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太极集团嘴硬不认黑榜 过度炒作营销难盈利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2017-2022年中国保健电商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太极水炒作换不来销量

  产品再上黑榜让靠变身度日的太极集团再度陷入困境。自2010年以来,太极集团业绩持续低迷,为扭转业绩,公司决定出售旗下两家上市公司平台换取现金的同时,推出高端保健太极水转型大健康产业。太极集团将太极水作为未来重点业务并立下五年内实现20亿罐100亿元的销售计划。不过,太极水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不仅价格不稳定,药店商超也难寻身影。由于转型未果,太极集团恐怕还要卖身度日,但旗下优质资产已经不多。

  登黑榜嘴很硬

  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发布公告显示,太极集团旗下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1401003批次的小儿咳喘灵颗粒因性状不合格上榜。据《卫生部药品标准》第四册规定,该批次产品标准规定为“黄棕色颗粒”,但检验结果为“黄棕色和深棕色混合颗粒”。

  太极集团11月29日发布公告称,经省级药检部门检验,上述批次产品检验质量合格。太极集团进一步解释,由于中成药生产其实就是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原料每年都会因为气候不同出现药材质量的差异,导致中成药颜色的细微差异,太极集团认为,这种靠肉眼来检验的标准是不完全客观的。太极集团对于上述批次产品已经进行召回工作。

  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检测过程中样品抽样、样品处理、样品检测以及最后的检测结果出来都是严格依据《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及重庆市食药监局药品补充批件因pH值被指“不合格”,随后太极集团在召回产品的同时表示,该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抽检的产品因已临近有效期,可能与流通环节运输储存中的温差大有关,造成上述批次产品pH值变化。

  太极水销售惨淡

  承载太极集团转型重任的太极水在2015年6月被重复推出。据当时官方介绍,太极水销售采用会员制方式,定价11.99元/罐,购买500罐成为会员享受6元/罐的会员价。销售渠道主要为药店和各地经销商。

  多家北京药店并未看到太极水的身影,海淀区一家药店销售人员表示,之前该药店出售过太极水,售价为6元/罐,但因销量不好多被当以赠送品。“顾客购买千元以上产品会赠送一箱太极水。”该销售人员说道。其余多家药店销售人员则表示没有听说过。

  太极集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太极水销售以会员制方式为主,没有在药店和超市渠道销售太极水的生产厂家为太极阿依达饮料有限公司,第二次购买为48件/2880元(约5元/罐),三次以后每次的购买价格均为4元/罐。按照上述购买方案购买后即可成为太极水会员。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考虑到超市销售情况不明,可以在第一次购买的时候给予60件/2880元的优惠。

  “在我们这里拿到太极水后,你以每罐8元、一件72元的价格销售。”阿依达销售人员说道。也就是说,太极水的零售价格已经从最初的11.99元降至8元,仅需购买一件(12罐)即可享受6元/罐的价格。

  按照太极集团最初的设想,五年内实现100亿元的销售计划。太极集团财报中并未体现太极水的生产及销售数据,因此无法得知太极水的具体销售额。“太极水目前还在推广期间,量没有上来,所以没有销售数据体现。”太极集团证券部工作人员解释道。

  在太极集团的太极养生医馆网站看到,太极水的总销售量为49035罐,按照该网站标识的11.99元/罐的销售价格计算,销售总额约为59万元。在天猫搜索“太极水”仅有一家名为朋乐食品专卖店的商家出售太极水,售价为72元/件,月成交量52笔,照此粗略计算,一年半的销售额约为6.7万元左右。按此计算的话,目前太极水销售情况与太极集团最初设想的100亿元销售额相去甚远。

  过度营销难长久

  太极水的水源地为重庆市彭水县乔梓乡长寿村。太极集团为太极水打出“太极水,不老泉、天然弱碱性、富锶水”的概念,提出该款产品具有“降血压、降尿酸”的功效以此吸引消费者。北京城市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王国宝表示,目前消费者可以饮用的水有三种,分别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含有微量矿物质的矿泉水以及纯净水,太极水属于矿泉水的一种。王国宝表示,提到降尿酸、降血压已经涉及到治疗功能,但水作为食品的一种并不具备治疗性功能,只能起到食疗的作用。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药企跨界做饮料,并不只太极集团一家,贵州益佰、同仁堂、江中等知名药企都有涉猎,但打着治病或者保健旗号噱头进行营销,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消费者并不一定买账。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国内药企做快消基本没有成功案例,太极水销售失败是意料之中。“水源地、水中含有的元素以及企业品牌影响力是企业做水的三大卖点,太极集团这三个卖点都不具备,很难将太极水卖好。”

  业内分析认为,国家限制药品出厂价,控制药价虚高压缩企业利润,对太极集团业绩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药企越来越多,竞争加大导致企业生存压力过大。太极集团想借助太极水转型大健康产业扭转业绩并非易事。在史立臣看来,太极集团目前对于制药主业经营没有明确发展规划是造成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太极集团应当对企业经营发展做出规划,改变整体经营状态,不然很难实现真正盈利。”

  因为西南药业和桐君阁的脱壳重组使得太极集团获得不菲的投资收益,太极集团在2015年终于实现盈利,避免被ST的风险。财报显示,2010年太极集团净利润为-1.62亿元;2011年净利润0.21亿元;2012年净利润-2.2亿元;2013年净利润0.13亿元;2014年净利润-2.77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PF)。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海正药业、绿叶制药等处于第一梯队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市场企业竞争呈三梯队 海正药业、绿叶制药等处于第一梯队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截至2025年5月8日我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715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企业注册量分别为780家、344家、167家、142家、115家;占比分别为28.73%、12.67%、6.15%、5.23%、4.24%。

2025年05月12日
【产业链】我国中医药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中医药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中医药行业产业链上游为中药材种植及交易,代表企业有国药集团、云南白药、天士力等;中游为中药材精深加工,主要分为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大健康产品等,代表企业有中国中药、步长制药、白云山、华润三九、健民集团、同仁堂等;下游为药品流通及服务。

2025年05月06日
【产业链】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硬件包括传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软件包括影像采集、导航定位系统、分析与存储系统等;中游为产品制造,按照临床应用领域可将手术机器人分为腹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等;下游为应用领域,用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集中度较高 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3年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CR3、CR5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9.91%、96.63%。整体来看,我国医用直线加速器市场集中度高。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核医药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同辐、东诚药业为市场两大巨头

我国核医药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同辐、东诚药业为市场两大巨头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核医药头部企业为中国同辐、东诚药业、远大医药,这些在整个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位于行业第一梯队企业为恒瑞医药、东曜药业、昭衍新药等;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纽瑞特医疗、先通医药、智博高科等;位于行业第三梯队企业为法伯新天、晶核生物年等。

2025年04月07日
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 天智航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攀升 天智航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企业注册来看,2020-2024年我国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24年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最高,达到4.40万家;2025年1-3月,我国已注册0.92万家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

2025年04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