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扑热息痛生产和市场持续向好,带动了对氨基苯酚市场一派兴旺。对氨基苯酚在医药、染料、合成橡胶等诸多领域的应用量很大,特别是作为扑热息痛的起始原料和主要原料。绝大部分对氨基苯酚都用于扑热息痛的生产。
产能产量达到世界级水平
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工艺主要有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法、硝基苯催化加氢法、硝基苯电解还原法等。多年以来,国内外生产企业一直都采用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生产对氨基苯酚,该方法的优点是工艺成熟、投资金额较少、上马较快,但这条工艺也有不少缺点,如工艺路线较长、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较差、环境污染较严重等等。因此,现在国外发达国家基本上放弃了该工艺路线,大多采用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法和硝基苯催化加氢法等方法。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也放弃了该工艺路线,改用收率高、质量好、环境污染少的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还原法生产,但目前国内还是有不少企业仍然采用这一工艺路线。
目前全世界对氨基苯酚的年产能达到28万吨,总产量约为20万吨,产销基本保持平衡。我国对氨基苯酚的年产能在2005年达到8万吨,产量6万吨。在“十一五”期间,对氨基苯酚的产能和产量更是加快发展,2007年产能达到11万吨,总产量达7.8万吨;2009年产能达到18.5万吨,总产量达10.7万吨。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对氨基苯酚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近20%。目前,我国对氨基苯酚年产能达到近20万吨,产量11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多年来,我国有几十家企业生产对氨基苯酚,以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能力偏小,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整合,现在我国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已经向优势企业集中,生产企业也减少到十几家。
目前,我国大型的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约有15家,其中年产能在5000吨以上的有9家,年产能在1万吨以上的有6家,年产能在4万吨以上的有2家。主要的对氨基苯酚生产企业为:安徽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6万吨;辽宁世星药化有限公司,年产能4万吨;江苏中铭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年产能1.6万吨;辽宁葫芦岛天宝化工厂,年产能1.5万吨;江苏泰兴扬子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年产能1.4万吨;山东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能1万吨。有的生产企业经过多年不断发展壮大,已成长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氨基苯酚生产的巨无霸型企业,如安徽八一化工股份和辽宁世星药化,这两家企业对氨基苯酚的年产能和产量都达到了数万吨级水平,成为我国对氨基苯酚生产的“南北双雄”,也是世界级的对氨基苯酚大型企业。
需求趋势稳定
对氨基苯酚在医药原料药方面的应用量约占其总量的83%左右,在医药原料药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制备扑热息痛、扑炎痛、安妥明、6-羟基喹啉、心得宁、维生素B1等药物的起始原料及主要原料。目前全世界各国的扑热息痛生产企业均采用对氨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利用醋酸或醋酐进行乙酰化反应生产扑热息痛。国内对氨基苯酚80%以上的消费是用于合成扑热息痛,因此业内有“扑热息痛的市场就是对氨基苯酚的市场”的说法。
现在全世界扑热息痛的年产量已达近13万吨,我国是世界扑热息痛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5%左右,出口贸易量约占全球贸易量的70%左右。2010年我国扑热息痛产量可达8.5万吨,约消耗对氨基苯酚7.3万吨,加上其他药物的消耗,2010年国内医药原料药领域消耗对氨基苯酚能达到8万多吨。
扑热息痛近年来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呈稳步增长态势。2009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量达到52782吨,比上年增长了24.5%;出口金额达到199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6.3%。2010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数量为5.33万吨,同比增长0.97%;出口金额为2.10亿美元,同比增长5.23%;出口平均单价为3.93美元/公斤,同比增长4.22%。目前我国“硝基氯苯—对氨基苯酚—扑热息痛”这一条产业链较为成熟、完整,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预计今后我国扑热息痛的出口市场仍将稳定增长,将有力支持对氨基苯酚需求的不断扩大。
我国对氨基苯酚近年来也积极扩大出口,出口量不断上升。2005年,我国对氨基苯酚出口量仅有3000余吨,2007年出口量已达到6000余吨,2009年出口量达到近15000吨,是2005年的近5倍。因为我国的对氨基苯酚价格较低,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最近以来许多国家的扑热息痛生产商纷纷放弃自行生产对氨基苯酚,转而从我国进口。特别是印度,是我国对氨基苯酚的主要进口国,每年都大量从我国进口该产品用于生产扑热息痛,然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我国对氨基苯酚生产厂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印度,也造成了国内对氨基苯酚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扬。
未来增长可期
预计未来国内外对氨基苯酚市场依然看好,这主要得益于对氨基苯酚的主要应用领域——医药原料药的需求仍将强劲增长。
据分析,今后扑热息痛国内外市场前景仍然看好。扑热息痛是全球解热镇痛三大支柱产品之一,其市场份额占据了整个解热镇痛市场份额的55%左右。扑热息痛副作用较小而效果较好,并不断有新用途被研究开发出来,加上国际市场对中国扑热息痛依赖度较高,因此未来几年国内扑热息痛出口量会稳定在2009年5.3万吨的出口水平上,并将稳中有增。预计2015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量将达到6万吨。
据悉,随着国外特别是南亚、东南亚等常年气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在家禽饲料中添加扑热息痛,这部分用量近来逐渐增多。在饲料中添加扑热息痛以代替传统毒副作用大的药物,这将是未来扑热息痛市场新的增长点。
此外,扑热息痛在国内医药市场的需求也会稳步增长。一是它将逐渐替代传统的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二是新医改方案正在逐步完善中,新方案将使更多人受惠,作为常规的消炎解热镇痛非处方类药物扑热息痛需求量将得到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国内市场扑热息痛需求量将达到3万吨规模,未来市场需求增长较快值得期待。综合国内外市场来看,预计2015年我国扑热息痛的生产量将达到9万吨,加上其他药物消耗,预计2015年我国医药行业将消耗10万吨对氨基苯酚。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