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中国玻璃行业产销回顾

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电子玻璃市场产销现状及盈利战略分析报告2012-2016

中国玻璃棉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2012-2016)

        导读:随着下半年玻璃产能下降,供需矛盾缓解,市场对玻璃需求的信心逐步恢复,加之玻璃企业目前在建、拟建的玻璃生产线多以高档产品为主,如:超白压花、Low-E、光伏太阳能玻璃等,“十二五”期间,原有过剩的低端浮法玻璃产能将逐步被高端产品产能替代。

        2011年全年玻璃市场先扬后抑,玻璃价格持续走低,行业效益整体下滑,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下半年出现大批停产或提前冷修生产线,实际产能较年初大幅下降,全国玻璃产量年内峰谷值下降31.68%。全国重点联系玻璃企业1-12月累计生产平板玻璃62010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20.61%,占全国总产量的84.01%,累计销售平板玻璃60297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7.60%,占全国总销量的85.88%,累计销售率为97.24%,12月末平板玻璃库存3481.91万重量箱,比上年同期上涨20.42%。在被统计企业中浮法玻璃产能接近89%,山东、广东、浙江等省浮法玻璃产能超过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受新增产能的拉动,平板玻璃产量上半年快速增长,重点联系玻璃企业月产量年内峰谷增幅达16.89%,累计产、销量超过1亿重量箱的集团1家(中国沙玻玻璃集团),超过1000万重量箱的有13家(江苏华尔润集团等),分别占全国总产量和总销量的69.89%和75.66%,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行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2011年一季度玻璃产量持续增长,远远高于市场实际需求,销售受交通运输紧张及“双节”期间施工量下降的影响,销售难度加大,库存逐步增长,显示市场无力消化新增产能,其中5月份有42.86%的企业月末库存量大于当月产量,产销率不足70%的企业占汇总企业的22.86%,7月,华北、华东玻璃产能集中省份更显销售困难,多数企业销售率低于80%,库存压力大,价格仍在探底。产品价格下滑,供需矛盾凸显,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提高等因素,企业利润开始下降。价格持续下跌10个月之久,从2011年1月79.88元/重量箱到3季度跌至64.96元/重量箱,累计跌幅达18.68%。8月销售市场反弹,销量增加企业多集中在西南、西北等省份,生产高端优质浮法玻璃的外资企业如:旭硝子(大连)、台玻集团、南京新南宇等不仅销售乐观,而且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原材料不断上涨的形势下,节能降耗已成为玻璃企业面临的严峻课题,可替代能源产品的挖掘及改造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关注,如企业自建或参与玻璃制造的上游产业,如炼油、纯碱制造等,将产品利用到玻璃制造业中,从而达到扩大产业链、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季度开始,为调控过剩产能,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书》,浙江玻璃、江苏华尔润集团、金晶集团、沙玻集团、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山西利虎玻璃(集团)等15家玻璃生产企业的2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率先将建好或冷修好的生产线推迟点火,提前对部分生产线进行冷修,响应国家对平板玻璃市场调控政策的号召,有效控制产能约占浮法玻璃总产能的12%。

        全年被统计企业玻璃价格从地区分布看,东北地区有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福耀集团双辽分公司等企业优质产品高价位拉动,平均价格远远高出其他地区,华南地区汇总企业中未包含南玻集团、信义集团产品价格数据,地区产品平均价格多出自内地等省份,华东、西南、西北地区玻璃价格连续月仍呈下跌趋势。

