年也只有略微回补。暴涨的上游原材料价格吞噬着钢铁行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企业纷纷向上游进军。


  下游压力。目前国内钢铁产能远大于市场容量,竞争无比激烈。仅仅靠高端产品占有和维持市场份额远远不够,还得进一步拼成本、拼质量、拼服务、拼品牌文化。在紧运行时代,钢铁企业不能习惯于为库存生产,而必须为订单生产。下游客户的产品越来越精良,对用料的要求越来越“刁”。同时,他们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因而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越来越挑剔。

竞争压力。当市场空间趋于饱和,同行的竞争就趋于白热化。过去钢铁企业各依地势,割据市场,运输成本足以消除低附加值钢材的区域竞争。现在,高附加值钢材品种增多,钢铁企业重组力度加大,企业销售区域的地理边界不断被打破,同业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

 


  生态压力。钢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生态问题不容小觑。钢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是“清洁、绿色”,而这是须支付成本的。随着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环保标准越来越严,钢铁业运行的通道也会越来越“紧”。钢铁业要发展,必须真正重视并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节能、降耗、减排,优化产业结构,改革技术方法,提高增长质量,调养产业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


  在“紧运行”的时期转型发展


  在紧运行时期,钢铁业不仅需要规模经济,更需要范围经济;不仅需要做强核心主业,更需要打造有机的产业链;不仅需要超越竞争,更需要战略合作;不仅需要提高制造供给能力,更需要提升服务响应能力。

 
  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战略之一:要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的小企业。要对分散割据的钢铁企业进行整合重组,钢铁资源要向优势企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形成较高的产业集中度。


  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二:从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简言之,规模经济就是靠扩大产品规模出效益;范围经济就是靠产品组合出效益。大企业拥有规模优势,若能在产品组合上进行优化,优势会更加明显。产品优化最关键的是关联效应,具有良好关联性的产品一起生产必然会更加有效。循环经济其实也是一种范围经济,主流程的废弃物成为相关产业的原料,废物利用,循环使用,既创造了效益,又实现了零排放,保护了环境生态。


  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之三:从产业到产业链。近10年的经历让中国钢铁企业得出了这样一个共识:得资源者得天下。打造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成为更具吸引力的企业战略选择。在“紧运行”时期,这种战略思维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只要矿石和煤炭还处于卖方市场,打造产业链的战略就应该坚定不移。但长期来看,煤炭资源应该比铁矿资源更有价值,企业资源战略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之四:从制造到服务。服务是产业链战略的深化。在市场趋于饱和的紧运行时代,仅有供给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流的服务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的生命线和发展致胜的法宝。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铝加工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其他省市 按产量看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铝加工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其他省市 按产量看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铝加工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截至2025年3月28日我国铝加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751111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江西省、湖南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86718家、54251家、50542家、40998家、38698家,占比分别为11.55%、7.22%、6.73%、5.46%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宝钢股份处第一梯队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宝钢股份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度的企业为宝钢股份,营业收入在30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华菱钢铁、河钢股份、中信特钢、首钢股份、鞍钢股份、太钢不锈等,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铝箔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包装及容器铝箔为主要产品 其次为空调铝箔

我国铝箔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包装及容器铝箔为主要产品 其次为空调铝箔

铝箔具有优良的特性,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烟、药品、照相底板、家庭日用品等领域,通常用作其包装材料。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铝箔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铝箔产量达到了510万吨,同比增长1.6%。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华亚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超 97% 通润装备及东山精密主要布局国外市场

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华亚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超 97% 通润装备及东山精密主要布局国外市场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钣金加工行业产业链上游是金属材料和加工设备制造,中游是钣金加工;下游是家用电器、汽车、通信电子等钣金加工产品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废钢行业集中度较低 且多数企业重点布局国内区域市场

我国废钢行业集中度较低 且多数企业重点布局国内区域市场

集中度来看,我国废钢行业市场CR3集中度仅8.75%,CR5为11.08%,CR10不足15%,我国废钢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钛材行业: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 宝钛股份市场份额居首位

我国钛材行业: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 宝钛股份市场份额居首位

消费结构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钛材行业中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占比分别为49.8%和19.8%。其次为电力、医药、船舶、冶金、海洋工程等领域,用量占比较小,均未超过10%。

2024年12月14日
我国金属采矿行业参与者主要为一体化企业 多数在矿产加工、销售等均布局

我国金属采矿行业参与者主要为一体化企业 多数在矿产加工、销售等均布局

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金属采矿产业相关企业超4000家,其中云南省金属采矿企业数量最多,超600家。金属采矿区域集中度CR3为29%;CR5为44%。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Cr-Ni系为主要产品 青山控股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不锈钢行业:Cr-Ni系为主要产品 青山控股处于第一梯队

从产品结构来看,在2024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中产量最高的为Cr-Ni系不锈钢,产量为940.32万吨,同比增长9.27%,占比为50.15%;其次为Cr-Mn系不锈钢,产量为561.32万吨,同比增长0.58%,占比为29.94%;第三是Cr系不锈钢产量,产量为353.07万吨,同比增长6.24%,占比为18.83%

2024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