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3年中国诊断试剂市场监管现状及十强品牌供应商简介

导读:2013年中国诊断试剂市场监管现状及十强品牌供应商简介,目前,基层医疗器械监管系统人员少与行政相对人多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且体外诊断试剂涉及面广、品类繁多,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基层监管部门普遍没有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专业人员。在培训方面,监管部门侧重于法律法规,针对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的药事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十分缺乏。

       医院管理混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基层医疗机构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监管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医疗机构将体外诊断试剂的购进、保管、使用权都交由医院检验科负责,但是很多检验科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并且采购渠道混乱,无专人进行资质审核,索取资质材料流于形式,缺少购进验收记录或记录不全,导致购进过程无从追溯,难以保证质量。大多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都需要冷藏,因此,保持冷链完整对于保证试剂的质量十分关键。

       然而,不少医院对冷链重视不足。调查中发现,三河市 46 家涉及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医疗机构均没有专门用于贮藏体外诊断试剂的库房,更谈不上分区、分类摆放。为方便存取,多数医院将试剂存放于玻璃门式家用冰箱中。然而,这种冰箱无法避光,有的缺少温湿度计,冰箱里侧与靠门处的温差达 2℃左右,不能保证试剂的贮存条件。另外,有些冰箱里混放着数十种试剂产品,有的产品无货位卡,有的产品甚至连标签都没有。

       监管力量薄弱

       目前,基层医疗器械监管系统人员少与行政相对人多的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且体外诊断试剂涉及面广、品类繁多,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基层监管部门普遍没有体外诊断试剂方面的专业人员。在培训方面,监管部门侧重于法律法规,针对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的药事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十分缺乏。

       亟须加强顶层设计

       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兴起和融合,体外诊断试剂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和应用,原有的法规与现实情况已经有所脱节,亟须加强顶层法规设计。笔者认为,在法规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明确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以免继续发生对同一产品既有按Ⅱ类审批又有按Ⅲ类审批的现象。其次,要借鉴成熟的药品管理模式,加强高风险体外诊断试剂的监管。第三,要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统一注册管理。

       寻找监管切入点

       2012 年,三河市局以医院药房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强化体外诊断试剂监管。该局通过与卫生管理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力促两部门共同推动医院药房规范化建设,进而使医院明确了体外诊断试剂的责任部门。同时,共同督促医院把好体外诊断试剂的采购、验收、贮存、在库养护等关口。

       专项检查带动管理

       近两年,三河市局每年集中组织开展一次医院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整治行动,主要检查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的购进渠道是否正规,是否使用未经注册、过期、失效或淘汰的诊断试剂,对购进的诊断试剂是否按规定索取资质证明材料等,是否按规定建立进货台账和填写购进验收记录,是否做到票、账、货相符等,对检查中发现的未按法律法规使用体外诊断试剂的 7 家医疗机构均予以严肃查处。两次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促进三河市医疗机构不断加强体外诊断试剂管理。

       强化培训带动监管

       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无论是监管人员,还是体外诊断试剂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从业人员,都必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掌握常用体外诊断试剂的基本原理、运输和贮存要求、使用目的及相关法律法规等。三河市局已将 2013 年作为“宣传培训年”,针对从业人员和监管工作人员分别制定了专门的培训方案,旨在通过提高行业和监管两大领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带动体外诊断试剂管理水平提高。

       摘自:《中国诊断试剂市场调研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14-2018)

2013年中国诊断试剂行业十强供应商公司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种植行业上游原材料参与企业有爱尔创、国瓷材料等;设备制造参与企业有爱迪特、美亚光电等;软件开发参与企业有阳普医疗、创业慧康等。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 智飞生物、恒瑞医药和科伦药业凭借营收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从企业参与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6月22日我国单克隆抗体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29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05家、225家、217家、206家、133家;占比分别为17.64%、13.01%、12.55%、11.91%、7.69%。

2025年06月24日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口腔医疗设备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口腔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零部件等,金属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等,高分子材料有聚醚醚酮(PEEK)、光固化树脂等,零部件有芯片、传感器、电机等;中游为设备制造与加工,主要包括诊断设备、治疗设备、清洁设备、辅助设备等;下游为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是各级各类口腔医疗机构包括公立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我国特医食品获批数量中国产占比超95% 其中食品企业占比近半 雀巢表现突出

从市场结构来看,特医食品可分为婴儿特医食品及非婴儿特医食品。2024年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超50%,占比为58.2%;非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占比41.8%。

2025年06月12日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中国高生物利用度外用无创慢性疾病药物递送技术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本土企业数量较少

从全球区域占比来看,全球高生物利用度药物递送技术专利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美国为全球市场主要地区,2024年专利占比21.1%;欧洲专利仅次于美国,占比14.9%;中国2024年专利占比13.1%。

2025年06月05日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已获批上市产品国产占据优势 其中有源产品占比约61%

我国创新医疗器械行业:已获批上市产品国产占据优势 其中有源产品占比约61%

从获批数量来看,2014-2024年,我国获得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315个创新医疗器械上市,覆盖手术机器人、心肺支持辅助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2025年1-4月,国内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已达34个。

2025年05月20日
【产业链】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技术底座,包括技术供应、核心元器件及医疗器械,其中,技术供应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核心元器件包括传感器、芯片、MCU、电源管理模块等;中游为智慧医疗,可分为智慧医疗服务和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下游应用于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和家庭用户。

2025年05月19日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市场占比达57% 华大智造份额最大

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集中度较高 CR3市场占比达57% 华大智造份额最大

具体来看,我国基因测序仪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华大智造,占比为30.05%;其次为因美纳,市场份额占比为18.89%;第三为牛津纳米孔,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18%。

2025年05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