        随着下半年玻璃产能下降,供需矛盾缓解,市场对玻璃需求的信心逐步恢复,加之玻璃企业目前在建、拟建的玻璃生产线多以高档产品为主,如:超白压花、Low-E、光伏太阳能玻璃等,“十二五”期间,原有过剩的低端浮法玻璃产能将逐步被高端产品产能替代。从而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11年玻璃行业所需主要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运行,虽然燃料油、纯碱价格1季度有所下降,其中重油(煤焦油)平均进价3015.19元/吨,比2010年4季度下降134.82元/吨,降幅为4.28%;纯碱平均进价1677.81元/吨,比2010年4季度下降160.32元/吨,降幅为8.75%;2、3季度重点联系玻璃企业主要原材料价格连续上涨,4季度涨幅减缓,被统计玻璃企业2011年燃料油、纯碱、燃煤主要指标年内购进价格最高涨幅分别为11.14%、12.34%和14.56%,其中4季度燃油(煤焦油)平均进价3305元/吨,比上季度下降46.27元/吨,跌幅为1.36%,比上年同期上涨155.27元/吨,涨幅为4.93%;纯碱平均进价1845.02元/吨,比上季度下降40.8元/吨,跌幅为2.16%,比上年同期上涨6.89元/吨,涨幅为0.37%;煤炭平均进价1023.40元/吨,比上季度上涨39.27元/吨,涨幅为3.99%,比上年同期上涨105.4元/吨,涨幅为11.48%;重点联系玻璃企业2011年4季度原材料消耗中纯碱、燃油、煤分别为10.09、12.17、17.70kg/重量箱,电耗为6.37kWh/重量箱,各消耗指标显示:燃油消耗上涨,碱耗、煤耗、电耗下降。

        资源、能源消耗高是平板玻璃制造业的普遍问题,随着经济复苏,各种原燃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加重了平板玻璃企业的成本负担,有些企业通过油改气或采用煤焦油、天然气做燃料,及通过余热发电改造等手段降低成本,提升社会及企业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铝加工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其他省市 按产量看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铝加工行业:山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远高其他省市 按产量看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我国铝加工行业参与企业众多,截至2025年3月28日我国铝加工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达到了751111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江西省、湖南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86718家、54251家、50542家、40998家、38698家,占比分别为11.55%、7.22%、6.73%、5.46%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宝钢股份处第一梯队

我国钢铁行业:市场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 其中宝钢股份处第一梯队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可分为四个竞争梯队,其中位于行业第一梯度的企业为宝钢股份,营业收入在300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华菱钢铁、河钢股份、中信特钢、首钢股份、鞍钢股份、太钢不锈等,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铝箔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包装及容器铝箔为主要产品 其次为空调铝箔

我国铝箔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 包装及容器铝箔为主要产品 其次为空调铝箔

铝箔具有优良的特性,广泛用于食品、饮料、香烟、药品、照相底板、家庭日用品等领域,通常用作其包装材料。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铝箔产量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铝箔产量达到了510万吨,同比增长1.6%。

2025年03月05日
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华亚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超 97% 通润装备及东山精密主要布局国外市场

我国钣金加工行业:华亚智能相关业务占比超 97% 通润装备及东山精密主要布局国外市场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钣金加工行业产业链上游是金属材料和加工设备制造,中游是钣金加工;下游是家用电器、汽车、通信电子等钣金加工产品应用领域。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废钢行业集中度较低 且多数企业重点布局国内区域市场

我国废钢行业集中度较低 且多数企业重点布局国内区域市场

集中度来看,我国废钢行业市场CR3集中度仅8.75%,CR5为11.08%,CR10不足15%,我国废钢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钛材行业: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 宝钛股份市场份额居首位

我国钛材行业: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 宝钛股份市场份额居首位

消费结构占比来看,2023年我国钛材行业中化工和航空航天为主要消费领域,占比分别为49.8%和19.8%。其次为电力、医药、船舶、冶金、海洋工程等领域,用量占比较小,均未超过10%。

2024年12月14日
我国金属采矿行业参与者主要为一体化企业 多数在矿产加工、销售等均布局

我国金属采矿行业参与者主要为一体化企业 多数在矿产加工、销售等均布局

集中度来看,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共有存续、在业金属采矿产业相关企业超4000家,其中云南省金属采矿企业数量最多,超600家。金属采矿区域集中度CR3为29%;CR5为44%。

2024年11月27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Cr-Ni系为主要产品 青山控股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不锈钢行业:Cr-Ni系为主要产品 青山控股处于第一梯队

从产品结构来看,在2024年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中产量最高的为Cr-Ni系不锈钢,产量为940.32万吨,同比增长9.27%,占比为50.15%;其次为Cr-Mn系不锈钢,产量为561.32万吨,同比增长0.58%,占比为29.94%;第三是Cr系不锈钢产量,产量为353.07万吨,同比增长6.24%,占比为18.83%

2024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