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中国玻璃行业产销回顾

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电子玻璃市场产销现状及盈利战略分析报告2012-2016

中国玻璃棉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2012-2016)

        导读:随着下半年玻璃产能下降,供需矛盾缓解,市场对玻璃需求的信心逐步恢复,加之玻璃企业目前在建、拟建的玻璃生产线多以高档产品为主,如:超白压花、Low-E、光伏太阳能玻璃等,“十二五”期间,原有过剩的低端浮法玻璃产能将逐步被高端产品产能替代。

        2011年全年玻璃市场先扬后抑,玻璃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效益整体下滑,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下半年出现大批停产或提前冷修生产线,实际产能较年初大幅下降,全国玻璃产量年内峰谷值下降31.68%。全国重点联系玻璃企业1-12月累计生产平板玻璃62010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20.61%,占全国总产量的84.01%,累计销售平板玻璃60297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7.60%,占全国总销量的85.88%,累计销售率为97.24%,12月末平板玻璃库存3481.91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上涨20.42%。在被统计企业中浮法玻璃产能接近89%,山东、广东、浙江等省浮法玻璃产能超过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受新增产能的拉动,平板玻璃产量上半年快速增长,重点联系玻璃企业月产量年内峰谷增幅达16.89%,累计产、销量超过1亿重量箱的集团1家(中国沙玻玻璃集团),超过1000万重量箱的有13家(江苏华尔润集团等),分别占全国总产量和总销量的69.89%和75.66%,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行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2011年一季度玻璃产量持续增长,远远高于市场实际需求,销售受交通运输紧张及“双节”期间施工量下降的影响,销售难度加大,库存逐步增长,显示市场无力消化新增产能,其中5月份有42.86%的企业月末库存量大于当月产量,产销率不足70%的企业占汇总企业的22.86%,7月,华北、华东玻璃产能集中省份更显销售困难,多数企业销售率低于80%,库存压力大,价格仍在探底。产品价格下滑,供需矛盾凸显,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提高等因素,企业利润开始下降。价格持续下跌10个月之久,从2011年1月79.88元/重量箱到3季度跌至64.96元/重量箱,累计跌幅达18.68%。8月销售市场反弹,销量增加企业多集中在西南、西北等省份,生产高端优质浮法玻璃的外资企业如:旭硝子(大连)、台玻集团、南京新南宇等不仅销售乐观,而且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原材料不断上涨的形势下,节能降耗已成为玻璃企业面临的严峻课题,可替代能源产品的挖掘及改造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关注,如企业自建或参与玻璃制造的上游产业,如炼油、纯碱制造等,将产品利用到玻璃制造业中,从而达到扩大产业链、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季度开始,为调控过剩产能,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浙江玻璃、江苏华尔润集团、金晶集团、沙玻集团、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山西利虎玻璃(集团)等15家玻璃生产企业的2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率先将建好或冷修好的生产线推迟点火,提前对部分生产线进行冷修,响应国家对平板玻璃市场调控政策的号召,有效控制产能约占浮法玻璃总产能的12%。

        全年被统计企业玻璃价格从地区分布看,东北地区有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福耀集团双辽分公司等企业优质产品高价位拉动,平均价格远远高出其他地区,华南地区汇总企业中未包含南玻集团、信义集团产品价格数据,地区产品平均价格多出自内地等省份,华东、西南、西北地区玻璃价格连续月仍呈下跌趋势。

        随着下半年玻璃产能下降,供需矛盾缓解,市场对玻璃需求的信心逐步恢复,加之玻璃企业目前在建、拟建的玻璃生产线多以高档产品为主,如:超白压花、Low-E、光伏太阳能玻璃等,“十二五”期间,原有过剩的低端浮法玻璃产能将逐步被高端产品产能替代。从而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11年玻璃行业所需主要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虽然燃料油、纯碱价格1季度有所下降,其中重油(煤焦油)平均进价3015.19元/吨,比2010年4季度下降134.82元/吨,降幅为4.28%;纯碱平均进价1677.81元/吨,比2010年4季度下降160.32元/吨,降幅为8.75%;2、3季度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主要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4季度涨幅减缓,被统计玻璃企业2011年燃料油、纯碱、燃煤主要指标年内购进价格最高涨幅分别为11.14%、12.34%和14.56%,其中4季度燃油(煤焦油)平均进价3305元/吨,比上季度下降46.27元/吨,跌幅为1.36%,比上年同期上涨155.27元/吨,涨幅为4.93%;纯碱平均进价1845.02元/吨,比上季度下降40.8元/吨,跌幅为2.16%,比上年同期上涨6.89元/吨,涨幅为0.37%;煤炭平均进价1023.40元/吨,比上季度上涨39.27元/吨,涨幅为3.99%,比上年同期上涨105.4元/吨,涨幅为11.48%;重点联系玻璃企业2011年4季度原材料消耗中纯碱、燃油、煤分别为10.09、12.17、17.70kg/重量箱,电耗为6.37kWh/重量箱,各消耗指标显示:燃油消耗上涨,碱耗、煤耗、电耗下降。

        资源、能源消耗高是平板玻璃制造业的普遍问题,随着经济复苏,各种原燃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重了平板玻璃企业的成本负担,有些企业通过油改气或采用煤焦油、天然气做燃料,及通过余热发电改造等手段降低成本,提升社会及企业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 市场相关参与企业较少且集中度较低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再生铝产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在2024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915万吨,其中其中再生铝产量突破1000万吨。

2025年07月09日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全球取向硅钢产能高度集中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且产能持续释放中

从全球产能分布来看,全球取向硅钢市场产能高度集中,前三大区域的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4%。其中中国市场产能位居第一,占比达到56%;其次是日本和美国,占比分别为11%、7%。

2025年06月14日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集中度高 池窑纱为主要产品 中国巨石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从527万吨增长到了75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持续增长。

2025年06月09日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无取向硅钢为我国硅钢行业主流产品 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产能优势突出

硅钢是一种含硅量在0.5%-4.5%的极低碳硅铁合金,属于软磁合金‌,具有高磁导率、低铁损等特性,主要用于家电、制造电机、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铁芯,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的关键功能材料。‌‌其中,2024 年家电领域硅钢需求占比25%,工业领域中小电机占比15%,大型电机占比21%,新能源汽车占比13%,变压器占比18%

2025年05月29日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我国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据半壁江山 其中光伏型材产量占比超30%

细分占比来看,2024 年建筑铝型材产量为 985 万吨,产量同比下降 19.9%,占比 45.7%;工业铝型材产量为 1170 万吨,产量同比增长 23.2%,占比 54.3%。

2025年05月24日
我国锡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锡业股份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我国锡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锡业股份市场份额占比最大

具体从市场份额来看,在2023年我国锡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锡业股份,占比为47%;其次为兴业银锡,市场份额占比为11%;第三为华锡有色,市场份额占比为10%。

2025年05月15日
我国铜材行业:江西省产量占比最高 2024年江西铜业营收远高于其他企业

我国铜材行业:江西省产量占比最高 2024年江西铜业营收远高于其他企业

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铜材产量除2023年产量有所下降之外,其余年份均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铜材产量为2350.3万吨,同比增长1.7%。

2025年05月14日
【产业链】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囯光伏玻璃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原材料主要包括纯碱、石英砂、白云石、石灰石,燃料动力主要包括天然气、石油、电力,设备主要包括窑炉、压延机、磨粉机、切边机;中游光伏玻璃制造,光伏玻璃主要分为晶体硅光伏玻璃、薄膜光伏玻璃;下游应用于光伏组件,并最终应用于光伏发电等领域。

2025年05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