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信邦制药完成吸纳中肽生化 瞄准体外诊断“蛋糕”

        导读:信邦制药完成吸纳中肽生化 瞄准体外诊断“蛋糕”.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生物制药领域中,国外品牌占据了多肽药物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国产多肽药物则以仿制国外已过专利保护期或未在国内申请专利的多肽药物为主。从全球看,多肽类药物多个重磅级产品预计将于2014至2021年专利到期,同时将催生出庞大的非专利药市场,这也是中肽生化未来利润爆发的切入点。

        参考:《中国医药行业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继整合科开医药后,信邦制药又一重磅收购的“靴子”即将落地。今日公告显示,其发行股份收购中肽生化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证监会核准。这也意味着,该公司生物制药领域这一空白即将被填补。
  
  除此之外,信邦制药同时向包括金域投资在内的机构募集配套资金19.2亿,除了用于中肽生化多肽产能扩建技术改造,以及诊断试剂及多肽制剂产业基地技术改造外,还将投入到仁怀新朝阳亿元建设、健康云服务平台、贵州科开医药有限公司现代医药物流项目。多家券商分析,此举将完善公司打造的医疗全产业链闭环。
  
  填补生物制药空白
  
  据了解,中肽生化主要业务为客户定制多肽和药物多肽以及体外诊断试剂三个系列。据介绍,该公司几乎所有业务都在国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生物制药领域中,国外品牌占据了多肽药物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国产多肽药物则以仿制国外已过专利保护期或未在国内申请专利的多肽药物为主。从全球看,多肽类药物多个重磅级产品预计将于2014至2021年专利到期,同时将催生出庞大的非专利药市场,这也是中肽生化未来利润爆发的切入点。
  
  为了涉足这一领域,信邦制药此次可谓花费了不菲的代价。根据收购方案,中肽生化的资产评估值达到20亿元,增资率达到727.27%。在这20亿元中,信邦制药以现金支付2亿元。
  
  信邦制药方面表示,中肽生化未来并表收入可期。据悉,中肽生化收入主要来自欧美,并购后可以利用公司在国内的销售渠道迅速扩张国内市场。未来三年,中肽生化预测净利润分别为8182万元、1.06亿元和1.38亿元。
  
  瞄准体外诊断“蛋糕”
  
  除了生物制药领域外,中肽生化的体外诊断试剂也成为信邦制药未来利润增长点。据悉,2005年中肽生化开始进入体外诊断试剂领域,开发出多款通过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的毒品和早孕检测试剂。
  
  根据美国联合市场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体外诊断(IVD)市场规模为533.2亿美元,到2020年,全球IVD市场将达746.5亿美元。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00亿元。由于医院市场需求占到体外诊断需求总量的90%以上,未来国内体外诊断行业将受益于诊疗人次数和人均检查费用的增长,预计规模增速将保持在16%-18%的较高水平。
  
  收购方案显示,今年前6个月,中肽生化体外诊断试剂在其收入占比中达到63%。不难看出,信邦制药已经瞄准体外诊断这一巨大“蛋糕”。
  
  信邦制药方面表示,完成此次收购后,公司将借助现有的医药流通渠道和医疗服务资源,为中肽生化诊断试剂的国内市场开拓铺平道路,同时带动医药流通业务发展。
  
  医疗全产业链闭环
  
  除了发行股份收购中肽生化外,信邦制药此次还募集资金19.2亿元,用于投入中肽生化多肽产能扩建技术改造,以及诊断试剂及多肽制剂产业基地技术改造、仁怀新朝阳亿元建设、健康云服务平台、贵州科开医药有限公司现代医药物流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肽生化项目外,此次募集资金均投向信邦制药近年来布局的项目。
  
  事实上,公司近两年来一直在布局医疗全产业链闭环。去年,信邦制药收购科开医药,巩固其医药流通行业地位,同时打开医疗服务领域。随后其又依托贵医附的平台,以贵州省肿瘤医院、白云医院为中心,形成了大医院带动小医院发展的格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已形成民营医院集团的上市公司之一。
  
  今年5月,信邦制药与贵医附属医院签署协议共建“贵医云”平台,即运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立的以贵医附属医院及公司下属医院为核心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涉足互联网医疗。而6月,贵州联科卫信科技有限公司也共同参与建设“贵医云”平台。
  
  国金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既拥有丰富的医院资源,又拥有强大的药品配送能力的药企,配合上第三方平台的支持,最有可能实现网络医院、互联网医疗的落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爱尔创、国瓷材料等;设备制造参与企业有爱迪特、美亚光电等;软件开发参与企业有阳普医疗、创业慧康等。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6月22日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2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05家、225家、217家、206家、133家;占比分别为17.64%、13.01%、12.55%、11.91%、7.69%。

2025年06月24日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零部件等,金属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等,高分子材料有聚醚醚酮(PEEK)、光固化树脂等,零部件有芯片、传感器、电机等;中游为设备制造与加工,主要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清洁设备、辅助设备等;下游为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是各级各类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公立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从市场结构来看,特医食品可分为婴儿特医食品及非婴儿特医食品。2024年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超50%,占比为58.2%;非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41.8%。

2025年06月12日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从全球区域占比来看,全球高生物利用度药物递送技术专利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美国为全球市场主要地区,2024年专利占比21.1%;欧洲专利仅次于美国,占比14.9%;中国2024年专利占比13.1%。

2025年06月05日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已获批上市产品国产占据优势 其中有源产品占比约61%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已获批上市产品国产占据优势 其中有源产品占比约61%

从获批数量来看,2014-2024年,我国获得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315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覆盖手术机器人、心肺支持辅助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2025年1-4月,国内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已达34个。

2025年05月20日
【产业链】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底座,包括技术供应、核心元器件及医疗器械,其中,技术供应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元器件包括传感器、芯片、MCU、电源管理模块等;中游为智慧医疗,可分为智慧医疗服务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下游应用于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和家庭用户。

2025年05月19日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市场占比达57% 华大智造份额最大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市场占比达57% 华大智造份额最大

具体来看,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华大智造,占比为30.05%;其次为因美纳,市场份额占比为18.89%;第三为牛津纳米孔,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18%。

2025年05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